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全身麻醉中是如何使用的

2021-09-10 23:50吴迎春
智慧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肺泡通气全身

吴迎春

慢性肺疾病患者手术之前就有肺功能受损的情况,全身麻醉手术中机械通气易导致肺的气压伤或者是肺不张情况,继续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通过运用低潮气量机械,能够减少肺的气压伤,扩张萎陷的肺泡,更好的保护肺功能。

1、低潮气量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支持治疗措施,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虽然其是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以及治疗措施,然而运用后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肺损伤、气压伤、肺部感染、通气不足或是过度等等。所以,在研究领域中,还是侧重于对机械通气方法的改进以及发展上,希望能够减少或是避免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机械通气中的潮气量。其就是机械通气时每次把气体送入或者是排出患者肺内的气体量,是基础参数,通气量情况和机械通气的效果、并发症产生具有紧密的联系,潮气量太大就会导致并发症的产生,如,气压伤、通气过度以及循环功能紊乱等等,潮气量太小,就会导致肺内分流增加、肺泡萎陷、通气不足等问题。

常规潮气量。临床中的机械通气量是8-15ml/kg,正常人自主呼吸潮气量是6-9ml/kg4,可以看到,機械通气要比自主呼吸通气量大,这是因为运用机械通气时,气流输出中的一些气体会被压缩,且输气管道会扩张延长,让进入气道中的气体量变少;除此之外,患者的气道—肺病变要有较多的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初期运用中,因为测量准确度、输气管道性能、呼吸机制作质量等因素影响,限制了运用效果,要想确保通气充足,让动脉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正常范畴内,就需要运用较高的潮气量,一般在10-15ml/kg。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往的限制因素也在优化和发展,加上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研究日益深入,促进了机械通气中潮气量对肺有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2、全身麻醉

其就是把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或是静脉输入到体内,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中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遗忘、神志消失、反射抑制、全身痛觉消失、骨骼肌松弛。全身麻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效果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有联系,且能够控制以及调节。药物被代谢或是排出体外后,患者的这些反应就会逐渐得到缓解,最终恢复神智。

3、手术中机械通气目的

机械通气一般运用在临床麻醉以及重症治疗中,有利于对通气以及换气的功能进行优化,减少呼吸功能,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优化压力—容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机械通气可以取代自主呼吸;第二,可以优化通气,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第三,优化换气以及气体分布,提高血氧分压;第四,减轻呼吸肌疲劳。

4、机械通气导致肺损伤机制

近些年来,传统通气模式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会导致肺损伤,这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显示,传统潮气量(8-15mL)机械通气,能够让肺泡过于膨胀,使得肺受到损伤,对于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损害程度更大。低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其本质就是用较小的通气量减轻气道的压力,防止肺泡受到损伤,还可以避免肺泡出现萎陷和不张的问题,维持呼吸末肺泡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让塌陷的肺泡可以重新开放。这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IL-6、IL-8E的释放,从而减少患者在围术期的炎症反应,降低对于器官的功能损伤。

5、低潮气量通气的肺保护作用

慢性肺疾病患者手术前肺功能就已经受到损伤,全身麻醉中也有一些环节会影响到其肺功能,不合理的机械通气,会导致肺损伤,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怎样在机械通气中最大化的保护肺功能,就是围术期脏器保护中的关键内容。实践证明,低潮气量加上低水平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有利于保护呼吸功能,能够降低通气的阻力,在慢性肺疾病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运用,是一直安全的机械通气方法。

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62900

猜你喜欢
肺泡通气全身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刺激肺部细胞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冬日暖暖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