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探究

2021-09-22 08:33吴文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中职情境教学策略

吴文委

[摘           要]  在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生动化的场景,将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对“情境—问题”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通过合理设计课程、策划学习情境、借助信息技术等方式,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96-02

生活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实践于生活中,因此在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情境中设计数学教程、提出数学问题对数学教学过程来讲很有必要。中职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等问题,针对现状实施信息技术支撑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对中职数学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境教学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讲较为抽象枯燥,教师在讲台上奋笔疾书、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毫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讲解知识点与考点,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是仍然存在“一看就会、一考就废”的状况,解题思路不清晰,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没有实现素质教育,学生成为课堂的附属品与参与者,没有形成数学思维,因此,在数学学习方面屡屡碰壁。再加上中职生多半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数学基础弱、成绩差、缺乏自信心,对后续的学习没有上进意识,缺乏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中职数学的教学道路更加崎岖。

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场景或元素,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从生活中发现所学知识的应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思考。

中职生仍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与心态意志仍然不稳定,教师应当将学生充分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在情境中亲身体会,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设问后思考尝试,通过积极调动主观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为后续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核心内涵奠定坚实基础。

二、信息时代实现情境教学的可行性与优势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与现代化技术为课堂提供多元化教学途径与方式,為中职数学课堂注入一股新鲜活力。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微课、思维导图、视频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搭建现代化学习平台,通过音频、视频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跟随教师的课堂节奏与教学任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三、“互联网+”时代实现中职数学“情境—问题”策略的实施方案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供“情境—问题”教学平台

中职生虽然没有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好,但是普遍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将学习情境设置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符合青春期学生好动贪玩、好奇心强、充满个性的心理状态。

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与信息媒介为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学生课堂学习注入新鲜活力,提供便捷、生动的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生活情境,融合数学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带领学生进入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与分组式讨论,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之中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积极投入寻求解决办法的思考与研究中。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再提出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转化个别为一般,通过总结经验、归纳思考,从而掌握学习数学的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以一个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大家对纸张都很熟悉,现在准备出一张普通的作业纸,大家认为可以对折几次呢?”在生活化的轻松氛围中教师对大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之前先通过猜想与分析说出一个结论。然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去验证自己说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原本认为可以折叠10次以上的纸张,却只能折叠6~7次。教师又提问:“大家觉得纸张大小对折叠次数会有影响吗?”让学生再次进行动手验证结论。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然后教师通过这一现象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指数函数。通过微课为大家展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元素或事物中包含着指数函数,又有哪些技术运用了指数函数,从而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

在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进行计算,并为学生举出一个指数函数的计算实例:1365=1

1.01365=37.8

1.02365=1377.4

引导学生联想“这组指数函数意味着什么呢”,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对这组指数函数背后的含义进行解释:每一天进步多一点,365天以后就大有不同。从而让数学知识变成人生哲理,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与警示,提升核心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中职情境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