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课堂氛围应用对策分析

2021-08-27 02:49张正荣
求知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课堂氛围语文教学

张正荣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学习阶段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新要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该与时俱进,塑造全新的教育观念。文章从课堂氛围入手,对其应用展开分析研究,旨在打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快乐中吸收、内化知识,进行高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氛围;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54-02

一、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学习氛围不单单指的是学习环境,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心理。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形成偏向于积极向上、乐观主动的思想形态,会更愿意主动去追求真理满足自身学习探索的欲望。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会产生正面的、良性的压力,促使学生产生拼搏的动力,进而去努力学习,融入集体。而久之学生会变得专注学习,学习效果自然就变好了。

学习氛围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人人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被感染,养成良好、持久的学习习惯。学生会主动进入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努力教学,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那么教师不再需要将精力放在维护课堂秩序上,而是更多地放在教学内容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调高自身专业素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一位优秀的教師,除了在课下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案外,教师还要学会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大部分中学生对语文抱有可学可不学的心态,这大多是由教师讲课的方式和方法造成的。如果仅仅是站在讲台上将课本内容讲授出来,那么教师无法感染到学生,甚至会使学生感到疲倦厌烦。而当一位教师,不能只输出书本知识,还要在课堂富余时间为学生扩展内容,开阔眼界。在这类教师的课堂中,学生由于被教师的魅力所折服,会对语文这门课改观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龟虽寿》这门课程时,教师除了讲解学生需要了解的重难点词语和特定的写作手法外,还可以对作者曹操的生平事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作简单介绍。此外,教师在朗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根据朗读初步掌握诗词的感情基调。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讲述历史上关于曹操的有趣的事情,以此来完善学生心目中对曹操的印象。这样下来,学生会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应用平等的教学方式

古语云:“严师出高徒。”严厉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可凡事过犹不及,一旦严厉成为严苛,则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明确它的目的并非是要求学生说出规定答案,而是给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其次,在学生回答出不同答案时,教师不能着急否定,可以仔细品读文章后再做出判断。最后,若学生给出错误答案或回答不出来问题时,教师不应该过分指责,可以通过解决学生的疑惑点,引导学生给出答案。

包容十分重要,鼓励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在进行《出师表》等重点文章抽查背诵时,对于能够熟练背诵全文的学生,教师应多多赞美;对于背诵不熟练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包容与鼓励学生,自然而然地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

转变教学思维能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相处。在平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主动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回答问题,而不是害怕回答错误。平等的教学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利用多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古文教学,机械地背诵文章,套用模板进行理解的方式将逐渐被淘汰,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文章,感受情绪表达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古文文章生涩难懂,诗人的表达往往内敛含蓄。如在《岳阳楼记》中,文章内容看似是对环境的描写,实则抒发了作者种种复杂的情绪和远大志向。仅仅通过文字的描写是抽象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宏伟壮丽的风景,帮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绪。

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行动力强,但自制力却不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将不同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焕发课堂的活力,促使学生探究课程内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上的难题,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实现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学生分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不同任务,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相比单一化的教学,多元教学更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三、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首先,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态度。目前,在中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学生对语文不重视的现象,认为语文不重要,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观念——教师的长篇大论很没有必要,只要在考前背背重点古诗词就可以了,这种观念导致了学生对待语文随心所欲的态度。若不转变这种观念,无论教师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友善随和,但学生不应该借此对教师态度随意,甚至轻浮。无论以何种方式方法教学,教师终归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如在讲解《世说新语》这一节课时,由于古文本就生涩难懂,教师在课上讲解时,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此时,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不懂的内容或者在课下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而不是在没有教师的允许情况下,随意与同学交谈。更有甚者,自暴自弃,在语文课上发呆神游,抑或干脆在语文课上写其他科的作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不尊重教师的做法。要做到尊重教师,就要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课堂氛围语文教学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