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疗效比较

2021-08-19 03:39胡晓青薛玉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残端盲肠阑尾

胡晓青 薛玉龙

(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普通外科 洛阳471003)

阑尾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性感染而引发,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好发于男性,常见于青壮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转移性腹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于阑尾炎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如传统开腹能够及时切除阑尾,清除患者腹腔感染,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属于微创手术,对术后恢复速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明显,被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单纯性及复杂性阑尾炎疾病[2~3]。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残端的方法主要有荷包缝合法、直接夹闭法。本研究分析两种不同阑尾炎残端处理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洛阳东方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病程4~11 h,平均(7.50±1.07)h;年龄24~57岁,平均(40.50±5.48)岁;临床分型:慢性阑尾炎1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病程5~12 h,平均(7.80±1.35)h;年龄26~58岁,平均(42.30±5.14)岁;临床分型:慢性阑尾炎1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第9版)》中阑尾炎相关诊断标准;初次发病;确诊前未接受相关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阑尾炎患者;合并阑尾穿孔、肠穿孔、解剖结构变异、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全麻,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建立气腹后分别做相关阑尾切除操作孔,放入腔镜镜头(国械注进20163061348)后,探查腹腔内阑尾情况,观察有无穿孔及变异,随后先游离阑尾根部系膜,分开结扎系膜后,游离阑尾根部。对照组采用荷包缝合法进行包埋处理阑尾残端,用慕丝线在距患者盲肠壁0.5 cm阑尾根部位置处缝扎阑尾,在缝扎位置间隔处剪断阑尾,然后对阑尾残端口用电凝棒电凝,在阑尾残端周围的盲肠壁进行荷包缝合,最后收紧缝线,对阑尾残端进行包埋处理,随后观察肠壁有无出血,最后冲洗腹腔,手术结束。实验组对阑尾残端用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进行直接夹闭,在盲肠壁上阑尾根部使用高分子结扎钉或钛夹直接夹闭,随后在夹闭间隔处剪断阑尾,再对阑尾根部断端黏膜进行电凝,探查无出血后,冲洗腹腔,手术结束。两组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2)比较两组术后腹痛、发热、再次手术、下腹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住院时间(d)对照组实验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d)40 40 tP 83.19±9.69 61.16±4.63 12.974<0.001 83.38±11.04 47.29±5.09 18.776<0.001 3.10±1.16 1.40±0.36 8.852 <0.001 4.30±1.18 3.80±1.15 1.919 0.058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阑尾炎术式,通过切除阑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不同切除方式和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4]。

传统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方法对机体损伤较为明显,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明显优越性,在使用腹腔镜行腹腔探查时可以清楚观察阑尾周围及回盲部的一般情况,能够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病灶情况,术中调整手术方案,安全性较高;同时腹腔镜利用可缩放探头术野更好,利于术中操作,降低误操作,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及并发症发生风险[5~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机体损伤,利于术后恢复。原因为采用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直接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可直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对盲肠壁的损伤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可早期进行饮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性较高。其原因在于,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属于现代生物功能技术产物,机体不会对其出现排异反应,同时还可在机体内被分级吸收,并随代谢排出体外,对于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同时可吸收夹与可吸收线具有相似特性,具有水化膨胀的作用,当夹闭水肿组织时,水肿消退后,可吸收夹外层膨胀,内围变小,从而强化其效果,避免脱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通过及时夹闭阑尾根部,避免阑尾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降低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7~8]。而荷包缝合法也可较好地缝合阑尾根部,但对于阑尾根部超过1 cm及盲肠壁严重水肿时,无法有效处理,过大荷包将阑尾残端包埋后会影响盲瓣功能。同时盲肠壁严重水肿,在包埋与缝合过程中,可能导致盲肠撕裂,增加肠瘘风险。由此可见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安全性更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可以更好地分离结扎阑尾根部,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结扎效果牢固更佳牢固,将阑尾与肠管分开,防止在电凝过程中损伤肠管及肠壁,引发出血及肠瘘,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9~10]。因此临床可优先选择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阑尾残端采用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直接夹闭处理方法,可缩短术中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可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残端盲肠阑尾
宫颈残端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分析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腔镜和 阴式缝合阴道残端的疗效观察
新疆驴盲肠、腹结肠、背结肠固相食糜细菌多样性研究
对比观察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隧道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