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2021-09-03 01:00宋锫镠
光明中医 2021年16期
关键词:皮脂腺压豆毛囊

宋锫镠 张 瑞

痤疮是青春发育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是由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致使皮脂腺导管口闭塞,皮脂排泄障碍,加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诱发慢性炎症,进一步加速皮脂腺分泌,炎症反应加剧。雄性激素不协调分泌,或过多分泌,可促使皮脂腺分泌,过多的皮脂与脱落的表皮组织混合,可加重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具体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由于痤疮常发于颜面部,特别是发生在颜面“危险三角区”时,患者容易自行挤压,严重时可诱发颅内感染,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同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学习与工作。目前关于痤疮治疗的方法多是采用西医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漯河市中医院特色疗法门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8月—2019年12月,漯河市中医院特色疗法门诊收治痤疮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7.5~31.5岁,平均(24.5±4.5)岁;病程:4~51个月,平均(23.5±3.5)个月。临床表现:丘疹、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结节、囊肿、脓疱等。痤疮严重程度分度分级: 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6.5~32.5岁,平均(23.5±3.5)岁;病程:3~52个月,平均(22.5±2.5)个月。临床表现:同观察组,均有丘疹、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结节、囊肿、脓疱等。痤疮严重程度分度: 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22例,Ⅳ级7例。中医分型:观察组肺经风热证15例,脾胃湿热证18例,痰瘀凝结证5例,冲任不调证10例。对照组:肺经风热证16例:脾胃湿热证16例,痰瘀凝结证6例,冲任不调证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项目实施前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6~35岁;痤疮诊断明确。排除标准: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6岁;孕妇及备孕女性;对维酸A、异维酸A、抗生素及过氧化苯甲酰的复方制剂过敏者;凝血系统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维A酸乳膏10 mg,外用,每晚1次;4周为一个疗程;异维酸A软胶囊0.5 mg/kg/d;分2次与饮食同服;第2个疗程1 mg/(kg·d),分2次与饮食同服,总量不超过60 mg/d。Ⅱ级以上者加用抗生素(外用或内服)及2.5%过氧化苯甲酰的复方制剂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2019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择耳穴压豆,刺血疗法,具体如下:肺经风热型:耳穴选穴:肺、大肠、肾上腺、内分泌、神门等;脾胃湿热:耳部选穴:内分泌、皮质下、胃、脾、交感、神门、肺;痰瘀凝结型:耳穴选穴:心、肺、肾上腺;冲任不调: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胆、乳房、卵巢等。耳穴压豆按照无菌操作贴穴、每穴按压1~2 min,每日按压5次,每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刺络拔罐选穴:大椎、肺俞、膏肓、膈俞、大肠俞、胃俞、脾俞等。刺络方法: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穴位2~3次,然后用玻璃罐拔罐,出血2~3 ml,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2组一般治疗均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忌食辛辣、油腻、高糖等刺激和厚味食物。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对照组总有效35例,占72.92%;观察组有效45例,占93.75%。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3.1 痤疮的病因病理痤疮是一种与内分泌代谢有关的皮肤病。主要是雄激素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的皮脂腺小导管出现异常角化,大量丙酸杆菌繁殖等。也有研究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青春期青壮年患者,由于雄激素分泌较多导致皮脂腺腺体增大,皮脂腺分泌增加。而毛囊内的丙酸杆菌、卵形马拉色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生长的物质基础来自皮脂腺。皮脂腺被丙酸杆菌分解为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产生低分子多肽等。游离脂肪酸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慢性刺激皮脂腺导管,严重时引起毛囊炎,皮脂腺导管炎等,随着皮脂腺导管炎的发生,引起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阻塞发生粉刺,加重痤疮。游离脂肪酸、低分子多肽可诱导炎症细胞聚集,释放水解酶使毛囊壁损伤甚至破裂、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继而发生炎症、丘疹、囊肿等变化。

3.2 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青壮年痤疮多与风热、湿热、痰瘀等病因有关。风为阳邪,其性善动,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故风热多侵犯人体上部。风热同袭,其邪易走上走阳表现在颜面部及胸背部。邪热灼伤血络,阻塞毛孔,津液排泄受阻,郁瘀闭塞而成生成粉刺、痤疮及囊肿等。临床表现为粉刺红肿,疼痛,口干舌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当宣肺、清热、疏风散结。肺主皮毛,风热袭肺,肃降失常,热积肺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累及大肠。治疗选耳穴:肺、大肠、内分泌等穴位,刺络选大椎、肺俞、大肠等,以调肺气,泻大肠之火。疏散肺之风热;脾胃湿热型是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成。过食辛辣厚味,饮食肥腻助湿化热,湿热互结,瘀积颜面,生成粉刺、痤疮等;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粉刺、脓疱,疼痛,面部、背部及胸部皮肤油腻;伴口苦、口臭,纳呆,便溏,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治当清热利湿,通腑解毒。耳穴选择脾、胃等。刺络选择脾俞、胃俞,大肠俞,既可清湿热,又可通调脏腑,运化水湿,除湿邪。脾失运化,肺失宣降则易生痰湿,痰聚久之而瘀,瘀而凝结,证见皮损呈结节样,囊肿样,色泽暗红,脓疱,日久不愈;纳呆、便溏,舌暗或瘀点,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耳穴选择脾、胃、肺、大肠、肾等;刺络选择肺俞、脾俞、心俞、肝俞、肾俞等。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运化正常,痰湿消则百脉畅通。女性冲任失调,证见皮损位于额、眉间或两颊,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伴有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情绪急躁、月经不调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或脉涩。治法当调和冲任、理气活血。耳穴选择:内分泌、皮质下、肝、胆、乳房、卵巢等,既可促使内分泌功能趋于正常,又可使肝得疏泄,月经复常,情绪稳定。刺络选穴肝俞、胆俞、三焦俞等。《素问·气血形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泻热出血,刺其络,血有余则泻其盛,平衡阴阳”,耳穴压豆、刺血并用,以使冲任调和,气血畅通,粉刺消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阴不足,制阳失常,阳气炎上侵袭头面,久郁化热,生刺生疮。若素体肾阴不足,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相火盛时失去了制约,导致天癸过旺循经上蒸头面。同时肾阴不足则不能充养肺胃之阴,阴虚内热也是痤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治疗选耳穴重点在肾、脾、肺、胃、内分泌等。背部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及督脉腧穴为主,达到健脾化湿、滋补肾阴、疏风散热等作用。

3.3 本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其治愈率为35.42%,总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其治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72.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中医角度,寻根求源,治疗其本,对照组从西医治疗为主,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实为治其标。其效果多具有暂时性,复发几率较高。

总之,耳穴压豆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可提高痤疮治疗的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皮脂腺压豆毛囊
首个人工毛囊问世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辽宁绒山羊绒毛生长规律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