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形成背景与基本内涵

2021-09-13 21:28官心谢晓蕾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思想

官心 谢晓蕾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教学实践与革命实践中的深刻总结。在分析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语言生动活泼、重视自学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师生民主平等、研讨式学习模式等具体内涵进行探析,旨在发掘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所富有的时代意蕴和中国特色,为当代中国教学方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启发式   教学思想

青年时期毛泽东接受了五年半的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出身的毛泽东在其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教学方法。1929年,毛泽东对红军士兵政治训练问题明确提出了“十大教授法”,其中第一条即“启发式(废止注入式)”[1](104)。1934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小学课程教则大纲》中指出:“苏维埃的教育,必须采用启发式,要充分发展儿童的自动的能力和创造性。”[2](170)1941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在教学方法中,坚决采取启发式、研究的、经验的方式。”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教学思想,深入探究其形成背景及基本内涵,是继承和发展该教学思想的前提条件。

一、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教学论在中国实际应用中的弘扬和发展,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来源于毛泽东在探索教育救国道路中的经验总结。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内外因的关系问题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对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3](301)。“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302)。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有目的、有影响、有方式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又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己消化理解,因此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人们的认识,不论对自然界方面,对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地方面”[3](283)“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3](284)。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启迪毛泽东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知识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文化基礎——中国传统启发式教学思想。

毛泽东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在办学方式上,孔子首创私学,作为民间私人读书治学场所的书院在各地兴盛起来。书院在教学方面强调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和自由研讨,在学习方面重视自学的作用,提倡质疑问难。在其后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主持农民运动运动讲习所等一系列办学中,毛泽东都将书院式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在内容上,《论语》《学记》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提出的注重启发、学思结合、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善教继志、教学相长等教学思想为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奠定了文化基础[3](174)。

(三)现实基础——毛泽东教育实践与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毛泽东多次说:“我是一个教师出身。”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接受了系统的师范教育,求学期间即通过办工人夜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其后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出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开办抗日军政大学等,一直致力于将教育与革命活动相结合,普及平民文化、培养革命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式教学思想正是毛泽东在广泛开展教育实践和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生动体现。

二、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十大教授法”是毛泽东对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启发式教学是“十大教授法”的精髓,是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深刻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一)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参考,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

毛泽东认为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针对文化知识较弱的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1917年,毛泽东针对工人夜校的工友学员理解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在《夜学日志首卷》中写道:“实验三日矣,觉国文太多、太深。太多,宜减其分量;太深,宜改用通俗语(介于白话与文言)。常识分量亦嫌太多(指文字),宜少用文字,其讲义宜用白话,简单几句标明。”[4](92)在领导湖南工人运动时,毛泽东主持编写了《平民读本》《工人读本》《千字课本》等教材,这些教材容易理解同时向工农大众宣传革命道理。例如《千字课本》第一册第一课《读书》中写道:“来来来!来读书,来识字。不读书,不识字,苦一世。”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工农大众能更好地理解革命理论,学习基本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团结工农大众。

(二)教学语言: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是增强授课趣味性的关键。

“说话要有趣味”被毛泽东列为十大教学法的第六条,可以看出他对语言生动的重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给工人夜校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工人”两个大字,然后对工人们说:“大家不是说天最大吗?什么是‘天?”他指着黑板上写好的“工人”两个大字说:“大家看,‘工‘人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天。”在抗日军政大学讲课中,毛泽东以赶毛驴上山做比喻阐明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政策,“陕北的毛驴很多,让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意抗战的,我们就采取对付毛驴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干就打他”。毛泽东通过讲述赶驴上山的故事生动活泼地向学员们阐述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方针,消除了更多红军干部和战士内心的疑虑,懂得了革命道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性是深入探究问题的源动力。

毛泽东认为自学是培养人的自觉性,是求学的内在动力,只有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之后干什么的问题才能获得提高。毛泽东曾向别人说过:“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5](8)他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明确“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6](241)。教育家蔡元培赞誉这种“以学者自力研究为本旨”的“主义”“实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6](255)。灌输式的死记硬背强调被动式接受和掌握,忽视自主地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在毛泽东看来,自学从根本上破除了灌输式的死记硬背,变被动求学为主动求学,是教学方法的革命。

(四)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际应用的深刻体现。

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启迪。1914年,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4](53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抗大及干部会议上多次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他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7](815)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完全的知识,实践是获得知识、启迪人心的最好方式,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师生关系:倡导师生民主平等是打破教学隔膜的有效方式。

师生之间相互信任,感情融洽,打破隔膜,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前提。毛泽东认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教师中心论”的局限性。1950年,毛泽东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相互探讨,形成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他又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一个军事学校,最主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8](74)。这充分证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是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把丰富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模式:研讨式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在于教师“启迪”,学生“发展”。研讨式学习模式是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学生在讨论中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还可以激发热情,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21年,他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指出:“本大学研究之法,分为单独研究和团体研究两种,并辅之以通函指导、特别授课和特别讲座三项。”[6](249-250)毛泽东组织了各种研讨会,如“哲学研究会”“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文学研究会”等。在其后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抗大等教学实践中,毛泽东都组织各种专题研讨会和辩论会加深农民及学员们对理论知识和革命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工农大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讨式学习模式利用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够逐步离开教师这根“拐杖”独立“行走”,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运用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对当代中国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运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术业有专攻,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教学训练,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比学生拥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教师要对以前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吸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深入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理论观点。其次,积极倡导师生相互尊重、互教互學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和思想状况及具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形成师生良性互动。毛泽东在讲党课时经常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授内容和表达方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引起教育对象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毛泽东指出:“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7](116)最后,培养挑战和开创精神,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探索真理。创设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亲口吃一吃。毛泽东通过讲吃梨的例子让学员们了解“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四、结语

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到教育需要遵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其在培养党的革命事业骨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深化中国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雷晋虞.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3]蒋伟杰,万喜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5]周世钊.毛主席青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J].中国青年,1961(19).

[6]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湘江评论  新湖南  新时代(甲编429)[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思想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优化探析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特征的解读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平行四边形
善用启发式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启发式教学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