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李廷荃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用药经验

2021-09-03 01:01何院生李廷荃
光明中医 2021年16期
关键词:桑白皮网络图麻黄

何院生 李廷荃

山西气候干燥,粉尘污染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尤其哮喘发生率较高,影响人民生活。李廷荃教授治疗哮喘有其独特方法,在运用传统经方和验方的基础上,又加用其他治疗方法。笔者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来总结李廷荃教授治疗哮喘常见证型及多角度分析每种证型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收集李廷荃教授近十年来治疗过的“哮喘”病例,将其症状、舌、脉、药物等全部录入李廷荃教授诊疗数据管理系统,共300例,960诊次。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适合《实用内科学》[1]第14版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哮喘诊断标准者,属寒哮证或热哮证;②西医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③治疗效果显著。排除标准:①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及证型不明确者;②病历数据不完整者;③有其他疾病者。

1.4 统计学方法根据所收集的有效资料所示药物、证型,进行方、药等数据的录入,用 SPSS modeler 18软件,通过频次分析、关联规则、网络图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整理。

2 结果

2.1 单味药物频次分析①使用次数10次以上的前6位的单味药物统计分析。见表1。②两个证型均分出13个大类,其中单味药物在证型中的功效类别频次统计的前6位。见表2。

表1 使用频次10次以上的单味药物的统计表

表2 单味药物功效类别频次统计表

2.2 Aprior算法关联分析

2.2.1 2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寒哮证2组药对关联分析,设置置信度为100%。见表3。

表3 2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2.2.2 3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寒哮证3组药对关联分析,设置置信度为100%。见表4。

表4 3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2.2.3 4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使用Apriori 算法,寒哮证4组药对关联分析,设置置信度为100%。见表5。

2.3 药物关联网络图分析

2.3.1 寒哮证药物关联网络图分析取药物使用频次≥3的药物进行药与药间关联规则网络图分析,结合表3~表5寒哮证药物关联分析及图1可以看出,针对寒哮证药物组合,炙麻黄、清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之间组合使用的可能性较大,与其他药材之间进行组合使用的可行性较大。

表5 4组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图1 寒哮证药物关联网络图分析

2.3.2 热哮证药物关联网络图分析结合表3~表5热哮证药物关联分析及图2可以看出,针对热哮证药物组合,炙麻黄、杏仁、黄芩、石膏、桑白皮之间组合使用的可能性较大,与其他药材组合使用概率要高。

图2 热哮证药物关联网络图分析

3 讨论

3.1 寒哮常用小青龙汤用药以散风寒、化湿痰、平咳喘的药物为主,兼以敛肺、温里、养阴、和血而治哮。对于耐受寒邪能力较差的患者,寒性主收引,寒邪易导致支气管气道痉挛,阻滞气机,导致气道不通,肺气上逆引起哮喘。寒邪易伤阳气,肺阳受伤,肺气通调水道能力受损而化饮生痰[3]。痰阻塞气道,气道不通,肺气上逆引起哮喘,因此寒哮证发病多因“寒”和“痰”。因此治疗也主要针对“寒”“痰”两字。通过药物频数分析,寒哮证常用的中药是炙麻黄、清半夏、细辛、五味子、桂枝、干姜。炙麻黄发散外寒,干姜温散里寒,细辛、桂枝既可散外寒,又可散里寒。以上诸药体现了从寒论治。清半夏燥湿化痰,细辛温肺化饮,体现了从痰论治。再加五味子敛肺固涩,解痉平喘。从治疗寒哮证所用药物功效分析来看,也主要是以发散风寒、燥湿化痰、止咳平喘治疗寒哮证。另外,还加了敛肺、止咳、温里的药物。此外由于哮喘痉挛发作气管平滑肌受损,使用了养阴和血药物缓解器官损伤。通过2组药对关联分析表明,寒哮证治疗中常以炙麻黄、清半夏配伍发散风寒、燥湿化痰、宣肺平喘;3组药对常以炙麻黄、细辛和清半夏配伍,炙麻黄发散风寒、细辛温肺化饮,清半夏温化寒痰;4组药对常以炙麻黄、五味子、细辛、清半夏,表明治疗寒哮常以散寒、化痰、敛肺为治疗思路。通过网络图分析,炙麻黄、清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之间组合使用的可能性较大,也与其他药材之间进行组合使用的可行性较大。通过分析得出这6组药间的组合,实际是以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表明临床多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再以临床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治疗寒哮证。

3.2 热哮常用定喘汤用药以清热、化痰的药物为主,兼以止咳、平喘、解表、止痉而治哮。外邪犯肺,一方面损伤阳气,邪气从寒而化,形成寒哮证。另一方面邪气郁肺,日久从热而化。邪气阻肺,肺失宣发肃降,肺气通调水道能力受损而化饮生痰。因此热哮证发病多为“热”“痰”2字。因此治疗也主要针对“热”“痰”2字。通过药物频数分析,热哮证常用的中药是杏仁、炙麻黄、石膏、黄芩、紫苏子、桑白皮。黄芩、石膏清肺泻热以治“热”[4]。杏仁、紫苏子、桑白皮化痰止咳以治“痰”。 热哮中用炙麻黄可外开郁闭,内降肺气,为治哮的要药[5]。从治疗热哮证所用药物功效分析来看,主要以止咳平喘、清热泻火、燥湿化痰、解表散邪来发挥治疗作用。通过2组药对关联分析表明,热哮证治疗中常以桑白皮、黄芩配伍以清热燥湿、清热化痰,两味药均抓住“痰”“热”2字;3组药对常以杏仁、石膏和麻黄配伍,石膏清热泻火,麻黄配合杏仁,一升一降,调节肺气,共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4组药对常以杏仁、桑白皮、黄芩和麻黄配伍,表明治疗热哮常以清热散邪、化痰止哮为治疗思路。通过网络图分析,炙麻黄、杏仁、黄芩、石膏、桑白皮之间组合使用的可能性较大,也与其他药材之间进行组合使用的可行性较大。通过分析得出这5味药间的组合,实际是以麻杏石甘汤加减,如以整个网络图用药来看,则更多以定喘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热哮证。

猜你喜欢
桑白皮网络图麻黄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网络图计算机算法显示与控制算法理论研究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网络图在汽修业中应用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网络图技术的通信工程监理研究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