“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

2021-08-09 17:56苏文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读书内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读书的主要方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另外则是写作,学生要先积累阅读,才能够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快乐读书吧”在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以及实践策略等方面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教师要想对此展开细致的探讨,就必须从学生的整体特点出发,从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要求来看,目前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有关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内容,本文将针对上述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角度来实现对“快乐读书吧”理念与实践的综合展现。

一、“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特点

从“快乐读书吧”的编排内容来看,需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活动入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读物来进行推介和板块设定。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始终强调的都是阅读本身是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果教师所摘选的读物不能够使得学生在其中获得良好的理解与体验,也就很难达到运用读书的手段来使得学生实现领悟和思考的目的。读书的过程始终都是要能够让学生逐步地实现思维启迪来作为具体基础的,“快乐读书吧”的建立,要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书本世界,从编排特点上需要遵从个性化、适龄性以及启发性的特征来进行发展。

二、“快乐读书吧”的功能定位

读书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的交流,而写作作为思想交流的途径无疑也成为了“快乐读书吧”的功能导向,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作为教师,需要始终重视解决有关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地打造读书体系,运用更为直观、富有激情且容易操作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学的世界当中,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只有当学生能够积极快乐的积累阅读的素材之后,才不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能够明白如何将脑中的思绪转化为文字语言来进行表述,通过阅读来学习更加规范的言语表达,获得更为深入的情感体验。

三、“快乐读书吧”的实践策略

(一)从感受出发

之所以说要注重孩子自己的感受,就是因为,世界上可供人们阅读的书籍是不计其数的,但是每个人的喜好各有不同,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孩子的感受才是阅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了才会在阅读过后获得新的体验,“快乐读书吧”需要从感受出发让孩子们能够对文字产生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领悟深度往往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阅读经验积累,如果日常没有经过文字的熏陶,便很难从课文当中获取到更多层次的内容。而学生因为在上课过程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就能够获取到相关的答案,在独立思考方面难免会有所缺乏,所以通过“快乐读书吧”就能够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寻找到真正的出口,而不是被课堂和教师的思维所局限,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地通过推理和探究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

(二)方式与评价的结合

要让孩子快乐阅读,就需要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来充实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能够通过探索自身来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尚处于生活经验较为浅薄的阶段,所以在阅读方面就需要在基础性的内容上深入挖掘,通过读、说、画、写以及划、背、唱等活动来进行具体展开,教师不应该以成人化的常规思维来局限孩子的发展,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同时从氛围塑造上来看,既然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与老师、同学一同交流与进步,针对活动设置上也要做到精心组织。

而评价更能够让学生具体的了解到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水平,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的思维限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还可以通过比较评价,如果问题的答案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由学生来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最后针对补充评价的内容,要在听取别人的发言之后,通过补充评价来表达更多的意见,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让学生能够从各方面展开全面的思考,那也不能忽视争议性评价的作用,如果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存在异议,也要让学生能夠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多元激励

多元激励主要是从通过学生写作内容的评改来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快乐读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思想,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尽可能的引用自己之前所学的一些有关阅读的内容,从积累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来模仿优秀的写作经验。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态度激励为主,从学生的写作态度培养开始,潜移默化渗透有关阅读的内容。运用细化的评语来消除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将自己所吸收到的阅读经验,融入到写作过程中。知识是需要转化的,同样阅读的经验也要能够被转化为写作的内容,才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积累阅读和思维转变的喜悦,增强自信。

(四)生活与思想启迪的融合

对于快乐阅读的进一步深入,需要学生能够关注到生活当中的细节与内容,否则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遇到瓶颈,只有学生在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可以使得学生在面对文本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也能够进一步的和作者产生更为契合的心灵感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为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绪。也就是说通过阅读和写作的配合,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理解到二者之间的良好作用,充分发挥读书的作用,体会到读书的情趣。正如诗句当中所提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和写作二者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阅读思维之后才会获得更有质量的知识滋养。

而针对思想的启迪,只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打开思路,点拨学生的影响力和想象力,在生活当中,我们不乏能够见到非常具有灵性的文字和阅读资源,如何让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这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无论是宇宙星河还是自然界的鸟兽虫鱼,又或者是人们内心的反复思绪,都是可以被写入到文章里的,当教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之后,就能够为其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是需要获得情感的表达的,而读书和写作就是非常合适的渠道,只要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他们就会有写作的欲望,所以如何通过文章阅读积累,来让学生真正的开拓自己的思想与视角,就成为了我们“快乐读书吧”这一理念良好落实的关键要素,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内心心灵深处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情感,能够在他们自己的笔下展现出来。很多时候,孩子都被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要求限制住了发挥的渠道,“快乐读书吧”就是要打破这一禁锢,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在书籍的海洋里面翱翔,通过书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启迪与发展。

对于“快乐读书”的理念落实,虽然是常年来一直被反复提及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仍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与问题,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正在从原本刻板的应试教育逐渐地向素质教育进行转移,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要想真正地实现,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所以针对“快乐读书吧”的实践策略来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积极的总结具体经验,一切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读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为中心来展开教学策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爱上读书,并学会品读文学内容,积极主动地展开语文学习,并与教师之间实现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浅谈引导学牛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快乐读书吧”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20(003):61-63.

[2]陈爱琴.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导读策略——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012):114.

[3]邓力.小学低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7):26-27.

[4]陈明珠.小学语文“和大人一起读”与“快乐读书吧”教学的行与思[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0):11-11.

苏文芳,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读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我爱读书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