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2021-08-19 03:39冯广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牡蛎穴位炎症

冯广帅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安阳455003)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临床治疗CSG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四联疗法治疗,但仅可控制临床症状,对胃蛋白酶分泌、消除炎症效果有限。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证实中医药治疗CSG存在明显优势[1]。柴龙牡蛎汤有清热解毒、解郁护肝、健脾和胃之效。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植入穴位内,通过长期刺激功能性穴位,进而起到相应治疗效果[2]。但中医治疗CSG多采用汤剂或理疗单一治疗较多,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SG的效果临床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SG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CS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3~49岁,平均(41.52±2.31)岁;病程2~6年,平均(4.05±0.86)年。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2~48岁,平均(40.95±2.06)岁;病程2~7年,平均(4.01±0.8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3]中CSG相关标准;中医符合《中医辨证学》[4]中胆胃不和证,主症:胃脘疼痛,口苦,胀满;次症:反酸、烧心、纳差、嗳气;舌脉质:舌质红、苔黄且薄,脉弦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2)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胃部疾病;伴有恶性病变;过敏体质。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柴龙牡蛎汤,方剂组成:龙骨20 g、牡蛎20 g、黄芪20 g、白芍20 g、柴胡10 g、半夏10 g、太子参10 g、桂枝10 g、黄连10 g、大黄6 g、甘草6 g。水煎煮至400 ml,分别于早晚餐后温服,持续口服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取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上巨虚穴;将2号肠线剪至1~3 cm不等长度,使用75%的酒精浸泡7 d以上。根据穴位组织厚度选取相应长度的羊肠线,穿入任氏埋线针。穴位常规消毒,术者戴口罩以及消毒手套,将带有羊肠线埋线针垂直且快速刺入穴位,深度1.5 cm~2.0 cm,提插行气,得气后,用针芯将羊肠线慢慢推入穴位中,埋入线体后出针,止血后使用创可贴贴住针孔,防止针口感染。1周1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水平:采集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常规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500 μL血清待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样本的PG水平,包括PGⅠ、PGⅠ/PGⅡ。(2)炎症指标:使用深圳迈瑞公司型号为BC-5200五分类血球计数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PGⅠ、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PGⅠ(ng/ml) PGⅠ/PGⅡ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治疗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 35.61±10.25 35.52±9.68 0.043 0.966 81.95±3.62*75.92±3.05*8.640<0.001 3.85±0.12 3.84±0.13 3.383 0.702 9.02±0.41*7.45±0.52*16.080<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IL-6(ng/ml) CRP(mg/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治疗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 52.87±9.01 53.10±9.06 0.122 0.903 25.85±3.35*32.14±5.31*6.795<0.001 24.28±3.25 25.41±3.30 1.655 0.102 10.71±1.25*14.59±2.16*10.545<0.001

3 讨论

CSG是以胃黏膜发生非特异性炎症为主的病理性改变,属于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中医学认为,CSG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发病于胃,与肝胆脾肾均有密切关系[5]。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胆纳藏,将胆汁排入胆道内,可帮助脾胃消化。若肝气郁结,导致疏泄失调,可影响胆汁分泌,排泄障碍,进而发生口苦、胀满等失降之症,因此治疗CSG应以化疏肝理气、和胃健脾为原则。

PG是一种重要的胃内蛋白质,在中性溶液以及微碱性溶液中稳定性差,但在pH值<5的酸性环境下,可转化为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分解。PGⅠ、PGⅡ均是胃蛋白酶亚群,当胃黏膜功能出现异常时,PGⅠ、PGⅡ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PGⅠ、PGⅠ/PGⅡ水平较对照组高,表明CSG经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改善胃蛋白酶原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为在柴龙牡蛎汤中,柴胡有降逆除满之效,龙骨、牡蛎有凝神固敛之效,太子参有益气扶正之效,半夏有和胃降逆之效,大黄有清热解毒之效,黄芪有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效,白芍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桂枝能通阳化气,甘草调和以上药物,起到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作用,利于消化功能恢复,改善胃黏膜,提高蛋白酶原水平[6~7]。IL-6、CRP等多种炎症介质均参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CSG经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在于,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机体炎性细胞及介质释放,且有利于减轻结缔组织增生,有助于修复胃肠道黏膜[8];牡蛎中牡蛎多糖可促进机体增强免疫功能,并具有抗白细胞下降的作用;白芍可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促进胃黏膜恢复,可起到消炎作用[9]。

穴位埋线是传统中医理疗方法,脾俞、胃俞均有健脾和胃之效,中脘有理气止痛、通降腑气之效;上巨虚是大肠经下合穴位,有理气和胃、通降腑气之能;足三里是胃经之和,有扶正固本、理气和胃以及理气降逆之效。埋线于以上穴位,可起到有理气止痛、健脾和胃之效;足三里和上巨虚还具有调节免疫和胃肠肌运动,促进肠血流和病变组织新生,修复溃疡,更利于胃功能恢复[10]。穴位埋线与柴龙牡蛎汤联合治疗CSG,可发挥协同作用,加快胃黏膜恢复。综上所述,CSG经柴龙牡蛎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较好,可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

猜你喜欢
牡蛎穴位炎症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