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

2021-09-10 10:44焦艳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焦艳利

摘要: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不仅对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中,语文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并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综合素养成为新的要求,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也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发展。为了更好实现新的要求,就必须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个人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策略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语文课程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和重任。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以语文课堂为主要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承担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很多学校对其仍不够重视。虽然课改正在进行,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与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只有将书本的知识学好,提高了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授课时就会注重讲授考试的重点部分,其中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会被忽略。教师不重视,学生難以接触到足够的传统文化,就会缺少对它的认知,从而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并不利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所有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阻碍了融合

在今天的生活中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因其内容良莠不齐,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对初中生来讲,手机等对其都有巨大的诱惑,通过手机,学生接受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和不良的信息,导致很多人沉迷于其中而忽视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利于初中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举措

(一)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会浸润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阵地,以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为载体,深挖教材和阅读材料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地渗透进来,而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强迫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看作语文教学的补充资源,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确保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发自内心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和素养,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高效的学习氛围。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和口到,三者协调起来才能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点。古代诗词是押韵的,学生在熟读后可以感受到一种和谐的韵律,通过掌握诗歌的节奏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站起来给大家朗读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也给听众以美的享受,进而营造出一种学生愿意朗读、喜欢朗读古诗词的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猜灯谜等娱乐活动,让学生通过猜谜的方式记忆古诗文,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加经典诵读,丰富阅读内容

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品评先人的优秀品质,深入感受其精神内涵。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授课中,教师就可以相应地增加对一些经典文章的诵读,让所有的同学一起进行阅读,在诵读时并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精神,让自己情操能够得到升华。例如,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优秀名著,其中截取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红楼梦》中的内容。在对这些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节选的内容进行诵读,并将这些名著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所展示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介绍给所有的同学,带领他们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以学生为教育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活用传统文化

“以生为本”是当前的基本教育原则。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育核心,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感知与灵活运用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传统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确保教学活动中的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任务、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既可以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又可以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认知理念。例如,在教学教材《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探索园林艺术文化”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并讨论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信息,如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民间手工艺与抽象艺术等,使学生从教学活动出发,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以往教师一般通过知识授课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如今学生获得了形式丰富的艺术培养机会,他们在积极参与蕴含了丰富园林艺术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结论: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她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让初中生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汲取力量,促进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瑞芳.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2020(27).

[2]董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2).

注: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课题《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部分.课题编号:2020YB0883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思源实验学校 471300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