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策略分析

2021-09-10 07:22涂翔黄小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涂翔 黄小倩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各种延伸理念和主张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完善,其中便包括对学生心理和情绪构造方面的良性引导和优向调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多种教育模式中特殊而重要的一种——它集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具有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灵活性的需求,同时也最能折射出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大众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板块。在这一系列的背景和条件作用下,高职院校教育系统中面向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上述信息,笔者将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基本规律,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策略分析”这一话题展开详细分析,以资诸位同道讨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策略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由于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在读学生普遍没有在过去的教育经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管控能力,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作风散漫、思想功利和过度标榜自我的问题;此外,因为在文化学习素质和成绩方面的相对欠缺,高职院校学生通常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乃至部分教师的偏见性压力,同时也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充满比较严重的质疑或否定,对职业前景和个人前途有极大的不自信,甚至会在个别情况下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并发挥出更显著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从业教师在观念和方法上的滞后或片面表现,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也并不乐观,使得广泛存在于学生当中的各类问题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不利格局,最关键的就是切实摆正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并从方法入手对有关工作的执行模式进行互补性的改良。

1. 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吸纳

1.1对学生生活状况的全面掌握

在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常常在个人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较强的活性,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彰显个性和“另类”,却又同时难以将这种对个性的追求和个人条件及普世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自己在处理和同学与家人的关系时往往矛盾丛生;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对个性的标榜其实更像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规避,表明学生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解决各类棘手的矛盾,同时也无法寻找其他形式的寄托实现对人生理想的支撑,这又从另外一个方向激化了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多种矛盾。

对于这种现象,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动态信息进行全面、可靠的搜集,并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或群体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在调节学生情绪和化解学生矛盾方面做到“对症下药”,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为依据来帮助学生重塑对自己和家庭、未来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身经历和情感层面感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在解决个人生活问题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例如,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定期召开由班长、宿舍长等学生干部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茶话会,通过闲谈的方式了解各班、各宿舍里学生的常规活动安排和人际关系,搜集学生们普遍关注的若干话题和广泛抱有的愿望、理想。这项工作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通过在日常场景中的谈话等方式就不同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予以心理疏导和情感排控。

1.2注重教育方式的亲和力与场景的生活化

提到“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认为这两项工作只是对空洞理论的照本宣科和对个人隐私的窥探,甚至觉得被作为思政或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是一种心理病态的代表。

针对这种想法,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先从自身的工作方法入手进行改变,切实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态度,通过平等化的教育表现主动消除存在于自己和学生间的内在隔阂,在和学生沟通时营造出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以融入学生的日常圈子为开展教育工作的起始条件,在情感层面建立起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与信赖感,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心理层面和思想层面所受到的共同呵护与引导。

比如,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定期来到学生宿舍,坐在床上和学生就一些生活问题展开亲切交流,谈一谈彼此的共同爱好和生活经历,说一说最近遇到的不快与烦闷,聊一聊各自的近期打算和未来愿景;而对于外地学生,教师则更要多过问学生的家庭和家属情况,并刻意强调学生父母为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2.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或社会实践活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停留在纸面宣教层面,无法通过实际行动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深度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常常用单调的言语劝说或引导作为主要开展方式,作用效果无异于“隔靴搔痒”。需要深切认识到的一点是,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有着较强的实践诉求,并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参与兴趣,而广泛、有效的社会实践又是转移学生矛盾焦点和疏解学生不良情绪的最佳渠道,非常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摆正自己和大众、社会的关系定位。

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考量客观条件和工作安排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想和情绪问题,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体现精神“正能量”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层面的洗礼,并自发性地对各种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疏导。

例如,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利用“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编演话剧或情境舞台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青年人的昂扬朝气和蓬勃斗志,帮助学生在表演当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个人在有关领域内的才能与价值;或者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或到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做慰问,在为社会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爱心,且能从更深层次引导学生意识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同时间接地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美好与青春的可贵。

3.强调先进人物和实际的感召作用

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语言往往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思想價值导向,只有借助具体化、形象化的榜样宣传才能从更为真实的角度出发完成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改造与升华。

就这一点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真正重视通过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等形象化载体,向学生就正确思想价值观和行为道德理念的内涵做直观性的诠释与宣传,将对理论的理解转嫁到对行为的效仿,缩短学生形成正确理念的精神加工路径,进而强化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效果性。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例会或班会等契机,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抗击新冠疫情英雄人物或团队感人事迹的资料片,阅读介绍残奥会奖牌获得者人生历程的优秀刊物,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革命老兵、行业翘楚、道德模范来校主持报告会,并可组织一定形式的互动问答环节,帮助学生在面对面的了解中形成更具感触效力的精神指导。

结束语: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是作用于学生精神层面的重要工作,也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核心性的促进作用。思政教育侧重于对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则更看重对阶段性情绪的排解与矫正,二者分别从“基石”和“瓦片”的层面筑建其学生的精神大厦,让学生得以登高望远、拨云见日。因此,能否在高职院校中实现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和互补结合,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左右着整个国家和社会能否在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新时代人才的建设下实现长效、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焱.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探讨[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3):43-44.

[2]赖晓玲.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6):40-42.

江西省抚州市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344100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