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口升学的VF“五化”复习教学探索与研究

2021-09-22 08:19王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五化细化程序设计

王平

[摘           要]  重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中职学生对数据库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6.0按照“模块化一细化—强化—深化—系统化知识点”的“五化”复习模式进行对口升学考试的教学探索,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圆其大学梦。

[关    键   词]  “五化”;模块化;细化;强化;深化;系统化;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106-02

目前,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更多谈论和关注的焦点是实践与就业,即“重实轻理”,或“只实不理”。而这恰恰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2019年1月28日,國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指出:“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这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性。因此,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教学,夯实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其练就基本技能,抓好“对口升学”考试环节,已成为摆在广大中职学校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以数据库应用基础—V F6.0教学实践为例,就如何引导中职学生学好该课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帮助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考生实现大学梦,让学生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数据库应用基础—V F6.0是计算机科学应用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又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所涉及的必修专业课程。其知识点多且分散,内容庞杂。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有些学生完整地读完了三年职业高中或中专,有的则读了两年,这两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但专业课基础较强;有的是从综合或普通高中转过来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来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其文化课基础较好,但专业课知识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教学任务,搞好中职对口升学考试复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达到自如应用该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对口升学高考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经过缜密思考,对复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知识点细化于各个模块中,并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强化训练,最终达到了深化和巩固的目的。

一、将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划分,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材模块化既符合数据库应用基础—V F6.0自身的特点,又有利于复习,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教材模块化是细化知识点的前提,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模块划分。首先,笔者将全部教材内容不管章节按先后次序划分为三大模块,即命令模块、函数模块和程序设计模块。其次,将每个模块进行分类划分,如在命令模块中,可将V F6.0中所涉及的命令分为输入与输出命令、对数据库操作命令、环境参数设置与程序设计常用命令三个小模块;函数模块可分为标准函数模块和用户自定义模块;在程序设计模块中可划分针对数学问题模块、图形输出模块和数据库操作模块三个小模块。再将二次划分后的模块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细化。在细化时力求做到:(1)突出特点。例如,在输入、输出命令模块中,其特点是非格式输入、输出命令简单明了,而格式输入、输出命令复杂,其参数和语法规则较多。(2)把握重点。学生必须对每次划分的相应模块中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例如,在第一次划分的第三大模块中,命令模块与程序设计模块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牢牢把握。(3)突破难点。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把握与沟通,教师认为或预设的难点,在学生看来或许不是难点,而学生的难点教师可能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了,这就需要双方通过沟通来了解,通过一定技巧和细化方法来突破。例如,程序设计模块是整个教材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就成了复习过程中细化的关键。在突破该模块难点的过程中,强调二次划分的模块特点,要求学生以搞清模块特点来突破难点。例如,在针对数学问题的模块中,求和与求阶乘是非常典型的两类问题,而该类问题主要通过循环结构程序来解决,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吃透循环结构程序的特点,即用来解决求和与求阶乘问题的循环结构特点的关键是循环条件的变化和步长的改变。因此,在复习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在求和的程序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循环结构来设计,而在循环结构的前面,必须给循环变量赋初值,将累加器变量清零,在循环结构内部,必须有改变循环变量的语句,当循环条件中用“<=”时,循环变量的改变规律是累加器变量加步长的倍数;当循环条件中用“>=”时,循环变量改变的规律是累加器变量减步长的倍数;在求阶乘的程序设计中,一般也都采用循环结构来设计,而在循环结构的前面必须给循环变量赋初值,将阶乘器变量置1,同样,在循环结构内部,必须有改变循环变量的语句,当循环条件中用“<=”时,循环变量的改变规律是阶乘器变量加步长的倍数,当循环条件中用“>=”时,循环变量的改变规律是阶乘器变量减步长的倍数。从而得出求和与求阶乘运算的程序设计规律特点,引起了学生的足够重视,让学生找到了复习的重心,学生把握了复习的规律性,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复习效率,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抓好筛选关键点这一环节。关键点是命题者常常爱出题的知识点,关键点中既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又包含了非重点和非难点,特别是一些非常简单但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点。例如,EOF()函数在测试记录指针是否指向数据库文件尾部时,若记录指针即使指向数据库文件的最后一条记录,其值仍是假,只有指向最后一条记录之后才为真,这一点学生很容易忽视。而教材对数据库“文件尾部”这一概念的阐述也很模糊。因此,对于诸如这样的知识点,必须进行总结和提炼,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五化细化程序设计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细化文明实践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论初中英语教研工作中的“细”与“实”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