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小站”推进古典名著阅读

2021-08-23 23:56王秀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7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

王秀华

[摘 要]古典名著阅读是学生“慢阅读”的旅程,在这一过程中,中期阅读的推进尤为重要,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设计者、推动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设计多个“阅读小站”,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话题,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从“会读”到“慧读”,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亲近古典名著,习得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形成阅读品质。

[关键词]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阅读小站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59-02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从四大名著中分别挑选了一个经典片段,安排了四篇课文,并在“快乐读书吧”中编排了“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的读书活动,把四大名著推荐给了学生。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单篇课文的阅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原著,从而达到从一篇到一本,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教学目标。

然而四大名著多为古白话文,文中还夹杂着文言,与现在的语言特点不同,加上这四本书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保持阅读的动力,能否拥有高品质的阅读体验呢?笔者认为,古典名著阅读是学生“慢阅读”的旅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设计者、推动者。如果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旅程,那么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借助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我们就可以设计多个“阅读小站”,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设置有思维价值的话题,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活动中亲近古典名著,习得阅读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形成阅读品质。下面,笔者以《水浒传》为例,谈一谈在小学中期阅读中开展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人物阅读链,打破常规思维

通常拿到一本书,我们习惯于从目录开始,逐页、逐章地阅读。学生对于这样的一种阅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面对古典名著这样的“大部头”,倘若没有新颖的阅读激趣方法,没有持续的阅读活动引领,大部分学生很难维持阅读的动力。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介入整本书的阅读。充分挖掘教材与古典名著阅读之间的联结点,寻找节选文本和整本书关联的血脉。抓住学生阅读的兴趣点,找到整本书阅读的契合点,让学生主动和这本书拉近距离。拿《水浒传》来说,学生在接触《景阳冈》这篇课文后,对《水浒传》有了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武松是他们熟悉的课文人物,也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个人物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对于初读《水浒传》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确如此,景阳冈打虎让武松成了名声大噪的打虎英雄,也引出了这个人物身上的一系列故事,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等,个个精彩非凡,人物形象在这一个个故事中愈加丰满、立体。笔者在线上“阅读小站”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学了《景阳冈》一文,武艺高强,艺高人胆大的武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景阳冈打虎后被提为武都头,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最后又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呢?阅读与他相关的回目,绘制武松被逼上梁山的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讲一讲武松的故事或是说说你印象中的武松。

“阅读小站”中这一活动的设计,先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回目,借助回目名称,找出与武松相关的故事,再说一说人物命运的发展。这样设计不仅引导学生关注了古典章回体小说的特点,还通过联结课文延展阅读,串起了武松这个人物的生平,从而聚焦到《水浒传》这本书的文体特质与核心价值上,借由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由点及面引发对故事中其他重点人物的阅读,深化了学生对“义”的认识。

《水浒传》这本书塑造了一百单八将,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绰号。在《景阳冈》一文的书后资料袋中就呈现了五位英雄好汉的图片及他们的绰号(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这些绰号特别有趣,有的暗含人物的性格,有的突显人物的外貌特点,有的与器物有关……因此,从这些有趣的绰号入手,学生可以了解到绰号的意蕴,发现绰号的秘密,制作人物卡片,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故事中人物的关系。笔者在“阅读小站”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阅读了相关的章节后,故事中哪些英雄好汉的绰号引起了你的关注?能不能收集相关的英雄人物绰号,并试着归类呢?

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书中越来越多的人物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收集人物绰号、比照人物故事、制作人物卡片,学生在这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读着、画着、写着、玩着,他们经历了深入思考的过程,对人物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回顾、整理、概括,形成了自己对人物丰富、完整的认识。

以人物构建起整本书的阅读链,看似打破常规的阅读方式,体现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尊重,串起了学生课内与课外阅读的体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整本书的阅读中。

二、设计研讨话题,点燃思维火花

如果说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火苗的是兴趣,那让整本书阅读活动璀璨夺目的则是思辨性阅读。如何关注阅读中思维的发展呢?关键是在文本中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话题,变成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支点,引导学生围绕着话题去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探究。

笔者在指导《水浒传》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在“阅读小站”中设计了多个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如在学生阅读完武松的相关故事,感悟了武松形象后,笔者提出话题:梁山好汉中打过虎的可不止武松一人,为什么唯独他被称为打虎英雄呢?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对比阅读“武松打虎”与“李逵杀四虎”的故事,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学生回到文本中,从内容出发,明晰了“打虎起因和目的”“打虎过程”的不同。紧接着,笔者又设计话题:武松与林冲一身英雄胆,同与不同在何处?比较两个人物的身世(因何事上的梁山,对待仇敌的处理方式……),说说你的看法。借助比较阅读,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在细读文本,梳理内容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将人物读得有血有肉,将故事读得深入透彻。

在阅读了书中重点人物的有关故事后,学生对于宋江这个人物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及时雨”,急公好义,救人于危难;有人说他“假仁假义”,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害得一帮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后落了一个不好的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话题就从中产生了:你怎样看宋江这个人?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梳理你的看法,形成书面文字,小组内进行分享。结合话题,有的学生从“及时雨”这个绰号入手,重读部分故事情节,将梁山众好汉对宋江的评价找来进行佐证;有的则从他多次婉拒入梁山,谈论他压根就没有把梁山当作久待之地,只是将其作为与朝廷谈判的筹码罢了;有的借由《鲍鹏山新说水浒》中的观点谈论宋江这个人物……具有思辨性的话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带着话题走進阅读,是思辨性阅读的开始。这样的阅读,在思维的润养下,学生获得的是一种提升,是一种丰厚和转变。

三、借助师生共聊,延展思维维度

古典名著的阅读一定不只是在课外,课堂内的交流、碰撞、争鸣才能将思维的维度无限地延展。聊书的过程,正是阅读策略的学习过程,也是深度阅读的开始。尤其对于古典名著而言,鉴于学生的阅历与眼界层次不高,更需要教师成为阅读中的引导者,既要隐身于阅读过程中,于无痕处给予点拨,又要在整个过程中无时不在,在引导阅读策略,引发阅读思考方面做出努力。

师生共聊,什么时间聊?聊什么?怎么聊呢?这一直是整本书阅读探究的关键。师生共聊,理应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在“阅读小站”中设置的“聊天站”就是完全借助于学习、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由教师自然地引出给定的话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像聊天似的进行自由对话。如《水浒传》一书的师生共聊,我们从回目聊起,从武松这个人物聊起,从人物的绰号聊起,从好汉间行为、性格的对比聊起,从电影片段聊起,从喜欢的英雄人物聊起……话题可以是提前拟定的,学生带着自己阅读的收获进入聊书状态;话题也可以是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由原先的一个话题衍生出多个小话题。那么,在聊书的过程中,教师又该做些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的任务是抛出话题,引导更多的学生介入话题的讨论、倾听和思考中,在讨论中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检验并提高阅读的相关能力,为下一阶段的阅读推波助澜。如在《水浒传》的聊书过程中,通过交流几个主要英雄人物的绰号,再引导学生根据器物、长相、性格等对绰号进行分类,由此引发了学生对其他英雄人物绰号的探究。这里使用的是分类阅读策略,学生在分类操作的过程中会学着使用他们所知道的分类方法,对英雄人物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且将这些信息与收集来的绰号建立新联系。这一切的习得都需要在聊书的过程中逐层推进。

总之,聊书的关键在于借助聊的过程向学生教授基本的阅读策略,并使学生在后期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阅读策略。在聊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在《水浒传》的阅读推进过程中,通过“阅读小站”的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构建人物阅读链,打破阅读小说的常规思维;设计丰富有趣的研讨话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亲近古典名著,习得阅读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借助师生共聊,延展思维的维度,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从“会读”到“慧读”,不断深入。学生更好地走进了整本书阅读,从而获得了阅读品质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语文教材中古典名著《西游记》阅读策略研究
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高段中古典名著的教学策略探究
语文古典名著学与用策略探究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