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2021-09-10 07:22郝瑞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疑是思之始,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都源于质疑与释疑。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与释疑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学科教学价值的具体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精神和能力,并且采取可靠的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意义和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释疑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3-0009-02

引 言

目前,很多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质疑和释疑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未能找到问题,他们每天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部分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或者不懂得如何提问。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懂得释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质疑、释疑能力,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意味着他们在课堂上有着较高的参与度。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很有利的,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形成独立学习能力和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措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环境,激发学生的质疑、释疑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质疑、释疑意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基础,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的言语激励,同时采取启发式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交流中。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消除紧张心理,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质疑、释疑意识也非常有利。

例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轻松、亲切的语言,让学生的心情放松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周末的时候,你想去哪玩呢?”“你们心中有没有特别想要去看的东西或者特别想去的地方呢?”“如果让你使用‘我多想去看看……’这一句式进行造句,你会写些什么呢?”在课堂上,教师使用这类活泼、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积极的探索,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和释疑意识,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1]。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精神

在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时,教师不仅要保障良好的学习气氛,还应注重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文情境中,围绕文章主题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与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授《看电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谜语引出文章的主题:“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学生很快猜出谜底是“电视”。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书写“电视”这一词语,并特意在前面用红粉笔写一个“看”字,突出“看”这个动词。书写完整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看的电视节目或者向学生分享看电视的心得。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看电视’这个短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纷纷抢答,有的说:“我想到了自己前两天看的动画片。”还有的说:“老师,这节课难道是要大家一起看电视吗?”“老师为何在黑板上写‘看电视’这三个字呢?”教师借助这种简单、清晰的教学指导,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以此引导学生质疑,并且借助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释疑[2]。

(三)指导方法,锻炼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强化。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体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打造出全新的课堂,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质疑、释疑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内容演绎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師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故事进行适当的改编,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对话交流环节,让学生自主设问和答疑。这种方式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四)激励评价,巩固学生的质疑、释疑成果

小学生比较敏感,当教师批评了他们或者直接否定了他们的想法时,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长此以往,学生会陷入不愿意学习的困境,其质疑、释疑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当学生表现较佳时,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也应该委婉指出,并引导其改正。教师利用正面管教方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学会质疑、懂得释疑。

例如,在教授《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答疑解惑环节,并实施积分制,即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负责围绕文本内容设计问题,另一组的成员负责回答问题。在“答疑解惑”环节,提问恰当的学生可以得一分,回答正确的学生也可以得一分,最后,得分多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而对于得分较少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其鼓励,而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结  语

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质疑、释疑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质疑、释疑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以提升。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改进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李荔.从生疑到释疑,从感悟到领悟: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养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12):23.

高曦.发展个性,促进学生成长: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0):98-9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立项号:2020YB08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郝瑞(1979.7-),女,河南中牟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课堂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