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题的解题策略

2021-08-19 07:51胡梅花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物块木块木板

胡梅花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玉田中学 352200)

由木板和木块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板块模型,板块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即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板块模型是力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模型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譬如2018年海南高考题第8题、2019年江苏高考题第15题、2019年全国高考题(Ⅲ)20题等等.下面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来归纳和总结这类模型题的解题策略.

一、板块模型的问题概述

1.特点

受力特点:受到某一个或多个已知大小和方向的外力,除此之外,还受到摩擦力,而摩擦力可能是静摩擦力,也可能是滑动摩擦力.

运动特点:研究对象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运动情景往往涉及多个运动过程,而且常常还存在着速度相等的临界状态.

2.难点

因为板块模型中涉及的是多个物体、多个过程的分析讨论,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运动过程中有时还存在着临界状态.因此对研究对象的选取、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分析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板块模型的常见类型

1.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例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图1

解析要使两个物体一块做加速运动而不产生相对运动,则两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解答当A、B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F最大.

以A为研究对象:FA=fA=μmg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am=aAm=μg

∴Fm=3mam=3μmg

故:拉力F的最大值为3μmg

变式题.例1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求拉力F的最大值.

图2

解答先以B为研究对象:fA=μmg=2maBm

解题策略力不作用在谁上,就先选谁为研究对象.因为它所受的合外力有最大值,加速度有最大值.

例2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是如图4中的( ).

图3

图4

解析当F比较小时,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当F比较大时,m2相对于m1运动,两者加速度不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得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再根据图像的斜率选择图4中的图象.

∴a∝t

设m1和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m1、m2、μ都是定值,∴a1恒定.

∴a2是t的线性函数 ,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

∴则两木板相对滑动后a2-t图象斜率大于两者相对静止时a-t图象的斜率.故A正确.

所以答案是A.

2.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例3如图5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置于倾角θ=37°、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底端.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4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F=3.2N的恒力.若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的上端滑下,求木板的长度L为多少?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图5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物块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的上端滑下,临界状态是小物块到达木板的上端时,两者速度恰好相同.两者位移之差恰好等于木板的长度.

(3)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抓住位移关系,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木板的长度.

解答略;L=0.5m.

三、板块模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取是解题的前提

要灵活的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方式无非有三种,即选木块、选木板、选整体,而且选取的先后顺序是很有讲究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要确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计算,方向如何确定,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分析速度相等时的临界状态,它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运动状态的分析也是解题的关键

要特别注意物块和木板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物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物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两位移之差等于板长;若物块和木板反向运动,两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将木板和木块组成的相互作用的这种系统称为板块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简称“建模”.“建模”之后,再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解答,最后总结归纳出这类模型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使多题归于一解,这叫“多题一解”.从而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程序化,使学生处理此类问题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在解答过程中又注意了对题目的变式讲解,这叫“一题多变”.从而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好物理是离不开解题的,而每一道典型的物理习题都能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反过来又能够使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通过解题,慢慢的去思考、去领悟、去归纳、去总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方法.方法是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形成了方法之后,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猜你喜欢
物块木块木板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
READINGS
一个力学疑难问题的特殊解法
力与运动的“较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