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比较

2021-08-19 03:39张雅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气化宫腔镜息肉

张雅凌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卫生院 新野473545)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1],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异常等,病情迁延后,甚至可能引发流产、不孕,严重伤害女性身心健康[2~3]。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疗法,但术式不同其效果不一。本研究旨在对比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接受电切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有生产经验者25例,无生产经验者20例;多发息肉21例,单发息肉24例;病程5~29个月,平均病程(17.88±6.15)个月;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6±1.02)kg/m2;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5.52±10.13)岁。对照组有生产经验者24例,无生产经验者21例;多发息肉22例,单发息肉23例;病程5~32个月,平均病程(18.37±6.09)个月;体质量指数19~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0±1.05)kg/m2;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5.61±10.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子宫内膜增生诊疗共识》中子宫内膜息肉相关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且无沟通障碍;手术耐受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随访信息统计。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排除手术禁忌证,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电切术治疗:常规铺设消毒巾,取膀胱截石位,向宫腔内连续灌注5%葡萄糖溶液以维持宫腔内压力,压力约为100 mm Hg,行宫颈扩张,并置入电切镜,确定病变部位,对息肉及周边5 mm内膜组织行环状切除并送检,电凝止血,术后使用抗生素行预防性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向宫腔内连续灌注0.9%氯化钠溶液以维持宫腔内压力,压力控制范围为100~120 mm Hg,将激光功率设置为40 W,波长为2 μm,通过宫腔镜操作通道置入,直视下观察息肉大小、位置,对于较大息肉应先切割息肉体再行基底部切除,较小息肉直接切除基底部,电凝止血并负压引出切除组织,将息肉送检,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子宫内膜厚度: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使用LEO-3000系列全数字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家:江苏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LEO-3000D1)测定患者子宫内膜厚度。(3)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通过随访及回院复查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子宫穿孔、宫腔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手术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等)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s)

?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mm, ±s)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mm, ±s)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复发率为4.44%,均低于对照组的15.56%、2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例(%)]

3 讨论

据临床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人群主要包括育龄期及绝经后女性。目前,临床研究并未明确子宫内膜息肉病因,考虑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相关。子宫全切术是根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对女性健康损伤较大,且不适用于想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5]。排除此方法后,息肉摘除手术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但不同摘除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复发可能性存在一定差异,病情反复且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子宫内膜癌,对预后发展极为不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优于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的优点,且能够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利于预后发展。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均以宫腔镜技术为基础。宫腔镜因其可直观探查机体内部组织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外科手术中,可以在提高手术精准度的同时有力保障宫腔完整,降低周围组织破坏程度。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中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预防宫腔粘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激光气化切除术的原理为利用激光热效应进行气化、切割[6~7]。人体组织及体液中存在大量水,水对激光的接受峰值为1.94 μm,而本研究将激光波长设定为2 μm能够确保人体组织最大接近吸收峰值,保障治疗效果。且电切除术会在创面形成大面积焦痂,脱落后易导致出血,而激光切除术能够避免焦痂形成,降低术后出血风险[8~9]。此外,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光纤需超过操作通道前端3 mm,否则不易操作,可能会灼烧术腔周围组织,适当加温膨宫液可减少患者体温流失,且在进行切割时保持匀速能够显著降低出血量[10]。综上所述,使用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口小、出血低、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厚度改善,且复发率较低,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气化宫腔镜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新型旋风除尘器在秸秆热解气化设备上的应用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LNG空温式气化器传热性能预测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