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中CD137L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2021-09-08 03:14安秀英胡锋超张华英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鳞癌食管癌

安秀英 胡锋超 张 晶 王 萍 窦 艳 张华英

食管鳞癌是指食管上皮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占食管癌95%,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抑癌机制缺陷等有关,目前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等[1-2]。CD137配体(CD137L)通过控制T细胞的转移、凋亡、杀伤毒性等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已成为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3-4]。CD105是独立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肿瘤新生血管的重要标志物[5]。虽然学者们已经开展了CD137/CD137L靶向治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等的研究[6-7],但在食管鳞癌中CD137L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及MVD的相关性方面鲜见报道。本研究比较了8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7L、CD10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D137L表达与MVD的相关性,探讨CD137L表达对肿瘤转移及MVD的意义,为免疫治疗研究、食管肿瘤进展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外科住院手术的8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57.38±6.94)岁。纳入标准:(1)首次就诊,未经其他治疗;(2)未见食管以外的肿瘤病灶;(3)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病理切片可见角质细胞样细胞之间存在细胞间桥,或伴有角化珠,患者肿瘤组织均存于本院病理科;(4)沟通交流无障碍。

1.2 方法

1.2.1 定量PCR检测 组织裂解后制备成匀浆,提取总RNA,制备实时荧光定量反应体系,进行定量PCR(qPCR)检测。qPCR反应程序:95 ℃ 3 min变性,95 ℃ 12 s,62 ℃ 40 s,共40个循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7L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β-actin为内参,以2-△△Ct计算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1.2.2 组织切片制备与观察 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用4%中性甲醛固定4~6 h,组织经常规处理,包埋,切片,展平,烤片。光镜下复阅石蜡切片,重新诊断。记录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浸润深度(黏膜内、肌层、外膜),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由两位病理医师判定结果。组织学分级参照《安徽省食管癌分级诊疗指南(2016版)》[8]:(1)Ⅰ级 癌细胞分裂有层次,癌巢中有明显角化珠、细胞内角化、发育良好的细胞问桥;(2)Ⅱ级 癌细胞分界尚清,癌巢周边核呈栅状排列,有细胞内角化及个别角化珠;(3)Ⅲ级 癌细胞大小不等,细胞间桥不明显,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伴坏死。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各指标检测 每例蜡块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7L、CD105蛋白的表达,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依据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占比,分为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由两位病理医师判定结果。阳性细胞:细胞膜、细胞质中可见黄色或棕黄色颗粒。每例切片在400倍光镜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进行阳性细胞数占比计分(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5%计0分;>5%且≤25%计1分;>25%且≤50%计2分;>50%且≤75%计3分;>75%计4分。依据阳性细胞着色程度计分:无着色计0分;淡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褐黄色计3分。5个视野得分取均值,两种得分相乘得出免疫组织化学评分(IHS):0~1分为阴性表达;2~12分为阳性表达。MVD计算:4倍光镜下选择3个CD105蛋白表达热区,于10倍光镜下计数CD105标记的微血管,取3个视野的均值作为MVD值[3,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D137LmRNA、CD137L蛋白阳性表达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种组织中MVD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mRNA表达量与MVD的相关性,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组织中CD137L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

采用qPCR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D137L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CD137L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少量表达在细胞质,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图1。

表2 两种组织中的CD137L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

图1 两种组织中的CD137L蛋白表达病理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400 A 食管鳞癌组织 B 癌旁正常组织

2.2 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如表3所示,浸润深度越深,则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3 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两种组织中MVD比较

采用CD105标记MVD,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CD105蛋白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食管鳞癌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6.92±6.55)/mm2比(10.17±2.12)/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2,P=0.000)。见图2。

图2 两种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病理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400 A 食管鳞癌组织 B 癌旁正常组织

2.4 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表达与MVD的相关性

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的MVD,结果显示前者的MVD显著低于后者[(31.94±6.13)/mm2比(41.77±6.0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法分析CD137LmRNA相对表达量与MVD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137LmRNA相对表达量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0.492,P=0.000)。

3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9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恶性程度较高[9]。国外研究显示多数食管癌为腺癌[10],而国内研究显示95%的食管癌为鳞癌[11],国内外食管癌组织来源的不同可能与国内外人群遗传差异、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相关。虽然目前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药治疗及对症治疗等治疗方式,但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40%[8,12]。近年来开展了针对性较强的免疫治疗,其机制为激活免疫调节分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反应。调节免疫反应的免疫因子又称为协同刺激分子[13-14],相关研究表明CD28/B7均为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而CD137为目前较新的研究热点,CD137L为CD137的配体,表达于多数实体肿瘤细胞上,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组织中CD137L低表达和不表达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15-17]。CD137与CD137L结合可刺激多条信号通路,激活免疫反应,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如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食管癌等[18-19]。然而,相关研究中均未对食管鳞癌中CD137L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和MVD的相关性进行阐述。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8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7L、CD105表达并分析CD137L表达与MVD的相关性,旨在探讨CD137L表达对肿瘤转移及MVD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qPCR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7L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少量表达在细胞质,可观察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分子机制不明。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蛋白与免疫因子结合是引起免疫清除的重要因素,肿瘤细胞膜表面蛋白通常不表达或低表达,以逃逸免疫监视,在肿瘤发生、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20]。本研究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与该研究结论相符。

本研究分析了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越深,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CD137L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程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肿瘤分期较高,预后较差。本研究中结果提示CD137L蛋白低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因此,可将CD137L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研究表明MVD是评估肿瘤内微血管形成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105蛋白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食管鳞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10.002,P=0.000)。肿瘤内血管形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血管的丰富程度反映了肿瘤的发展速度,且血供越丰富,则肿瘤经血液及淋巴转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MVD也可作为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MVD升高提示肿瘤内新生血管增多,尤其是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血管增多,血供增加,肿瘤侵袭能力增强,导致患者预后不良[21]。

CD137L表达越低预示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MVD越高预示肿瘤侵袭能力越强,患者预后越差。本研究分析了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D137L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显著低于CD137L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采用Pearson法分析CD137LmRNA相对表达量与MVD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137L mRNA相对表达量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0.492,P=0.000)。机体免疫监视的强度、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均为肿瘤发展、转移的重要评价指标。CD137L表达与免疫监视的强度相关,MVD是肿瘤微血管形成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CD137与CD137L结合后具有活化、刺激、趋向、增强T细胞的作用[15,20]。因此,CD137L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肿瘤MVD存在差异,且CD137LmRNA低表达、MVD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7L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少量表达在细胞质。CD137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肿瘤转移及MVD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免疫治疗研究、食管肿瘤进展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鳞癌食管癌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p16 与PIK3CA、PIK3CB 突变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肺鳞癌化疗后肿块没消怎么办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