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8-19 03:39李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置换术出院膝关节

李果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新郑451199)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终末手段,逐渐成为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膝关节疼痛、障碍及畸形有良好效果[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构造及功能制作的人工关节假体替代病变关节,旨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2]。虽然该手术为患者功能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但术后易出现关节粘连、僵硬等情况,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为了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术后康复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旨在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科住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54.29±6.25)岁;骨关节炎22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5~75岁,平均(55.13±6.28)岁;骨关节炎25例,创伤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关节部位伴不同程度病变,具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指征;(2)患者经系统保守治疗4个月以上未好转;(3)精神良好,认知正常;(4)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2)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及传染性疾病者;(3)家族精神病史、认知异常者。剔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研究者;(2)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护理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术前检查,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后观察血压、脉搏变化,伸直下肢并垫高,补充足够的营养及钙剂。术后进行饮食干预及并发症预防,早期康复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1)综合评估,患者入院后以交流、量表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受教育情况、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了解过敏史及用药史;全面细致评估并检查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病灶,若术野皮肤有破损或感染灶,则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准确记录患者评估调查资料,制定综合干预措施。(2)音乐放松疗法,患者居住病房应确保温度、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清新,采光合适,创建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与患者有效沟通,利用准确的沟通技巧指导患者放松情绪,讲解疾病治愈案例,提高其心理舒适度及康复信心;每天于病房内播放舒适、轻松的音乐,让患者闭上双眼,逐渐放松肌肉,进入冥想状态,想象自己漫步在海边、森林等景色优美、开阔地带,每次播放20~30 min,每天1次。(3)疼痛干预,向患者讲解疼痛及镇痛药物的相关知识,学会疼痛评估、镇痛方法,准确深呼吸、咳嗽,利用看电视、刺激健侧皮肤等方法,或采用冰敷、冷敷等理疗转移注意力,分散疼痛注意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采用口服镇痛药物或联合自控镇痛泵镇痛。(4)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心理承受情况,采用口头宣教、案例示范、纸质材料发放、视频播放等形式,讲解手术康复指导注意事项,进行生活宣教,行患肢功能训练、助行器械及拐杖应用方法等。(5)康复指导,患者住院时以面对面指导,出院后以网络、上门及电话随访形式,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告知患者人工假体日常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适当减少日常登山、跑步等锻炼,降低关节磨损。指导患者准确日常生活,均衡营养,控制体重。两组均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对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关节稳定及屈曲畸形等方面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共100分,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2)比较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该量表对日常进食、洗澡、修饰、大小便、如厕、上下楼梯等行为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高[4];(3)比较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价患者健康行为,总共4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4分,总分40~160分,评分越高,健康行为越高[5]。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出院前,两组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出院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s)

表1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s)

Barthel指数出院前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HSS评分出院前 出院3个月后42 42 tP 54.69±8.91 55.12±9.04 0.220 0.830 78.43±6.28 65.25±6.41 9.519 0.000 46.94±11.36 48.05±11.43 0.446 0.660 92.61±2.54 81.75±5.63 11.395 0.000

2.2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出院前,两组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出院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2 42 13.513 6.216 0.000 0.000 tP 出院前 出院3个月后 t P 91.85±14.52 93.01±14.43 0.367 0.710 136.87±15.98 112.47±14.26 7.383 0.000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成为当前骨科重要手术类型,其中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最为广泛。该术式效果获得广泛认可,但术后关节脱位、疼痛等并发症均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需要一种简单、全面、合理的康复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综合护理是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熟练运用科学、人性化护理措施,以此实现以人为本的医学实践目的,使患者生物-心理-社会整体能够维持最佳、最为舒适的健康状态,满足患者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转变其不适性,减轻疾病不适感[6]。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先综合评估患者受教育程度、疾病程度以及接受程度,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护理措施,严格执行综合、整体护理措施,提高功能锻炼、日常恢复的准确性[7]。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原因分析为依据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宣讲健康知识,早期规范康复锻炼以及出院后持续康复锻炼及健康指导,能够使患者储备体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膝关节粘连及肌肉挛缩,增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健康行为反映了患者日常生活中具体行为,健康行为越高,患者遵医行为越好。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构建健康行为,树立全面正确的健康意识,促使患者术后更好恢复。原因分析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以口头宣教、案例示范、纸质材料发放、视频播放等形式讲述康复指导的必要性,出院后积极随访,随时了解患者康复效果,指出健康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此能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置换术出院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