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孕激素应用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1-08-20 03:34韩超张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孕激素低剂量

韩超,张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 200433)

0 引言

月经不调时临床妇科常见的女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多认为与患者器官功能异常或者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上以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为多[1],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加异常,经期不规则紊乱,经期出血量增加异常,常发生于女性青春期、绝境过渡期以及育龄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及治疗,极易并发多囊卵巢并发症,高泌乳素血症等多个并发症,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孕激素治疗该疾病,疗效明确,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患者由于个体性差异以及基础疾病的存在,对于孕激素的敏感性各有不同[3],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剂量也是临床采用孕激素治疗该疾病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

目前,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了[4],在采用孕激素治疗时,选择不同的剂量时,患者的响应不同,随着剂量的提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头晕,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症状,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调整剂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孕激素,设置低、中、高三种不同的剂量,观察三种剂量下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确诊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患者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三组。其中,低剂量组130例,年龄20~45岁,平均(35.5±3.9)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0.9±0.4)年,给予低剂量孕激素80 mg/d;中剂量组130例,年龄20~45岁,平均(35.4±3.8)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2±0.3)年,给予中剂量孕激素160mg/d;高剂量组患者140例,年龄20~45岁,平均(35.4±3.7)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1±0.4)年,给予低剂量孕激素240 mg/d。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①符合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②在纳入研究前一个月未进行过其它治疗。

1.1.2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包括免疫缺陷,肝肾严重损害的患者;②依从性差的患者。

1.1.3 退出标准:研究过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参与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100203)口服治疗,低剂量患者组给予80 mg/d,睡前口服;中剂量患者组给予160 mg/d,早晚各一次;高剂量患者给予240 mg/d,早、中、晚餐后各一次。连续给药15 d。

1.3 评价指标

1.3.1 治疗疗效:①显效: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改善至正常水平,B超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的厚度降至正常值,且停药后出现短暂的撤药性症状;②月经周期改善至正常水平,月经量增加,但较前降低,B超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有所下降,但未完全降至正常值;③无效:停药后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无明显的改善甚至加重,B超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下降甚至增厚[5]。

1.3.2 不良反应:给予孕激素治疗后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晕、腹泻、胃肠道出血等反应[6]。

1.3.3 复发率:治疗后三个月通过电话随访,统计患者是否出现症状的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计量资料以(±s)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占比(%)描述,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给予低剂量孕激素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08%(121/130),中剂量患者为94.62%(123/130),高剂量患者为95%(135/140),三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高剂量及中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6%(25/140)及15.38%(20/130),较低剂量患者3.08%(4/130)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三组患者复发率对比。低剂量患者复发率为1.54%(2/130),较中、高剂量患者2.31%(3/130),3.57%(5/140)无显著增加,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在发生无排卵型的月经不调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显著,不能拮抗体内酸性物质的产生,子宫内膜无法加固,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如此反复,造成子宫出血的风险增加,并且出血时间会不断延长。黄体酮是最常用的孕激素之一,能够有效激活雌激素及孕激素,促进子宫残旧内膜的脱落与剥离,除此之外,孕激素还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子宫内膜的萎缩,利于止血停经[7-8]。由于黄体酮是一种天然的孕激素,因此在小剂量时便可发挥较强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低剂量孕激素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中剂量及高剂量患者相比未显著降低;但高剂量及中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剂量患者显著增加,低剂量患者复发率较中、高剂量患者无显著增加。表明应用低剂量的孕激素能够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9-11]。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时,应用低剂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预后,且不影响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孕激素低剂量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孕激素类药物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停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保胎药须小心服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