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及心流体验研究

2021-08-20 07:39发,敖鹏,鲍
关键词:心流创造力个体

衣 新 发,敖 选 鹏,鲍 文 慧

一、引言

创新是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当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造与创新。创造与创新是严谨思维的产物,更是系统工程和文化工程,需要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如何借鉴欧美在创造与创新方面的已有研究并为我所用,是学者应该努力探索的方向。

1950 年,乔伊·吉尔福特(Joy P.Guilford)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就任主席时发表了题为《创造力》(Creativity)的演讲,这被视为创造力研究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J.P.Guilford,“Creativity”,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no.5(9),1950.。从此以后,大量的研究者进入该领域,并围绕创造力的相关主题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一系列的专业研究范式、专门化的学术组织和具有不同侧重方向的专业期刊纷纷确立和创建。随着研究的深入,创造力研究成果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教育创新等领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岑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一直专注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他提出了心流理论与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并与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任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联合倡导了积极心理学的运动。

心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奇克岑特米哈伊在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人们在专注于自己喜爱的工作时可能会经历一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令人废寝忘食,不计回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且在工作中非常地愉快,而人们在具有这种体验的活动中常常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奇克岑特米哈伊将这种体验称之为心流(Flow)(2)邓鹏:《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第3期。。同时,奇克岑特米哈伊运用心理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围绕心流体验开展了大量研究。心理体验抽样法为研究心流体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本文将回顾、梳理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生平,并介绍他提出的创造力系统模型和心流体验相关研究,结合其他学者在该框架下做出的研究成果,综述和评价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学术贡献,进而综合分析其创造力模型和心流体验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二、奇克岑特米哈伊生平简介

奇克岑特米哈伊是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是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杰出的心理学和管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心流理论之父”。他所做研究的重点是创造力、创新和心流的管理。先回顾一下他的童年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研究主题和方向。

1934年9月29日,奇克岑特米哈伊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是匈牙利驻意大利的外交官,所以他有机会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度过童年时光;这样的经历让他的匈牙利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能力得到发展。1939年他五岁的时候,二战在欧洲爆发,匈牙利于1941年加入德意日轴心国,成为德国盟友,所以他的童年时光跟战火交集较多,他的一位兄弟死于战火,另一位兄弟曾被捕并关押在西伯利亚。1944年10月,苏联红军开始进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后持续到1945年2月的布达佩斯围城战,共持续50天,这是二战最残酷的围城战之一,战火让布达佩斯成为废墟,超过80%的建筑物被破坏甚至彻底损毁,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这种社会急剧动荡的背景下,奇克岑特米哈伊发现周围有人随着社会支持的丧失而变得绝望和沮丧——在失去了地位、金钱和工作以后变成了空壳,而也有另一些人,却能在绝境中保持正直和环抱希望、甚至坚定了其他人活下去的信心。他经常思索后一种人的力量来源在哪里,并逐渐萌生了要去发现一种过得更好的生活方式的想法(3)M.E.Seligman and M.Csikszentmihalyi,“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no.55(1),2000.。

1956年他22岁,奇克岑特米哈伊从南斯拉夫移民到美国;1960年和1965年,他分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教育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和美国休闲研究学会的成员。他曾经担任过森林湖学院(Lake Forest College)社会学和人类学系主任以及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学系系主任,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多年。1999年,他来到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执教,在这里他创办了生活质量研究中心(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Center,QLRC)并担任联合主任。该研究中心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积极心理学以及人类的优点,如乐观、创造力、内在动力和责任感等。

奇克岑特米哈伊专注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并因其对心流体验的持续研究而闻名。1990年,他在其畅销书《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引入了“心流”(中文翻译为“心流”或“酣畅”)这一心理学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人们幸福感的策略。这本书受到了读者及研究者的普遍赞扬和广泛关注,美国《图书馆杂志》刊登的文章指出,该书体现了作者对追求幸福这一古老问题的耐人寻味的新研究,该书还启迪人们如何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更容易地获得幸福。

尽管这本心流理论的奠基著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出版,但它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研究者和公众广泛的关注。该书陆续被翻译成20余种文字,影响了世界各国为数众多的读者。从那时起,奇克岑特米哈伊陆续完成了许多关于心流及其管理的著作和论文。2004年,奇克岑特米哈伊发表了一篇TED演讲,名为“心流——幸福的秘密”,视频的点击量超过350万次。因为杰出的学术贡献,2009年,奇克岑特米哈伊获得克利夫顿优势奖(the Clifton Strengths Prize),而后2011年,他在一个于布达佩斯举行的仪式上获得赛切尼奖(the Széchenyi Prize)。

奇克岑特米哈伊是现代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是超过200篇研究论文和书籍及著作章节的作者,著有畅销书《心流》《发现心流》《当下的幸福》《自我演化》和《创造力》等。其中,《心流》《发现心流》和《创造力》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奇克岑特米哈伊的思想,如心流、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启发了后来大量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教学和心理干预研究。2000年, 奇克岑特米哈伊与塞利格曼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首期上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 他们总结了早期分散在心理学各个领域中有关的积极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 倡导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应该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范式;作为这一期的特邀编辑,他们共组织了15篇幸福感、创造力、乐观、智慧和健康资源等相关主题的论文,以此宣告进入新世纪后“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方向的启航(4)M.E.Seligman and M.Csikszentmihalyi,“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no.55(1),2000.。奇克岑特米哈伊被塞利格曼誉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三、创造力系统模型

(一)创造力的定义

在阐述奇克岑特米哈伊提出的创造力系统模型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创造力的概念和研究历史,以及奇克岑特米哈伊对创造力概念的解释。

创造力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萌芽于19世纪末高尔顿有关遗传与天才的研究,1950年在吉尔福特的呼吁下有了再出发的机会。传统观念认为创造力的起源具有神秘色彩,创造力很长时间内都被认为是一个模糊的、难以捉摸的或不可言说的话题(5)R.J.Sternberg and T.I.Lubart,“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Handbook of Creativity,1999;D.J.Treffifinger,“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 in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in C.Houtz(Ed.),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p.59-93).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2003,P59-93.。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在创造力的概念方面都未达成一致。随着近70年的研究推进,研究者认识到创造者运用自身的创造力所产生的产品不仅新颖,而且有意义和价值,这个过程既可以是个人独立创造,也可以是团体协作的过程,并且创造力受到个人认知、人格特质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6)T.M.Amabile,“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High Ability Studies,1996;M.Csikszentmihaly,“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no.43(12),1997;Sternberg, Robert, Lubart, Todd,“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96.。在半个多世纪前,莫里斯·斯坦恩(Morris Stein)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创造性标准定义所存在的两个典型特征,即新颖性和实用性(7)Stein and I.Morris,“Creativity and Culture”,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no.36(2),1953.,至今仍在为多数研究者所使用。

我国学者林崇德(8)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认为,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在产生某种独特的、新颖的、且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智能品质或能力;也有研究者认为,创造力是人类在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反映出的个体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智能品质或能力,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区域不同,这种品质或能力存在着不同的表现(9)张晶、邢红军:《初中生科学创造力发展的测评与启示》,《湖南中学物理》2016年第12期。。

吉尔福特于1950年就已经指出了创造力的标准,他指出,有创造力的人有新颖的想法,强调原创性并将其运作化为新颖性(10)J.P.Guilford,“Creativity”,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no.5(9),1950.。但也说到新颖性本身并不足以产生创造力,他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并写道,“必须在一定程度的评价约束下进行现实的或被接受的创造性工作。当然,过多的约束对于新思想的诞生是致命的。然而,对现存思想的选择需要一些评价”。有研究者(11)Amabile, T.M., and E.Tighe,“Questions of Creativity”in J.Brockman,Creativity.Vol.4, Reality Club Serie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3.认为,在每一个领域中,创造力在保持原创性的同时,寻找着未知的努力,面对每一个新的问题时能够制作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将以前不相关的知觉对象和概念联系起来。还有研究者(12)M.A.Runco and G.J.Jaeger,“The Standard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on.24(1),2012.指出,创造力是指具有创造性的人本身所具有的最具特色的能力,它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创新性行为。奇克岑特米哈伊也总结了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可以被定义为原创的、有价值的和可以实现的想法或产品(13)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

除此以外,奇克岑特米哈伊和他的合作者(14)L.Wehner, M.Csikszentmihalyi and I.M.Beck,“Current approaches used in studying creativity: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no.4(3),1991.还认为,创造力这个词所包含的现象跨越了许多学科和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它应该是由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来共同研究的,每个学科的研究者似乎都有自己的术语来描述创造力,如创新或企业家精神等。

(二)创造力系统模型

当奇克岑特米哈伊开始研究创造力时,他和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创造力纯粹是由心理内部过程所构成的。他也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个体的思考过程、情感和创造新奇事物的动机来理解创造力(15)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一些最具有创新潜力的艺术家停止了艺术创造的工作而转向了普通职业,而一些不太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却在艺术领域长期坚持并做出了重要作品。这样的发现不断累积,使奇克岑特米哈伊认识到,一种单纯内在的心理视角使我们无法全面地看待创造力这一复杂的现象,创造力既是一种心理事件,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16)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

奇克岑特米哈伊从生物学和文化两个领域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创造力系统观点,从而提出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the Systems Model of Creativity)。他认为,创造性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与促使生物进化的基因变化过程相类似,但是在文化的演化中,创造性却不存在与基因和染色体相类似的机制;而生物学和文化二者相类似,主要是靠“文化基因”(meme,也译为“谜米”,是心理和文化的基本建筑材料,这一概念的提出参照了基因是生物体的基本建筑材料这一事实,最初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来起作用,因此,具有创造性的人所改变的就是文化基因(17)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文化基因携带行为的指令,如一首新歌的歌谱告诉人们具体的唱法,一道新菜的菜谱展示这道菜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一套新的统计方法告诉研究者如何选取相应的指标和算法,一个新的公式E=mc2则全新地描述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创造力总是涉及符号系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文化中其他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然而,不影响他人思考、感受或行动方式的改变是不具有创造力的(18)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一个创意或产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品质,而是取决于它能够在接触到它的其他人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创造力是通过创造者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构建的一种现象,它不是单独由个人产生的,而是由社会系统对个人产品做出评价而最终产生的(19)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

在奇克岑特米哈伊的观念(20)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之中,“创造性来源于一个由三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这三要素分别是:一种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领域,一个把新奇事物带进符号领域的人,以及一个能够确认并证明其创新性的专家圈子”。创造性的产生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主要的立论基础是创造力发展中的大 C 创造力(Big-C)和专业创造力(pro-c)类型即杰出创造力和专业创造力,并且认为创造力成果会在三个部分中会出现流转的现象, 即:个体(person)、领域(domain)和学界(field)(21)张亚坤、陈龙安、张兴利、施建农:《融合视角下的西方创造力系统观》,《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5期。。以这三要素为基础的模型进一步构成了创造力的三叉戟系统模型(Three-pronged systems model of creativity),如图1所示。

图1 奇克岑特米哈伊创造力的三叉戟系统模型

三个主要成分包括了具体内容及功能(22)张亚坤、陈龙安、张兴利、施建农:《融合视角下的西方创造力系统观》,《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5期。。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的特殊天赋、内部动机(如好奇心、兴趣等)、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一些创造性人格特征。领域指的是一套由符号、规则和程序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不同的领域都各自包含了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些分门别类的知识系统组成了大的文化系统。如果个体没有知识积累,那就缺乏创造的原料,大多数个体必须接受相当多的领域知识的熏陶,才能先是在领域、继而在文化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界即某个领域的专家、先驱和前辈等,他们被看成是守门人(Gate keeper)。个体必须要学习前人形成的领域知识、方法及技能等,在吸取前人的创新成就的基础之上,产生新颖及有价值的成果,然而个体的想法或产品必须要经过学界守门人的选择及认可之后才可能成为创造性产品,并最终被特定的领域和文化所保留(23)J.C.Kaufman and R.A.Beghetto,“Beyond big and little: 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no.13(1),2009;陈龙安:《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第六版)》,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M.Csikszentmihalyi,“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Nature of Creativity,2014;M.Csikszentmihalyi,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in Handbook of Creativity.1999.。学界守门人掌握着“生杀大权”。奇克岑特米哈伊(24)M.Csikszentmihaly,“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J.C.Kaufman and R.A,“Beghetto.Beyond big and little: 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no.13(1),2009.明确指出,“我研究的是像达芬奇、爱迪生、毕加索、爱因斯坦这些能够改变文化、社会中某个重要领域的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可能并没有被授予资格证书, 但他们的成就却很明显。”像孟德尔、拉斐尔、巴赫、魏格纳等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并没有被看做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而在后来得到认可时他们才被标定为具有创造性,说明某些个体的创造被守门人认可和选择、进而被领域所接纳和囊括,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理论模型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个体必须要掌握领域知识、规则与程序等,才能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而个体所产出的成果进入社会环境之中,需要得到学界守门人的认可之后才能说其具有创造性(25)M.Csikszentmihalyi and R.Wolfe,“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2000.。他一再强调,凝聚着创造力的思想不是一种玄乎的、纯粹想象的个人独造,它必须能够让他人理解和认可,能够经得住学界守门人的检验,最后被其所隶属的(文化)领域所囊括其中(26)郁慧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兼及Csikszentmihalyi创造力系统观应用于智慧图书馆员创造力培养策略初探》,《科技视界》2018年第25期。。在我们所提出的创新人才所需的六种心智模型中(27)衣新发、蔡曙山:《创新人才所需的六种心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专门领域标准判断心智的概念也体现了这一点,它指创新者自己要内化领域看门人所持有的标准,才能实现更好的创新。

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也深刻揭示了个体、领域以及学界守门人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创造性工作被看成是一种社会建构和社会责任,在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一个创造者有责任使用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来造福社会、建构新的创新。而创造者的活动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28)I.Lebuda and M.Csikszentmihalyi,“All You Need Is Love: The Importance of Partner and Family Relations to Highly Creative Individuals’ Well-Being and Success”,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no.54(1),2020.。

四、心流体验的模型、理论与研究方法

奇克岑特米哈伊在研究人的创造力时发现,这些创造者在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时可能会有一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人废寝忘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并乐此不疲。另一位创造力研究者托兰斯(E.P.Torrance)也指出,高创造力者往往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29)E.P.Torrance,“Predicting the Creativ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1958-80)—and the Teacher Who ‘Made a Difference’”,Gifted Child Quarterly,no.25(2),1981.。不仅如此,这种体验还促使人在工作以及活动之中爆发出更加惊人的创造力。奇克岑特米哈伊将这种体验命名为心流(30)邓鹏:《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第3期。。

(一)心流的概念与心流模型

1.心流的定义

在西方心理学历史中,心流可能是最早作为一个正式的心理学概念被奇克岑特米哈伊提出来的,但奇克岑特米哈伊表示,自己一定不是第一位注意到这个概念以及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人(31)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1963年,他在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选取了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艺术家在空的画布上作画之后就把完成的画放在一边,之后打开一张新的空画布开始创作,他们作画的目的似乎不在于拥有这幅或把画好的画卖出去可以赚钱,而只在于“画画”本身。后来奇克岑特米哈伊还对一批运动员、国际象棋选手和攀岩爱好者等做了深入的访谈,这些受访者报告了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了一种非常相似的、令他们非常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使得他们对创造性的活动达到了近乎上瘾的程度(32)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逐步地,奇克岑特米哈伊将这种体验命名为“心流”。

奇克岑特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的精神力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中的感觉;心流是一种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个体完全沉浸在其中,并感受到愉悦、掌控感和享受(33)J.Hunter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Anthropology of Consciousness,11(3-4),2000;李惠君:《创造心流体验 促进深度学习》,《江苏教育》2019年第48期。。一个人投入到他或她正在做的事情中,以至于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任务上,而其他所有问题都不再能吸引个体注意力。个体也没有剩余的注意力去思考过去或未来,所有的精神资源都被用于体验在当前的任务上。

心流体验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感受与体验,它给个体带来很大的愉悦感,从而使个体在重复大量的活动时并不产生厌倦感(34)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奇克岑特米哈伊认为,心流体验可以让人们依靠内在动力而非外在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使人们忘记疲劳,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以及寻求新的目标,并在工作任务中获得满足感,人们会为了不断获得心流体验而不计成本地去完成工作任务(35)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M.Csikszentmihalyi,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7.。心流体验强调的是个人和情境方面在活动之中的体验和感受,与享受、内在动机和满意度等有密切的关系(36)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心流体验是令人愉悦和振奋的,在很多研究心流的文化中都能够发现该现象(37)M.Csikszentmihalyi and K.Asakawa,“Univers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Optimal Experiences”,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58(1),2016.。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全神贯注地做实验,一个作家在头脑中搜寻合适的语句,甚至一个从事富有挑战性的休闲活动如攀岩、登山的人,他们都有可能获得心流体验(38)P.V.Christopher,“Maximizing Human Potential: Capabilities Theory and the Professional Work Environme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58(1),2005.。一位攀岩者描述了他的心流体验,认为心流体验就像冥想或专注的状态。获得心流体验的时刻可以总结为一个人沉浸在有价值的活动之中并带来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时刻(39)P.V.Christopher,“Maximizing Human Potential: Capabilities Theory and the Professional Work Environme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58(1),2005.。

奇克岑特米哈伊(40)D.K.Bose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16(1),2008.在他的著作《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完整呈现了他的理论。他指出,人们在心流状态下最为快乐,他们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和集中到正在进行的活动和所在的情境之中。这是一种由于人们深度沉浸从而忽略身边一切事物的状态。在某杂志的一个采访中,奇克岑特米哈伊把心流描述为因为对某活动本身感兴趣而完全投入到这项活动之中,导致的自我感和时间感消失的状态。每一个动作、思想都不可避免地跟随着上一个,这个过程就如同演奏音乐一般,每个音符都是前后连缀的,整体形成一段乐音。心流状态只有在与技能相称的挑战、与清晰反馈相结合的明确目标,以及专注于任务的能力等特性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奇克岑特米哈伊特别强调,创造者手头的挑战任务必须与其个人应对挑战的能力相匹配,匹配程度越高,出现心流状态的可能性越大。通常在人们经历了这种状态之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地享受了生活,并渴望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种经历(41)M.Csikszentmihalyi and K.Asakawa,“Univers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Optimal Experiences”,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58(1),2016.。

奇克岑特米哈伊(42)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在一次访谈中总结说:“无论你做什么,心流都可以帮助你成功和缓解压力,我们大部分的压力并不是来源于手中的任务,而是由于对自身的集中。”在心流体验状态中,人们将他们的能力推到了他们自己的边界,这样做体现了行动和意识的融合(43)J.Hunter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Anthropology of Consciousness,11(3-4),2000.。他将心流描述为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活动所在的环境和个人行动能力之间保持着一种不断复杂化但又平衡的比例(44)J.S.Laurence,“Does human evolution go with the flow? 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 and Massimini”,Pergamon,3(2),1985.。

心流还具有跨文化、跨情境的一致性。奇克岑特米哈伊(45)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提出心流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机会,而机会的大小差异造成了心流体验的程度差异。此外,心流可以发生在日常经验的各个方面,通常是在下棋、攀岩、演奏乐器、绘画、读书、爬山、航海和赛车,甚至做饭的时候(46)J.Hunter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Anthropology of Consciousness,11(3-4),2000.。心流是一种动态的状态,当一个人从事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和科学活动、游戏和体育活动时,这种状态出现得最频繁(47)M.Csikszentmihalyi and M.Fausto,“On the psychological selection of bio-cultural information”,Pergamon,3(2),1985.。

2.心流模型

(1)最初的三区间心流模型

三区间心流模型是奇克岑特米哈伊早期构建的心流模型(48)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图2)。他认为,当个体的技能和挑战任务水平之间存在着恰当的对应关系时,个体才有可能产生心流体验,因此,在高技能和高挑战、中技能与中等水平挑战,以及低技能和低挑战水平下都会产生心流体验。而个体在低技能的情况下面对高挑战的任务则会产生焦虑,同时,创造者在具备高技能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的活动挑战水平很低时,个体则会产生厌烦感。

图2 心流的三区间模型

(2)四通道模型

当心流的三区间模型被提出后,也有许多研究者对心流模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米兰大学(University of Milan)的马西米尼(Massimini)和卡里(Carli)发现,在低技能和低挑战水平的情况下,个体不仅不会产生心流体验,反而会产生无聊感。因此,奇克岑特米哈伊等人(49)J.M.Pearce , M.Ainley and S.Howard,“The ebb and flow of online learn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1(5),2005.又将第一版的心流理论做出了修正,并认为只有在高技能和高挑战任务水平呈和谐状态时才会产生心流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通道模型(图3)。当个体面对高挑战任务并具备高水平的技能时,个体的信心和斗志会被不断地激发。此时,个体已经沉浸在工作之中并产生心理满足感,获得了愉悦体验,最有可能达到心流状态,个体甚至会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领悟力等(50)李云飞:《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与介入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王鲁宁:《舞蹈教学“身心合一”心流状态的激发方式探析》,《四川戏剧》2019年第11期。。

图3 心流的四通道模型

四通道模型是在三区间模型的基础之上分离出第四种状态得到的,该模型也是在后来心理学界研究心流时运用得最广泛的模型(51)J.M.Pearce , M.Ainley and S.Howard,“The ebb and flow of online learn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1(5),2005.。奇克岑特米哈伊在心流的四通道模型中指出,即使个体感知到很高的挑战水平,但是如果该高挑战水平仍然在个体的技能完成范围之内时,个体就能够产生心流的体验状态(52)J.Hunter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Anthropology of Consciousness,11(3-4),2000.。顶级的运动员本身拥有很高的技能水平,因此他们的关注点往往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挑战(53)J.Hunter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Anthropology of Consciousness,11(3-4),2000.。

从四通道模型来看,当个体面对低挑战水平任务时,同时个体也处于低技能的状态,此时个体会产生冷漠这种体验;当个体感知到的挑战任务水平超过了个体的技能控制范围时,个体则会产生焦虑体验,焦虑的心理状态使个体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还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要想解除焦虑从而达到心流状态,个体可以放弃不擅长的挑战任务并用擅长的挑战任务来取而代之,但是如果个体不愿放弃原有的挑战任务,那个体就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来完成挑战,从而达到心流状态(54)K.Rathunde and M.Csikszentmihalyi,“Undivided interest and the growth of tal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2(4),1993.。

个体在具备高技能的情况下,当个体感知到的挑战任务水平很低时,个体则会产生厌烦感,但如果个体感知到的挑战水平能够和高技能相结合而又未超出自己技能的最高程度时,个体则会产生心流体验。即便如此,这个心流的四通道模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它并没有对高技能和高挑战任务水平进行明确的说明,尽管说到高挑战任务水平在高技能的最高程度范围之内时,个体会产生心流体验,但是并没有对个体技能的控制范围做出具体的定义,也没有说明如何评估具有个性化的挑战任务的水平和个体的技能高低(55)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3)八通道模型

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加具备科学性和解释力,奇克岑特米哈伊和他的研究团队在1997年将其2.0版的心流的四通道模型中的四种心理状态做出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分成了八种心理状态,并且用一个同心圆中的扇形部分来表示各个心理状态所达到的程度(56)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从而得到心流的八通道模型(图4),为心流理论的3.0版。八通道模型依旧保持着个体的技能与挑战任务水平之间相匹配的特点,并在四通道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放松、控制、觉醒和担忧四种心理状态。

图4 心流的八通道模型

按照奇克岑特米哈伊的观点而言,当个体所面对的挑战任务水平相较于技能水平过高时,个体可能产生的是一种觉醒状态,而非焦虑;而当个体面对的挑战任务水平只是稍高于技能水平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状态可能不是焦虑,而是担忧;当个体的技能远高于挑战任务水平时,个体产生的可能是控制、放松等心理状态,而非厌烦感(57)“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Mind: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Flow in Sports and Contemplation”;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而当个体产生焦虑时,放松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个体长期处于放松状态的话,个体的意志、激情等都会持续下降。因此,当技能水平较高而挑战任务水平偏低时,要想达到心流状态就必须增加任务的挑战性(58)李云飞:《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与介入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奇克岑特米哈伊(59)M.Csikszentmihalyi and J.Hunter,“Happiness in Everyday Life: The Uses of Experience Sampling”,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4(2),2003.认为那些在活动过程中感到无聊或压力较大的个体迟早会放弃,而那些在工作中经历了心流状态的人们则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前文提及的马西米尼和卡里也对技能和挑战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而也整理出了八种组合关系(60)邓鹏:《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第3期;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一是高挑战和高技能:心流;二是高挑战和中等技能:激发或觉醒;三是高挑战和低技能:焦虑;四是中等挑战和高技能:控制;五是中等挑战和低技能:担忧;六是低挑战和高技能:厌倦;七是低挑战和中等技能:放松;八是低挑战和低技能:冷漠。相较于心流的三区间模型和四通道模型来说,心流的八通道模型对挑战和技能的匹配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有了更加详细的划分,也更加贴合了人们的实际状况(61)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经过心流的模型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不断优化,我们颇能感受到一项心理学理论不断精致、日益完善的过程。

(二)心流体验理论

1.理论概况

心流体验理论(Flow Experience Theory)起源于奇克岑特米哈伊在20世纪60年代所开展的创造力相关研究(62)M.T.F.Mak, M.Wang and K.W.S.Chu,“Effects of a gamified learning platform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low experiences in leisure reading”,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6(1),2019.。当奇克岑特米哈伊有了心流的初步概念之后,通过研究完全专注于绘画或演奏音乐的艺术家和音乐家,研究其他领域高创造力人的心理状况,从而逐步发展出了心流理论(63)R.Ellwood and E.Abrams,“Student’s social interaction in 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how experiences of flow can increas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13(2),2018.。心流体验理论是将动机、个性和主观经验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的尝试(64)M.Csikszentmihalyi,“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M.csikszentmihalyi &I.S.csikszentmihalyi Optimal,1988.,该理论将人描述为一个系统,而该系统是根据三个整合的目的论来进行活动,这三个目的论包括遗传目的论、文化目的论和自我目的论(65)B.Giovanni.Monet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遗传目的论对应寻求快乐和目标,文化目的论包括寻求和保持社会以及经济上的成功,而自我目的论指的是,即使在没有伴随遗传影响和文化的要求情况下,人们也能够体验到愉悦和获得有价值的体验(66)B.Giovanni.Monet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

心流体验理论(67)B.Giovanni.Monet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有几个主要假设。第一,如果在给定的任务中个体感知到的挑战大于感知到的技能,那么个体会经历焦虑,并试图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来达到平衡;第二,如果个体感知到的挑战小于感知到的技能,那么个体会感到厌倦,并试图通过寻找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来达到平衡。第三,在同时存在高感知挑战和高感知技能的情况下,人的经验在意识中流动,主观经验的整体质量是最高的,而且个体的精神健康、客观表现、才能和创造力都可能得到提高(68)B.Giovanni.Monet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

正因为此,在心流理论中,技能和挑战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二者有保持相对平衡的倾向,并不断驱使个体的自我朝向更高层次发展(69)P.V.Christopher,“Maximizing Human Potential:Capabilities Theory and the Professional Work Environme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58(1),2005;D.K.Bose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16(1),2008.。如果个体要经历或保持心流体验状态,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挑战,个体必须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70)Lambert and Csikszentmihalyi,“Facilitating or foiling flow: the role of momentary perceptions of feedback”,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15(2),2020.。但当个体的技能在得以维持却依然不能与挑战达到平衡的情况下,个体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注意力去追求其他挑战活动来维持心流体验状态(71)Tse, Nakamura and Csikszentmihalyi,“Beyond challenge-seeking and skill-building: Toward the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flow theory”,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15(2),2020.。心流体验的研究宗旨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们频繁且长久地体验心流状态,同时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活动(72)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

奇克岑特米哈伊通过对运动员、艺术家、外科医生和其他人的采访和案例研究发现,当这些人描述他们最愉快的时刻时,他们都提到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对正在做的事情的高度投入(73)王鲁宁:《舞蹈教学“身心合一”心流状态的激发方式探析》,《四川戏剧》2019年第11期。。对心流状态而言,关键指标在于创造者对注意力的高度控制,也就是说心流体验在注意力的分配中起着中心作用(74)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R M.Ryan and E.L.Deci,“The ‘third selective paradigm’ and the role of human motivation in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election: 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 and Massimini”,New Ideas in Psychology,3(3),1985.。心流体验理论认为,挑战和技能的同时增长意味着意识的内容和组织的增加,反过来又客观上提高了注意力的有效性和集中性(75)“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在结构化的活动中,如体育、艺术和某些专业活动中,心流体验状态更有可能发生,甚至更加强烈和复杂。因为在这些结构化的活动中,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和选择任务的难度和类型来对自身的技能和面对的挑战进行实质性的调整(76)“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心流理论描绘了个体完全投入到挑战任务中的忘我状态,并探索了个体如何在活动中体验到这种积极正面的状态(77)万麟:《“心流体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培养》,《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接下来,我们分两个方面详细总结一下心理体验的维度,以及心流体验的一般特征与产生条件。

2.心流体验的维度

奇克岑特米哈伊(78)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D.K.Bose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16(1),2008;万麟:《“心流体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培养》,《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提出了心流体验结构的九个维度。这九个维度分别是:挑战与技能之间达到的平衡、行为与意识的融合、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的精确反馈、自我意识暂时性丧失、高度控制感、时间感扭曲、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和自动化目的的体验。奇克岑特米哈伊总结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这九个维度之间相互作用促进了个体心流体验的产生。尽管各个维度之间的概念及结构不同,但是这些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关系(79)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挑战与技能之间达到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challenges and skills)

人类的所有行为,从自我探索到参与社会组织活动,都依赖于意识,无论是物种的繁衍,还是维持社会组织的文化倾向,最终都依赖于心理。更进一步说,意识有它自己的倾向来达到内稳态,更具体地说,是挑战和技能处于动态的、最终是和谐的平衡中(80)J.G.Kenneth,“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and paradigm survival: 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 and Massimini”,Pergamon,3(3),1985.。挑战和技能的平衡是心流体验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达到心流体验状态的先决条件之一,并且挑战和技能的水平必须高于平均水平,如高挑战的任务需要高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才可能会产生心流体验(81)G.L.Stein, J.C.Kimiecik and J.Daniels, et al,“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Flow in Recreational Sport”,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1(2),1995.。

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追求挑战任务活动和自身技能相平衡的情况(82)M.Csikszentmihalyi and M.Fausto,“On the psychological selection of bio-cultural information”,Pergamon,3(2),1985.。奇克岑特米哈伊以杰出的体育运动员和艺术家等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活动技能和活动挑战性之间呈现平衡的状态时,个体才能在完全融入到活动中时获得心流体验(83)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年。。通过心流的四通道模型可知,如果在低技能——高挑战的情况下,个体的自身技能不足以应对挑战,个体则会产生焦虑;如果是在高技能——低挑战的情况下,个体自身技能超过挑战水平,个体会感知到该挑战不存在威胁并缺乏刺激,从而产生厌烦或放松的状态。从心流的八通道模型也可以看出,个体只有在高挑战和高技能平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心流体验状态;而在挑战和技能不平衡的情况下,个体就会产生觉醒、焦虑、担忧、冷漠、厌倦、放松和控制心理状态(84)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当然,面对挑战和技能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挑战水平来恢复技能下降时的挑战——技能平衡;另一方面,个体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来达到挑战——技能平衡(85)Tse, Nakamura and Csikszentmihalyi,“Beyond challenge-seeking and skill-building: Toward the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flow theory”,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15(2),2020.。

(2)行为与意识的融合(Merging of awareness and action)

行为与意识的融合即是个体的自我意识随着活动的过程而变化(86)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个体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活动之中,此时个体的行为与意识紧密结合,个体表现得非常投入,因此很难注意到与活动无关的信息(87)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奇克岑特米哈伊(88)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指出,当个体的行为与意识开始融合的时候,就表明了个体已经开始进入了心流体验。

(3)明确的活动目标(Clear Goals)

明确的活动目标是指个体需要知道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并对心流体验所需的准备、计划和细节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89)P.Warrens,“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flow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Muziki,11(2),2014.。明确的活动目标能使个体在活动中完全获得心流体验并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该做的事情是什么(90)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奇克岑特米哈伊(91)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认为,低难度的目标很容易被实现,而且个体在面对低难度的目标时可能不会感到愉快,也不会出现心流体验状态。个体需要设置一个具有挑战性并愿意积极关注的活动目标,这对维持心流体验是非常重要的(92)Jackson, A.Susan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31(3),1999.。活动目标的明确可以促进个体产生专注和目标导向的清晰意识(93)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活动的即时反馈(Immediate feedback to one’s action)

个体除了行为与意识的融合以及明确活动目标之外,个体还应该获得及时和准确的反馈。因为有了反馈,个体才能知道自己的行动表现的好与坏,并进行一定的调整而不断在活动之中处于沉浸状态(94)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奇克岑特米哈伊(95)Lambert and Csikszentmihalyi,“Facilitating or foiling flow: the role of momentary perceptions of feedback”,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15(2),2020.认为,消极的思想或积极情绪的缺乏,如过度的担忧或压力,这些都会阻碍心流体验的产生。对反馈的正面感知可能会增强心流体验,个体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努力就能对活动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对反馈的负面感知则会扰乱个体的注意力。

(5)自我意识暂时性丧失(Self-consciousness disappears)

当个体的行为与意识紧密结合之后,所有活动以外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我的意识都暂时性丧失。奇克岑特米哈伊(96)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认为,自我意识的丧失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和意识的丧失或消失,它指的是个体此时并不能感觉到全部的自我,个体更多地把意识投向了正在进行的活动或任务中,个体的意识依然存在;他曾经补充解释过,这里暂时丧失的是“客体的我”(me),而非“主体的我”(I),这种“客体的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本我”(ego)。虽然在心流体验过程中,自我意识暂时性丧失了,但心流体验为自我构建反馈回路奠定了基础。如果自我的意图是在心流体验中完成的,那么下次自我在意识中出现时,自我就会显得更加强大,并且它的深度、复杂性和技能水平都将得到提升(97)W.C.Harvey and C.Zibell,“Shrinking selves in synthetic sites: On personhood in a Walt Disney World”,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1),2000.。

(6)对情境或活动的高度控制感(Personal control over the situation or activity)

当个体获得心流体验时,能够清楚地掌握到活动的反馈,通过获得的反馈能够采取措施对活动产生更好的控制感。控制感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如安全、放松、舒适等,并且会认为消极情感不会出现(98)Jackson, A.Susan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31(3),1999.。奇克岑特米哈伊(99)Jackson, A.Susan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31(3),1999.指出,控制感和挑战——技能平衡一样,都是一种很好的平衡状态。当个体产生次要控制感时可能会产生焦虑状态(次要控制感指个体不能明确掌握活动反馈但在活动中获得的控制感);当个体感知到最高级别的控制感时,表明个体具有卓越的技能来应对挑战,因此个体可能会在情境或活动中更加放松。

(7)时间感扭曲(The sense of time becomes distorted)

时间感扭曲是指个体在心流体验时,时间似乎发生了变化,似乎时间流逝得非常快或非常慢(100)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它是描述心流体验最常见的方式之一(101)P.Warrens,“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flow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Muziki,11(2),2014.。个体有相应的节奏从事活动,并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当个体在活动结束之后才可能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并且内心涌现出一种充满能量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8)专注于手头的任务(Intense concentrating and focusing)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引导了个体全部的注意力,并且使个体保持清晰的注意力,从而忘记其他侵入性的想法或需求(102)P.Warrens,“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flow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Muziki,11(2),2014.。奇克岑特米哈伊(103)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认为,专注于当前手头的有限刺激任务可能会促进身心的融合,它是心流体验最一般的特征。当心流体验产生时,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全心全意专注于完成手头的任务,将其他与任务无关的信息都抛之脑后(104)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活动自动化和内在动机的体验(The activity becomes Autotelic——Intrinsic motivation)

活动自动化的体验是指个体仅仅因为活动本身而自动获得的愉悦和内在奖赏的体验(105)P.Warrens,“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flow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Muziki,11(2),2014.。奇克岑特米哈伊(106)P.Warrens,“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flow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Muziki,11(2),2014.把活动自动化的体验看成是一种心理状态,并且这种状态产生的基础是由于活动的具体反馈,因为在没有其他奖赏的情况下,活动自动化的体验能够使个体持续不断地进行活动。心流体验的其他八个维度能够使个体进入到自动化目的的体验之中,即个体参与活动是由于自我内在动机、内在奖赏的推动,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并达到活动的目标、达到一种妙不可言的目标。因此,自动化目的的体验被看作是心流体验其他八个维度所产生的一种结果(107)Jackson, A.Susan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31(3),1999.。

3.心流体验的一般特征及产生条件

奇克岑特米哈伊提出了心流体验的一般特征,并区分了心流体验的强度和频率的重要差异,分别涉及到具体的长期和短期的心流体验。个体的自向性人格特质、心流体验活动、竞争环境和个体的表现都对心流体验有重要的影响(108)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心流体验的强度

心流体验的强度是指个体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在某个活动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强度。奇克岑特米哈伊认为心流体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他把心流体验的强度分成了低心流体验和深心流体验两种形式。在连续的心流体验中,个体在低竞争的情境中获得的是低强度的心流体验,而在高竞争的情境中获得的则是更深程度的心流体验。奇克岑特米哈伊把出现在高低情境之中的心流体验分别叫做微观心流体验和宏观心流体验。微观心流体验是一种比较浅显的体验,个体在日常活动中可能会经历,如听音乐、看电影和嚼口香糖等。奇克岑特米哈伊指出,尽管微观心流体验很短,但它对个体每天的生活或活动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个体保持唤醒、放松的状态等。在结构化的活动中,如艺术活动、科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等,宏观心流体验为个体提供挑战和机会,个体需要运用更多的身心去应对挑战。

(2)心流体验的频率

心流体验频率是指个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进入心流体验状态时间的长度。奇克岑特米哈伊认为,个体获得更高频率的心流体验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影响,有助于帮助个体建立自尊和自信;个体的特殊才能、创造力等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发展,而那些经常获得心流体验的个体的体验要高于那些很少获得心流体验的个体。

(3)自向性人格特质

奇克岑特米哈伊指出,经常处于心流体验状态下的个体,他们会拥有一种自得其乐的人格特质,而这种特质被称为自向性人格特质(autotelic personality)。个体参与活动是由自我的内在动机驱使,并不会对外在奖励产生依赖。个体具有控制意识的能力是个体能够经历心流体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中,个体通过追求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从而进入到心流体验状态。奇克岑特米哈伊进而提出假设,认为拥有高自向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比低自向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受到以自我目标为导向。

(4)心流体验活动

心流体验活动假定个体处在一个连续的、由简单重复任务到复杂任务的过程中,个体的整个心理和身体能力都需要参与其中。非结构化的心流体验活动可以是一些日常活动,如看电视、品茶和喝咖啡等,这些日常活动会让个体获得细小的心流体验。而一些遵循特定规则的结构化活动,如体育活动和艺术创作等,这些活动要求个体注意力集中,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基础,从而有可能使个体产生比较深入的心流体验。

(5)心流体验和竞争环境

以体育活动为例,在这样的活动中,专业运动员处于训练和比赛两种情境之下,这两种情境都会影响心流体验的产生。在训练的情境下,运动员受到的干扰比较小,这可能会更加促进心流体验的产生(109)Jackson, A.Susan and M.Csikszentmihalyi,“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31(3),1999.;而在比赛的情境之中,运动员会体验到巨大的输和赢的压力,并对比赛结果产生一定的期望,这使得运动员并不能高度专注于手头的比赛任务。奇克岑特米哈伊针对直接或间接的竞争环境之下运动员的奖赏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运动员在间接竞争环境中比直接竞争环境中更能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管理,这是两种竞争环境的一个重要差异。间接的竞争环境中,运动员更有可能获得内在的、积极的奖赏,这可能直接引起运动员产生心流体验;而在直接的竞争环境中,运动员与对手之间是互动的关系,运动员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的表现,因而其奖赏结构相较之前也会发生变化。

(6)心流体验和表现

在一个活动之中,个体对自身表现的评价也是个体心流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研究发现,心流体验和个体的自身表现有直接的联系,个体积极评价自身表现通常是识别心流体验开始的标志。那些熟悉的条件刺激通常会促进个体投入到活动之中,并能够帮助个体产生心流体验。此外,个体的心流体验也会对其自身表现产生影响。奇克岑特米哈伊指出,那些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获得心流体验的学生与没有获得心流体验的学生相比,获得心流体验的学生的进步更大,这表明心流体验可能会对个体在活动中的自我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综上可知,心流体验和个体的表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国学者任俊等人(110)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对心流理论综述后总结认为,几乎每一种活动——如工作、学习或体育运动等,倘若这些活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那么处在活动中的人们就能产生心流体验,他们进一步把心流体验产生的条件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活动的内部环节存在着一定的秩序(111)李云飞:《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与介入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所谓结构性特征就是指一个活动应该具有确定的目标、明确的活动规则以及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在结构性活动之中,个体需要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活动本身也会为个体提供何种具体的反馈,使个体了解自己的进步之处及需要调整之处,从而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其实,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有这样的特征,教学设计本身就是具有结构性特征的教学活动预备方案,其中包括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良好的教学活动当然会让教师产生心流体验,相信这种体验会让教师更加投入教学、也会让教师产生更好的职业效能感和幸福感。

其次,个体所感知到的活动任务挑战与自身技能水平必须建立起相对的平衡关系。如果个体感知到的挑战水平大于自身的技能水平,个体则会产生焦虑;如果个体自身的技能水平高于所感知到的挑战水平,个体会变得放松或厌烦。这些不同的状态是对挑战与技能平衡的反馈结果,若挑战水平高于技能水平,个体则可以通过降低挑战来与技能建立平衡,也可以通过提升技能来与挑战建立平衡,若挑战水平低于技能水平,个体可以通过寻找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来与技能建立平衡,从而使得个体重新进入到心流体验状态。

最后,心流体验的产生还取决于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体都拥有获得心流体验的能力,但不同的个体在活动中获得心流体验的次数与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个体本身的特点,尤其是人格方面的特征对心流体验状态的产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前所述,奇克岑特米哈伊(112)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认为拥有自向性人格特质的个体比拥有其他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拥有该特质的个体能够决定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让自己有很多的动机去体验心流状态,他们做事或选择某项活动是为了自身的内在目标,而非外在目标的驱使。此外,个体的注意力在心流体验中起着中心的作用(113)“The ‘third selective paradigm’ and the role of human motivation in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election: 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 and Massimini”.,个体的注意力品质不同,因而获得心流体验次数与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我国研究者王博佳等人(114)王博佳、冯源:《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探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将心流体验理论应用到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中。他们所借助的主要原理包括内在动机的激发、充分的预知活动的内容、所感知的挑战与技能相匹配和角色入戏。在教学实践中,他们通过明确的课程内容布置、创设模拟交际情境,以及增进师生交流及学习情况反馈等方式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练,激发学习者的心流体验、提高了口语课堂教学教师的心流体验,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三)心流体验的研究方法

心流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个体之间,心流体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主观的现象。为了研究心流体验,研究者们发展出了多种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估方法。在心理学中,对心流体验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心理体验抽样法(115)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

1.访谈法

访谈法是目前测量心流体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方法。奇克岑特米哈伊最初就是通过访谈许多有着相似情绪体验的人群而提出的心流体验的概念。有研究者(116)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认为,心流体验的研究应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即研究者在与被试进行访谈时预先做好一定的准备提纲,但在实际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做出灵活的调整。这种访谈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具体而细致地了解被试的心流体验,可以确定心流体验的大致范围和动力学特征,是一种相对直接并简单易行的方法(117)李畅:《心流体验的研究综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例如对一位中学生有关心流体验的访谈可能会发现,这位学生的心流体验常常出现在上某门课、看某本书、从事某项运动或玩某个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这名学生可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自己投入其中,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但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个体的自我感觉常常不准确;自我报告容易出现实验者效应,使得访谈所得的结果存在信效度的问题;此外,访谈也比较费时,可能使得访谈效率较低。但是,随着人们对访谈法的不断改善,访谈法未来将更完整、客观地描述心流体验。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是测量心流体验的常用方法之一,许多研究者通常用它来测量个体心流体验的维度、情境及个体之间的差异(118)M.Kawabata, C.J.Mallett and S.A.Jackson,“The Flow State Scale-2 and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2: Examination of factori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for Japanese adults”,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9(4),2008.。一般来说,心流体验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过心流体验;(2)心流体验的频率;(3)个体在什么活动或者哪些情境中能够经历或者体验到心流体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心流体验量表主要是由米兰大学的研究者们编制的心流体验状态量表(Flow State Scale)和心流体验倾向性量表(Dispositional Flow Scale),这两个量表都是在心流体验的九个维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119)M.Kawabata, C.J.Mallett and S.A.Jackson,“The Flow State Scale-2 and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2: Examination of factori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for Japanese adults”,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9(4),2008.。心流体验状态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个体产生的心流体验状态的连续统一性,该量表最初被用来研究各种体育活动中个体所体验到的心流体验,但是在其他领域的心流体验研究也常常采用该量表来进行测量;心流体验倾向性量表主要是对个体的心流体验的倾向性方面的测量,它被用来评估个体参与活动时产生心流体验的可能性及其具体的体验程度(120)M.Kawabata, C.J.Mallett and S.A.Jackson,“The Flow State Scale-2 and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2: Examination of factori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for Japanese adults”,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9(4),2008.。此外,还有研究者(121)S.Koehn,“Propensity and attainment of flow state”,Behavioural & Cognitive Sciences,2007.编制了心流体验特质量表(Flow Trait Scale),用来测量心流体验产生的个体间的差异。

问卷调查法大大节约了研究的时间,但是其本质还是和访谈法一样,主要是依赖个体的内省报告;因此,问卷调查法存在的缺点和访谈法一样(122)S.Koehn,“Propensity and attainment of flow state”,Behavioural & Cognitive Sciences,2007.。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都高度依赖个体对过去体验的自我感觉,并要求受试者在许多离散的经验之中组成主观经验。但是,个体的自我感觉存在着准确性与否的问题,若是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则会影响测量的信效度问题。被试的情境条件对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实施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被试提供的内容可能包含了其当时的心理体验成分(123)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S.Koehn,“Propensity and attainment of flow state”,Behavioural & Cognitive Sciences,2007.。

3.心理体验抽样法

心理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为研究心流体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心理体验抽样法的思想核心在于研究者能够多次重复评估与测量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环境的感受与体验,这样就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性(124)K.Asakaw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in Activities Related to Future Goa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lenum Publishers,27(2),1998.。该测量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提供有关一个人的情感体验的大量信息(125)R.Larson, M.Csikszentmihalyi and R.Graef,“Mood variability and the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lenum Publishers,9(6),1980.。这种方法要求被试配备寻呼设备,包括电子寻呼机(类似于以前的BP机)、可编程手表、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研究者首先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预先设计好呼叫被试的时间及受试者完成的问卷等,当被试收到一个来自主试的声音信号时,需要立即填写一份相应的问卷,即心理体验抽样表(Experience-Sampling Form,ESF),被试需要描述他们目前的情况,如被试所在的时间、地点、所参与的活动、想法等,还需要描述此时的情绪和认知状态,完成之后并回传给主试。这样的自我报告通常需要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从而将对被试正常活动的干扰降到最低。研究者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发出信号,通常是每天7-9次,该过程通常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126)R.Kubey, R.Larson and M.Csikszentmihalyi,“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Applications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estion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2)2006.。通过使用电子寻呼机等智能设备,以及带有开放式和项目标度的自我报告表格小册子,心理体验抽样法允许个体在各种环境中报告其主观体验的性质和质量(127)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The concept of flow”in Cr Snyder & Sj Lopez,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

心理体验抽样法是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抽样方法。奇克岑特米哈伊和其他研究者(128)K.Rathunde and M.Csikszentmihalyi,“Undivided interest and the growth of tal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2(4),1993.广泛使用心理体验抽样法开展研究。如使用心理体验抽样法来比较青少年和成人的情绪变化,以及研究酒精、大麻等物质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等。有研究(129)M.Csikszentmihalyi and B.Schneider,“Conditions for optim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5(3),2001.发现,在帮助青少年实现自我调节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在家庭挑战和支持之间取得平衡。该方法也被应用于医学和社会科学等越来越多的研究问题中,并且适用于能参与读写的各种人群(130)R.Kubey, R.Larson and M.Csikszentmihalyi,“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Applications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estion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2)2006.。

研究者可以把心理体验抽样法创建的数据库看作是可以反复访问的永久性人类行为虚拟实验室。人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个虚拟实验室,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新的分析以获得新的答案,而不必收集新的数据(131)S.Janet and Smith,“Flow Theory and GIS: Is There a Connection for Learning?”2005.。心理体验抽样法最明显的优点是它提供了一种获取人们生活中重要主观因素的详细数据的方法。从长远来看,心理体验抽样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收集被试当时的认知、动机和情绪状态信息,帮助研究者了解或获得被试真实的生活体验以确保研究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性(132)M.Csikszentmihalyi and B.Schneider,“Conditions for optim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5(3),2001.。此外,该方法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研究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被试总的心流体验状态(133)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当然,心理体验抽样法有自己的前身,即问卷法和日记法,日记经常被用来检查ESM的时间使用估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相反,ESM被用来检查日记的有效性。ESM方法不会取代其他方法,这种方法反而可以用于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增加重要的维度(134)R.Kubey, R.Larson and M.Csikszentmihalyi,“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Applications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estion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2)2006.。心理体验抽样法研究关注的主要是个体在一些典型时刻出现的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条件出现的具体时间等,这便涉及到心理体验抽样表的内容。心理体验抽样表的内容能够反映被试出现心流体验的典型时刻、即时感受、具体活动内容等具体信息。研究者通常用一个李克特式10点计分量表来进行测量。这个量表将被试的参与度、愉悦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自我报告水平相加得到测量的最终结果(135)李畅:《心流体验的研究综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相较于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心理体验抽样法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更客观,但其存在一个最明显的缺点便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被试的活动表现。

五、基于理论模型的相关研究

(一)基于创造力系统理论的研究

奇克岑特米哈伊和他的同事珍妮·中村(Jeanne Nakamura)对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Carl Pauling)的个案研究可以算作是应用创造力系统理论研究高创造力个体的代表作之一(136)J.Nakamura and M.Csikszentmihalyi,“Catalytic creativity.The case of Linus Pauling”,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56(4),2001.,接下来主要结合此篇论文,呈现基于创造力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催化创造力”(Catalytic Creativity)。“催化”一词是化学专业词汇,应用在本文中,其实在隐喻上也暗指创造性个体、领域与学术圈的相互影响和催化的作用。鲍林因为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荣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又因为致力于保卫和平与反战方面的工作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这个研究主要聚焦于鲍林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对分子生物学奠基性的影响,及其创造力系统观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创造力系统观的三要素为解释鲍林的创造性贡献提供了绝佳的视角。首先,鲍林年幼就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person),他父亲是波兰的药学家,曾经让小鲍林尝试将药粉和药水混合起来而变成一种新东西,这种现象让年幼的鲍林很着迷,到鲍林7岁的时候,已经读完和记住厚厚一本药典中的内容,这样的家庭氛围催生了他最初的好奇心;鲍林11岁时遇到心理学教授捷夫列斯,后者给他做了许多有意思的化学演示实验,激发了他对化学的兴趣;其次,正是这种兴趣,让他大学本科选择了化工专业、进入专门领域(domain)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成功考取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以后,他师从杰出化学家诺伊斯(A.A.Noyes),诺伊斯的赏识和指导让鲍林在化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得到凸显,他完成的第一个课题是运用调射线衍射法测定辉铝矿(mosz)的晶体结构,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也进一步坚定了鲍林的研究信心;诺伊斯还把学院里最优秀的化学家介绍给鲍林,特别是精通放射化学和结晶化学的迪肯森和精通物理化学的托尔曼,通过跟不同导师的学习,鲍林建立了丰富、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化学领域和学界的知识、技能与实践通过这些导师给新来到本领域的个体一个面向未来的训练、同时也让个体逐步内化学界守门人所掌握的领域判断标准。博士毕业后,1926年2月,鲍林到德国慕尼黑的阿诺德·索墨菲德研究所(Arnold Sommerfeld’s institute)工作过一年,这里是当时国际上主要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之后又到欧洲的其他著名实验室工作过。根据鲍林自己的回顾,这样在领域中的训练与经历,是他创造性成就最主要的催化剂,他称自己能到加州理工学院真是人生中“最大的好运气”(greatest good luck);1931年他应用量子力学方法理解化学键的研究是他最自豪的成就,正得益于这样的领域影响。但当时的化学界(field)对量子力学和数学关注都不多,一个体现就是当他把这篇论文投稿到《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时,作为领域守门人的编辑们竟未给出任何审稿意见就将其发表了;据说,有可能是编辑们认为没有人有资格给出审稿意见。

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鲍林也被导师诺伊斯描述成是自己“最伟大的发现”(greatest discovery);其实,诺伊斯既能够代表领域、又代表了最杰出的化学研究专家圈,他一直坚定地发掘人才、坚定地推进物理和化学的融合、将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资源整合起来,服务于优秀研究人才的培养。当鲍林从欧洲回到加州理工时,他影响、激发了更多优秀的学生和同事,也获得了有力的科研经费支持,这些力量都汇聚成创新所需要的支撑性因素;特别是鲍林与晶体学家罗伯特·考瑞(Robert Corey)合作了数十年,两人的专业能力互补,对于做出开创性发现有缺一不可的作用。该领域受到鲍林直接影响的表现是,之后几代化学家加强了对量子力学和数学的学习,同时,1939年鲍林出版的教材成为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出版物之一,他为化学重新确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以自己的发现作为新的规范,所以,他在1939年成为该领域的领袖。

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沃伦·维沃(Warren Weaver)规划了一个新领域——分子生物学,并承诺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会提供持续的基金支持,鲍林追随着基金资助的方向,从无机化学进入有机化学领域,并发现基金会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推动科学的进步。鲍林被公认是分子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由于他的奠基性贡献,克里克和沃森于1953年才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克里克和沃森直接受到鲍林所构筑的新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影响,甚至鲍林的儿子、实验室的前同事等对他们两位的工作都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鲍林的科学创造力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研究,反映了高创造力的个体与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文化领域,和能够确认并证明其创新性的专家圈子之间有机、密切的催化与互动关系,这是这样一种关系使得学科间的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使得原有的创新激发出新的创新。

(二)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相关研究

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心流体验在很多领域和主题中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一理论激发了不同文化中的研究者去检验心流的存在形式及相关影响。尤其在体育运动、教学和学习过程、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中,心流体验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

研究者以日本大学生为被试,并把他们以测量结果分为自向性人格和非自向性人格两组,结果发现前一组学生比后一组学生感知到更高水平的挑战与技能平衡的水平(137)K.Asakawa,“Flow Experience and Autotelic Personality in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How do they Experience Challenges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5(2),2004.。有研究者以韩国的262名本科生为研究被试,考察心流体验与延迟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了即时反馈对心流体验存在着一定的影响(138)E.Lee,“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 and Flow Experience to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5.。还有研究者采用心理体验抽样法(ESM)对美国12年级的学生与香港中文大学的269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低挑战与高技能的水平状态下会产生更高的内部动机,而在高挑战与高技能的水平状态下具有较低的动机水平(139)G.B.Moneta,“The Flow Model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Chinese: Cultural and Personal Moderator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5(2),2004.;这一发现似乎与当初的理论设想并不完全符合,在心流体验与动机关系上也可能存在跨文化差异。

在体育运动方面,国外有研究者在2001年对42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了访谈,并让被试填写心流体验问卷,结果发现,只要活动具有结构性特征,那么无论男女被试都会产生相类似的心流体验(140)W.D.Russell,“An Examination of Flow State Occurrence in College Athletes”,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1.。此外,在心流体验测量工具的翻译、引进与应用于体育运动领域方面,我国学者做了系列的研究推进工作。孙延林等合作者对澳大利亚学者所编制的《心流状态量表》做了翻译和本土化施测(论文中作者将flow翻译为“流畅”,为保持本文的“流畅性”,在这种情况下以及原作者使用其他翻译时,本文统一为“心流”),并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该量表进行检验,最终保留了31个项目,这些项目共属于9个维度,包括:(1)挑战-技能平衡,(2)行动-意识融合,(3)清晰的目标,(4)精确的反馈,(5)注意集中于当前任务,(6)控制感,(7)自我意识丧失,(8)时间变换和(9)愉快的体验(141)孙延林等:《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胡咏梅等(142)胡咏梅等:《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通过对我国200名棒、垒球运动员的调查发现,运动员的心流体验以挑战与技能平衡、知行合一、自我意识丧失与控制感四方面为最主要,且与比赛成绩存在高度相关。梁斌(143)梁斌:《足球运动员运动流畅心理状态特点及诱发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年第2期。通过心理测量法等方法对心流状态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并发现职业足球运动员中训练年限长、技术水平高的群体在心流的三个维度的得分要好于训练年限短、技术水平低的群体,这三位维度包括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和控制感;赛前的心理因素如自信心和积极注意两个因素与心流体验状态的产生有较为紧密的关系。

在心流体验与休闲活动、心理健康、学习效果和其他变量的关系方面,也有学者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田宪华(144)田宪华:《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流畅体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的研究招募了436名大一和大三学生,分析了这些学生在休闲活动中的心流体验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个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三学生的心流体验显著高于大一新生,体育类和嗜好类的休闲活动相较于益智类和视听类的休闲活动产生心流体验的可能性更大,并建议心流体验可以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的参考指标;王铮芳(145)王铮芳:《高中生数学考试流畅状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在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中生在数学考试过程中的心流状态;在论文中,作者编制了《学生考试心流状态量表》和《学生考试心流特质量表》;在对高中生实测后结果表明,考试心流状态与考试心流特质之间存在高相关,考试心流状态的总分及九个维度得分均与考生当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有显著正相关;此外,还发现高成就动机组学生的考试心流特质得分高于低成就动机组学生的得分,重点中学学生的考试心流状态高于普通中学学生;性别和年级变量在心流状态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作者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的变量中,心流状态具有最强的预测力,而对心流状态的影响变量之中,内部动机的预测作用最大。朱津沙(146)朱津沙:《小学生流畅心理状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的心流体验与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关联;小学英语高分组学生的心流体验水平高于低分组学生,心流体验有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以心流体验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小学英语学习。李建生等(147)李建生、乔小艳、李艺:《教育游戏中心流体验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研究了教育游戏中心流体验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游戏中的心流体验与游戏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体验不存在显著差异,还发现具有“中等程度”游戏频率和游戏经验的学生有更高的心流体验。张慕文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前述澳大利亚学者编制的心流状态量表做了重新的翻译,并使用Rasch模型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修订后删掉了原量表中的“自我意识的消失”维度,而保留了其他八个维度共计32个项目。在后续以山东聊城地区的268名中学生为被试的调查里发现,高中生在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和时间感的变换等三个维度的得分上均高于初中生和中职生(148)张慕文:《流畅状态量表修订及青少年流畅状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而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与否在心流体验得分上无显著区别。

还有研究者考察了心流体验对浏览网页的影响,根据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浏览网页时体验到心流体验的个体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更加积极(149)S.J.R.Kimmel,“Visitors’flow experience while browsing a Web site: its measurement,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也有研究者在心流体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有人称为电子学习、在线学习或网络学习)的成功模型(150)D.H.Choi, J.Kim and S.H.Kim,“ERP training with a web-based electronic learning system: The flow theory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65(3),2007.,依据该模型的研究表明,数字化学习特征、心流体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还发现心流体验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对学习结果的多个方面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除了以上的实证研究之外,心流体验理论还直接推动了发端于2000年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当然,奇克岑特米哈伊是这次运动的两大推手之一。有关幸福生活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塞利格曼把幸福生活分为三类,即快乐的生活(The Pleasant Life,以积极情感为最大追求,以追求快乐为核心目标)、美好的生活(The Good Life,以充分地投入工作、参与家庭生活、充分地休闲和享受爱好为特征)和有意义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以服务于比个人更大的事业如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为目标和归属感来源);塞利格曼认为第二类幸福生活即美好的生活中个体有更多的积极投入,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心流体验,他后续也陆续发展出系列的旨在评价和提升幸福感及相关变量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措施。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在2016年推出《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151)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该书的构思和完成直接受到了心流体验理论的影响。他还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心流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将flow翻译为“福流”,认为这种状态是“一种幸福的终极状态”。他结合《庄子·逍遥游》的论述,认为其中提及的那种自娱、洒脱、旷达和愉悦的感觉,那种物我两忘、身心酣畅的绝妙经验就是flow的经验,并结合“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地刻画了中国先贤对这种体验的理解;进而,彭凯平用全神贯注、知行合一、物我两忘、点滴入心、驾轻就熟和酣畅淋漓等词语总结了心流状态的主要特征。他指出,人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往往能体会这种状态,如喜欢摄影、音乐、体育运动、看电影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喜好中沉浸在这种状态里。在书中,他引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与读者分享了获得积极情感、达到澎湃的福流状态的途径与方法。

综上所述,围绕创造力的系统理论和心流体验理论,都开展了丰富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又进一步深化、完善了相关理论,让理论在研究中得到检验和更新。创造力的系统理论对于高创造者的个案分析与历史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心流体验理论因其具有更微观的解释力和有测评工具支持,因此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呼应。有关心流体验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体育运动、教育教学和人机互动(在线游戏、在线学习、在线购物等)中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方面(152)J.M.Pearce , M.Ainley and S.Howard,“The ebb and flow of online learn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1(5),2005.。

目前,心流体验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首先,心流体验研究逐渐走入实验室,尤其是利用实验室各种实验设备对心流体验进行研究,如ERP、PET、fMRI等;其次,因为心流体验理论过于西方化,所以对心流体验要大力进行跨文化研究(153)G.B.Moneta,“The Flow Model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Chinese: Cultural and Personal Moderator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5(2),2004.;最后,心流体验研究应当更加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为增加全人类的幸福而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六、评论与展望

在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奇克岑特米哈伊从生物学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强调创造力的发生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内部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人的创新思想和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是个体、领域和学界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154)《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兼及Csikszentmihalyi创造力系统观应用于智慧图书馆员创造力培养策略初探》。。同时,奇克岑特米哈伊长期致力于心流的研究,并提出了心流体验理论,并发展了心理体验抽样法来测量心流体验。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探索都对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接下来,我们从理论的建构、演进和贡献三个方面做出评论与展望。

(一)理论的建构

1.评论

从源头而言,创造力系统观的提出是基于针对创造性艺术家研究中的观察分析得出的,而心流理论也是从奇克岑特米哈伊有关艺术家创作状态的观察中发展而来。这似乎在提醒我们,经由直观的观察、访谈并经过积极的思考,或许是发展新理论的重要路径,这样的理论发展出来以后其实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创造力研究意义上的效度,因而会激发更多的后续研究。从奇克岑特米哈伊发表的论文来看,他相当多的理论或分析都具有这种特点。这种研究既不同于托兰斯主要采用的创造力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155)衣新发等:《托兰斯及其创造力的测量与教学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也不同于西蒙顿所应用的创造力历史测量学取向(156)衣新发等:《探索杰出人才的发展特点——西蒙顿及其创造力历史测量学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特别是从1990年到1995年,他组织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对91位高创造力人物的访谈。这些被访谈人在科学、艺术、商业、政府工作或改进人类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们年龄在60岁以上并仍然活跃在相应领域中。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定性分析,他们的研究对以下问题做了进一步回答:高创造力个体的特征是什么,高创造性的工作如何完成,什么样的条件有助于或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基于这项研究的著作(157)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创造的过程;第二部分,生活;第三部分,创造性的领域。通读全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创造力的系统观和心流理论与访谈资料有一种相互印证的作用。

根据“建构实在论”(constructive realism)的思想(158)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我们的世界主要是由“生活世界”(life world)和科学家所建构的“微世界”(microworld)所构成的。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都有相应的规则系统,这些语言和规则所缔造和构建出来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而微世界的建构所使用的语言和规则系统与生活世界有明显的差异,如奇克岑特米哈伊所说,照料孩子这样的生活世界的工作尽管重要,但是却属于组织得相对松散的事务,缺乏相应的专业或专家圈子来认证其创造性程度。他尤为强调的是,创造力只有在个体、领域和学界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才会出现,从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来看,个人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环境的支撑,那么个体的创意很难被激发,创造力只有在具有文化准则的系统中才能获得承认,并且只有在学界守门人的支持下才能完成确认和新的突破(159)张嵩、郭嘉:《基于创造力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如果没有学界守门人来评估和确认个体的产品是否具有创新性,那么就很难对创造性进行识别。当然,有创造性的个体必须对构成这个领域的信息感兴趣,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来适应环境的普通兴趣,而且是对这个领域的某个特定方面的异常强烈的好奇心(160)M.Csikszentmihalyi,“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oward a synthesis of structural and energistic approaches to cogni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6(2),1988.。有强烈好奇心的个体可能生来就对某些领域的经验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这种敏感使他们能够对他人无法感知的一系列刺激做出非常积极的反应(161)M.Csikszentmihalyi,“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oward a synthesis of structural and energistic approaches to cogni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6(2),1988.。

如果结合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童年经验,纵观其一生的研究历程与努力方向,他在发掘人类的信心、希望和精神力量方面的确做了比较深入的尝试。这种力量体现得较为突出的心理特质正是创造力;创造力的系统观从宏观上刻画了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及个体的创造如何推动了文化和社会的进步;而心流理论则更从个体创造过程的角度描绘了何种状态最有可能产生创造力,超越创造力本身,这种状态也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是美好的生活和有意义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说,奇克岑特米哈伊要“去发现一种过得更好的生活方式的想法”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2.展望

(1)发展我们的理论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跨越生活世界和科学微世界。创新成为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成为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时代呼唤我们的创造力研究者基于我们的本土现实、提出和发展我们的理论。国外的理论可以借鉴和激发思考,如果生硬地“套在”中国的现实和实践中,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或隔靴搔痒的效果。在前文中,有研究者基于国外已经编制的心流状态量表,应用在中国人群中施测,并采用Rasch模型分析后就出现了某维度需要删掉的结果,就是水土不服的明证。如果进一步追问,系统观之下,中国人创造力的生发机制是什么,什么样的模型可以解释;中国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心流吗?如果也出现,那种心流的特征是什么,与以美国人为被试所发现的特征与表现完全一致吗?在没有具体而微的研究之前,这些都是悬案,而非定论。如果我们结合已有的针对中国高创造力科学家的访谈研究(162)张景焕、金盛华:《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心理学报》2007年第1期。来看,心流体验仿佛不是这些科学家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主要体验。

但反观现实,在国外理论的“狂轰滥炸”之下,许多研究者、包括“万里挑一”的博士生们仿佛丧失了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自觉性,在建构理论方面缺乏自我效能感。放眼中国心理学界,我们不缺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也不缺最新的统计分析方法,非常缺乏的就是理论建构的信念与行动。

(2)提升我们的方法论水平

从2016年到2020年,我们团队参与了皮亚杰文集的翻译工作。翻译后出版的全套皮亚杰文集共有十卷、十九册,约2000万字。我们团队所承担的是其中一册《儿童的空间概念》,约四十多万字,翻译过程本就不易,何况面对的是皮亚杰这样的大家。总主编李其维和赵国祥强调、我们所有的译者也都认同的一个理念是——皮亚杰不会过时。为何不过时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方法论不会过时,正是他强大的方法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才让他前无古人地开创了发生认识论这样的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与方向。

奇克岑特米哈伊所使用的方法论更多是现象学和诠释学方向的。正是借助于这样的方法论基础,他才能够从阅读、观察和访谈中提出创造力的系统理论和心流体验理论。黄光国指出(163)张景焕、金盛华:《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心理学报》2007年第1期。,“对于华人学者而言,作为今日世界学术主流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当前华人科学研究水准低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华人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对于西方的科学哲学缺乏相应的理解”。他认为,相较于具体方法,华人世界的心理学研究者更需要提升方法论素养,尤其是对实证主义之后的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和诠释学需要加强学习。

(3)创造力与创新研究应植根于中国实际

在中国的创造力研究界,有个普遍的现实是,根植于中国社会文化所发展出的创造力理论相对较少。已经发展出的创造力理论,也大都基于创造者的内在过程或个体因素,如思维特点和人格结构等,整体而言还未将环境因素、领域因素和专业圈子因素等纳入理论建构的视野,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距离;另外,中国在京剧、书法和烹饪等很多方面独步世界、创造创新元素充分,但我们的理论之光还远未照耀到这样的特异性的领域。

(二)理论的演进

1.评论

回顾奇克岑特米哈伊心流理论由最初的三区间模型,到后来的四通道模型和八通道模型的演进历程,一方面,这表明了科学微世界是不断精致化的过程,他及后续的研究人员为模型的不断完善做了持续的努力;但另一方面,结合已有的心流体验测量工作,很难从八通道模型出发设计相应的评估工具,对于技能和难度的高、中、低水平的划分很难做到精确,特别是由于动态性和主观性的限制,如何准确地测知目前创造者的状态还是存在不小的难度。

尽管如此,如前所述,心流理论又不断发展,并激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2016年,奇克岑特米哈伊与日本法政大学的清石浅川(Kiyoshi Asakawa)合作的论文(164)M.Csikszentmihalyi and K.Asakawa,“Univers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Optimal Experiences”,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58(1),2016.中指出,心流理论得到了印度教、道教等传统宗教理论的支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普遍性。文章还特别引用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进一步说明古已有之的心流现象;论文引述了一种日本文化中所谓的“充实感”(Jujits-kan)——一种包括自立意识、团结意识(与他人的关系感)和信任感组成的整体认同——来说明心流现象的文化普遍性与差异性。此外,奇克岑特米哈伊这种“尽精微”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向“致广大”迈进。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有一种现象,那就是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幸福感却没有明显的同步提高,甚至当收入高于某一区间以后其幸福感却呈下降的趋势。在一篇名为《如果我们如此富有,为什么我们不幸福?》(If We Are So Rich, Why Aren't We Happy?)的论文中(165)M.Csikszentmihalyi,“If we are so rich, why aren't we happy? ”,American Psychologist,54(10),1999.,奇克岑特米哈伊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心流体验理论探讨了如何增进持续而深入的幸福,通过这样一种努力,这具体而微的心流体验跟攸关国计民生的国民主观幸福感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

2.展望

(1)加强认知神经科学检验的必要性

有学者在展望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和心流理论未来发展时,提及应该加强神经影像学的研究,从而对其理论做“深入的”检验。其实,我们认为,即便是在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方面有所斩获,可能也不一定意味着是对其理论的深化,更何况这里讨论的是一种复杂的高级认知活动。理论的深化一方面是在精致化方面不断“尽精微”,另一方面可能主要是在解释实践或指导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断完善和深化,成为越来越有效的解释工具和改变世界、改变人心的有效工具。至于神经影像学的证据,如果发现了也可能只是相关心理活动的“伴随物”,而非心理活动本身,也不见得是对该心理活动相关理论细节的拓展和深化。可以肯定的是,当前距离应用某项神经活动作为相关心理活动“检验标尺”的状态还有不小的鸿沟。

(2)提高学界守门人的理论创新诉求(166)田友谊:《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借用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理论,学界守门人的素养对创造性的表现和成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决定着什么是创造,什么不是创造。如果我们想提升中国研究者的理论创新水平,我们的学界守门人就要提升自身对理论创新的诉求。学界守门人包括各种期刊、杂志的审稿人,出版社的审稿和编辑专家,博硕士论文的评审专家和答辩专家、各级学位委员会的评审委员等。这些人有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方法论水平,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对理论创新的诉求。这样的水平和诉求体现在他们自身的评阅意见中,也作为一种指挥棒将影响研究者的培养过程和创造心智。

(三)理论的贡献

1.评论

奇克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理论拓展了之前心理学家只从内部过程(如思维特征和人格特征等)关注创造力的局限,将环境因素纳入创造力的理论框架内。领域和学界其实分别是创造性个体发展创造力和展现创造力的环境,在发展创造力的过程中,领域内的熟手或专家引领新手内化该领域的知识、技能、原理和规则系统,在展现创造力的过程中,新手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内化,将自己所创造的产品提交到学界、让守门人去判断该产品的创造性程度并决定能否纳入本领域的知识体系中。环境影响个体的创造力,个体的创造力也会促进环境的升级换代,从而为新的创造性个体带来新的环境基础,文化的进化得以发生。

奇克岑特米哈伊认为(167)M.Csikszentmihalyi,“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Nature of Creativity,2014.,我们不能通过把个人和他们的作品与其行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割裂开来研究创造力,因为创造性从来都不单纯是个人行为的结果,它是个体、领域和学界三个部分共同塑造、相互作用的产物。当然,奇克岑特米哈伊对个体创造性的界定也较之前增加了一些特性,如直觉、努力和专注工作、参与结构化活动的意愿,以及将相关信息与无关信息分离的能力等(168)M.Csikszentmihalyi,“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oward a synthesis of structural and energistic approaches to cognition”,New Ideas in Psychology,6(2),1988;C.R Barclay, A.L.Petitto,“Creative a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real life: A response to Csikszentmihalyi”,New Ideas in Psychology,7(1),1989.;此外,奇克岑特米哈伊还从创造性人物的身上归纳出十组正反相对的个人特质:精力充沛和沉静自如、聪明和天真、幻想和现实、责任心和游戏心、内向和外向、坚强和敏感、谦虚和骄傲、叛逆和传统、开放和敏锐、热情主观和冷静客观。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具有十足的复杂性,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有可能表现出上述看似相悖的个人特质(169)田友谊:《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如果放在创造力研究历史来分析,奇克岑特米哈伊这种理论开拓的努力,上承阿马拜尔的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170)衣新发等:《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技术、原理与实证——特丽莎·阿马拜尔及其研究述评》,《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并将其中的“社会”做了更加具体化和明确的界定,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更加清晰。同时,他的努力也与斯滕伯格将“环境”因素作为创造力投资理论一部分的尝试相一致,在斯滕伯格的理论中,环境作为六因素之一是让创造性个体实现“买低卖高”目标的核心要素,但对于环境与其他五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斯滕伯格并没有给出具体而微的论述;在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理论中,环境被进一步明确地界定为包括领域和学界两部分。故而,在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理论框架中,对“社会”和“环境”的细部都做到了更进一步的构建。受包括他的理论在内的八种主要的创造力理论的启发,我们曾经提出了创造力的文化金字塔模型(171)衣新发:《创造力理论述评及CPMC的提出和初步验证》,《心理研究》2009年第6期。,将文化环境划分为个体、关系和集体三层。

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类似,心流体验也有沉浸、物我两忘、全神贯注和愉悦等特点。但与高峰体验不同:第一,心流体验不是以毫无预料、突如其来的方式产生的;第二,喜欢学习的孩子、喜爱工作的工人、热爱驾驶的司机和专业或业余的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等都可能体验到心流体验;第三,心流体验跟个体是否会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也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相对而言,心流体验理论少了一份神秘感与高深莫测感,多了一份普遍的存在感,芸芸众生都可以具备这种体验。正因为此,两种理论所激发的后续研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创造力发展中的杰出创造力(Big-C)和专业创造力(Pro-C)类型。如果从《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172)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一书来看,他一共邀请了275人,最终有近三分之一的人(91位)应邀完成了访谈,其中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获得物理学奖,4位获得化学奖,2位获得文学奖,2位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1位获得和平奖,1位获得经济学奖),其他参与访谈人的领域或许不同、但取得的成就与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旗鼓相当。在上述两种创造力类型中,领域和学界(或曰:专业圈子)是比较明晰的,因此,他提出的创造力系统理论对这两种创造力类型比较适合;而在迷你创造力(mini-c)和小创造力(little-c)类型中,领域和专业圈子没那么明确,所以该理论的适用性有限。很明显,后面的两种创造力距离生活世界的距离要更近。但是,如果具体到心流体验理论,根据奇克岑特米哈伊自己的论述,是在4C理论所囊括的四种类型创造力中都存在的;正是因为此,我们更加可以推论,从创造性过程来看,4C有共同的部分,这共同的部分是不是就决定了这就是创造力的本质表现。

2.展望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必然选择。2020年热播的电影《夺冠》具有典型意义。中国女排在不同时期的“夺冠”,其背后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中国人创新精神的不同体现;社会在变迁,人也在变化,中国的体制能够主动或被动地顺应这种变化;这个电影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坚韧性。从这个电影里面,我们看到了创造力心理学中提及的个体、关系和集体文化的变迁,看到了创造性个体心智、精神和身体上的变化,看到了专门领域知识和多元文化经验心智支撑下的排球训练领域判断标准心智的升级,看到了内在动机心智、问题发现心智和说服传播心智对中国女排“绝地反击”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创造性个体、领域、专业圈子,看到了压力、过程、结果,甚至看到了盲目变异与选择性保留。

相信奇克岑特米哈伊的理论还将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特别是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在创造力系统观之下,中国人的创造与创新究竟有何特色,是什么样的创造精神让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纵横几万里而不断创新?如果通过中国学者的工作,发掘中国创造创新的精神与理论,相信一方面可以继续促进中国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惠泽于世界!

猜你喜欢
心流创造力个体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问一个研究真正幸福状态的心理学家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心流研究概述
心流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