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9-20 12:24王小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双相医嘱服药

王小丹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青岛)

0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以抑郁或狂躁为主要表现,在成年早期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1]。此疾病患者往往自控能力较差,又不能配合服用治疗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情的控制不利。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常规护理仅按照规范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其关注的是疾病本身,而没能将患者作为中心,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因而效果并不理想[2]。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实施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接收的8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对全部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各包含42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50岁,平均(40.36±3.17)岁;病程0.5-5年,平均(2.69±0.47)年。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51岁,平均(40.65±3.03)岁;病程0.5-6年,平均(2.87±0.21)年。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可行。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互动达标理论实施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综合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对患者的病情、用药、主要经历、治疗史等方面的情况加以了解,对其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服药依从情况进行评估[3,4]。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地询问与解答问题,争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以及目前对患者精神状态的观察,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进行计划制定时,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实现的护理目标及计划采用的护理方式等,并询问其意见,双方达成一致后才可实施护理计划。(3)实施护理计划。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且要确保病房内的安静,减少患者间的相互干扰[5,6];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鼓励患者将烦躁、抑郁的情绪释放出来,对其进行安抚和疏导,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等向患者说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还要将治疗成功的案例向患者进行介绍,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7]。最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用药的时间、用药量、服药次数等,最好将这些内容写在纸上,以防患者用药错误。(4)评价护理效果。定期进行护理效果评价,若没有达到预定的护理目标,就要对原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原来的护理计划,更好地服务于之后的护理工作[8,9]。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疾病知识知晓率。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包括20个问题,如果答对15条及以上可判定为知晓。(2)服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若患者能够完全遵医嘱用药为完全依从,如果大多数时间能够遵医嘱用药为依从,如果遵医嘱用药时间不足一半或者完全不遵医嘱用药为不依从。依从性的计算方法为完全依从率与依从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9.0,研究所得全部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检验方式为χ2,若P<0.05,则表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研究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经护理后,服药依从性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结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性疾病,临床关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有研究指出,其与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物理及心理治疗[10]。疾病在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会造成损害,且由于患者不能完全遵医嘱用药,服药依从性差,致使疾病的复发可能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互动达标理论是由美国护理学家Imogen.King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并在之后的医学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理论强调,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通过有效互动,对患者的行为和反应做出感知和判断,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实际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有效的服务[11,12]。本次研究将这一理论用于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互动达标理论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互动达标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应用互动达标理论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相关情况的认识,并能够促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用药治疗。

猜你喜欢
双相医嘱服药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La0.05Ba0.95FeO3-δ-Gd0.2Ce0.8O2-δ双相透氧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