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维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2021-08-16 10:26柳鸿志王汉保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体

柳鸿志 王汉保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作为国家统一之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体现了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以及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深刻把握和阐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必然要求的深刻意涵及四者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对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进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必然要求

[中图分类号] D 6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1) 0 6-0 0 6 2-0 7

在2 0 2 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方面的必然性(以下简称“四个必然”) ,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四个必然”从不同维度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为新时代高质量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從民族利益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是一个由5 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格局。各民族之间既有各自不同经济、文化状况和利益诉求,也有在融合过程中不断扩大的共同部分,这体现了“多元”与“一体”、差异性和共同性的有机结合。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相通的,在根本利益上更是一致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在不同时期,其内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断奋斗。“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1]。在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任务之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追求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和更为富裕的物质精神生活上。邓小平在1 9 7 9年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2]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了更全面的内涵,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国家安全等多方面上,“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3]。总的来说,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提供思想保证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筑牢思想长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需要各民族一起维护和守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4]“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团结放到关系各族人民生死的高度把握,点明了维护民族团结,反对一切分裂活动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形成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反分裂斗争形势依旧严峻,“东突”“藏独”“台独”势力仍不可小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思想上构筑起反分裂、促团结的长城,才能自觉抵制各种分裂意识的侵蚀,才能为各民族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才能凝聚各民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民族人民共同实现美好生活凝聚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突出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回应各民族的共同期盼,守护各民族的共同情感,在实践上首先表征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途径,“共同繁荣发展”是人民根本利益的表现形式和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摆脱了“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形式”[ 6]的维护各民族人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体,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各民族共享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遇,各民族人民都在这个共同体之中,因而,这个共同体能够凝聚各民族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生长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集聚各民族力量。

二、从民族复兴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复兴,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举措,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从历史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迎来“强起来”的历史经验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首先唤起了民族自觉,扛起了联合各族人民共同抗日的大旗。1 9 3 8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 7]面对敌人对我国各少数民族进行分裂的企图,他提出了“团结各民族为一体”的理念。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事实表明,将各民族力量凝聚起来的统一战线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有效武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使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8]的命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工业基础薄弱、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看待民族问题,肯定了学界“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说法,把民族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9]。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蒙受苦难,共同抵御外侮,共同建设家园,共同享受荣光的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就没有冲破不了的铜墙铁壁,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业,中华民族早已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二)从现实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防范化解民族问题“稳舵”。民族宗教问题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不可回避、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种民族关系在各个时期为我国营造了团结统一、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稳定了大局。斯大林曾讲过:“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1 0]国际敌对势力深谙这个道理,他们“加紧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尤其是香港、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对我国实施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1 1],试图以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方式来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当前,我国民族团结的基本盘是稳定的,各民族携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也是稳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进一步实现心连心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坚不可摧的民族共同体理念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和侵蚀,维护民族团结大局,是防范和化解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蓄力”。一方面,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各民族“想在一起”的基础。目前,来自国内外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仍不容小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警惕和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蔓延,又要防范境外势力的渗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易于各民族人民统一意志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有效防止各种解构中国梦的分裂主义的侵蚀,确保各民族在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做到“不分神”。即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占领民族领域思想的高地,营造各种分裂思潮难以滋生和泛滥的有利局面,确保各民族“心往一处想”。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人民“干在一起”的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各民族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进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某单个民族的独角戏,也不是凭单个或某几个民族之力就可以完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一把无形的“同心锁”将各民族人民串联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各民族人民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创造性贡献。

三、从民族关系角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1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过程之中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继承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成为共识。李大钊就曾指出,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畛域不分”“血统全泯”的,这其中就暗含着各民族是同居华夏、血脉相连的“共同体”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各民族有处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即“民族自决”,主张效仿苏联实行各民族独立基础上的邦联制,后又基于中国国情和革命根據地内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民族自治”的命题。“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理念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主张各民族之间应建立相互平等的关系。但是,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可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各完全独立民族之平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共同体意识。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以上政策……才能彻底改善国内各族的相互关系,真正达到团结对外之目的。”[ 7]由此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各民族关系改善之根本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敌,以确保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其所蕴含的共同体思想不言而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开辟了不同于旧社会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关键因素。其一,是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根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1 3]其二,是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利益满足。主要表现为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缩小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维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其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外显。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张的“民族自决”,还是后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本质上都强调中华民族整体性,都是各民族休戚与共、生死相连关系不同形式的表达,都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形成的内在思想基因,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史的核心与根本”[ 1 4]。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局意识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是战略思维在民族工作中的运用。促进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改善民族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各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族性交往等方方面面,涉及各民族间的跨区域流动问题、城市民族工作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认识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意义,不断改善各民族间交往的条件。同时,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不代表旧社会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观念的余毒能够得到立马清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民族人民以共同体中的一员身份审视自己,有利于减少各民族因民族身份不同所带来的交往隔阂。

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过程。“民族平等”是培育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前提。离开“民族平等”的前提,各民族处在一个共同体就无从谈起。“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证,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亲如一家,才能催生认同的情感。“民族互助”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形式,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民族和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反过来又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5]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推动民族关系朝着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方向发展。

四、从民族工作角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地位,提出了“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1 6]的论断,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征程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做好做实做细民族工作,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把握好以下两对关系。

(一)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不是既定的,而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其基本方向是共同性的不断增进。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拥有着不同风俗习惯,使用不同语言和文字,有着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结构的各民族,存在广泛差异性。这一时期,各民族虽然通过通婚、通商、战争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共同性不断增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萌发。但是,各民族之间仍然是一种松散的共同体,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认同感并不强烈。近代以后,外族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亡族灭种的危机,这时,中华民族生死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开始觉醒。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族在经济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地位,文化上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这一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间的共同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进。共同性的不断增进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差异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各民族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客观存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中,二者辩证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向。包容差异性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使各民族间的共性发展到很高程度,差异性依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使各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实现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扩大各民族“共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共同团结奋斗;就是增进“共情”,培育共同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总之,就是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包容差异性,不断扩大共同面,增进共同性,将差异性与共同性统一起来。

(二)把握好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1 7]所谓民族因素,就是民族自治区内共同生活的各民族,包括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所谓“区域因素”,就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是生活在区域内的各民族的共同家园,为各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环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精神纽带。民族自治地方不仅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依法行使当家做主权利、保护自身利益的地方,也是作为必须承担经济发展任务、处理各民族关系的特定区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目标是促进各民族的发展,维护各民族人民利益,而不是仅仅聚焦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权利与利益。这二者并不矛盾。一方面,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只有在區域整体利益的实现中才能得到更好保障。另一方面,在民族自治地方,完整、严格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有利于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培育和铸牢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以共同体意识来引导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认同,将自治区内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而奋斗,共同为保持区域内和谐的民族关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 0 1 9.

[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 3]在庆祝改革开放4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 2 0 1 8-1 2-1 9( 0 0 1).

[ 4]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E B/ O L]. h t t p: / /n e w s . l c x w. c n/c h i n a /y a o w e n/2 0 1 9 1 0 2 4/ 8 3 8 0 2 5. h t m l, 2 0 1 9-1 0-2 4.

[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 0 1 6.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7]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E B/O L]. h t t p: / / d a n g s h i . p e o p l e . c o m. c n/n/2 0 1 5/0 7 2 1/c 8 5 0 3 7 -2 7 3 3 7 5 1 3. h t m l, 2 0 1 5-0 7-2 1.

[ 8]俞祖华,江洋.百年来中共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演进[ J].东岳论丛, 2 0 2 1, ( 0 7).

[ 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2 1-0 7-0 2( 0 0 2).

[ 1 0]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7 9.

[ 1 1]沈桂萍,宋素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民族工作[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2 1, ( 0 2).

[ 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7.

[ 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1 4]郑文宝.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建构史论纲———基于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的分析[ J].青海社会科学, 2 0 2 1, ( 0 1).

[ 1 5]“共同体”命题的哲学阐释[N].光明日报, 2 0 1 9-0 8-1 2( 0 1 5).

[ 1 6]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 2 0 2 1-0 8-2 9( 0 0 1).

[ 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责任编辑:胡芬芳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体
琳恩·诺塔奇《泥、河、石》中的共同体书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