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的重要性研究

2021-09-22 09:26朱金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朱金明

[摘           要]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就业观念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需采用新的教学培养方式来对教学措施进行改进。产教融合指的是将企业需求和中职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法,在该种方法的指导下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所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能够结合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实践场所,有效实现校企共赢,不仅能够提高中职学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成功率,企业也能获得所需的专业型人才。为了更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模式的优良性,对中职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共赢;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202-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趨势,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1]。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在现有的招聘市场中却难以找到适合的人才资源,而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或者是找不到工作的现状。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市场以及人才构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在产业构成方面制造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并且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领域也在不断地提升[2]。目前,我国对技术技能型的人才逐渐加大培养的力度,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急需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市场对这部分技术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市场需求所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应用在中职学校中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能有效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保证。而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对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有效方法,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是目前需要进行探讨的一项重要问题,只有将学校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以及企业中得到实际操作和应用,才能真正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的应用,本文对中职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

我国教育领域中传统的人才培养策略主要有勤工俭学、顶岗实习以及工学交替等方式,而产教融合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利用学校的内外资源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习得的教育知识和能够直接获得工作经验企业的有关工作进行结合,这样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够把学校和企业进行完美的结合,学生在该种培养模式下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的模式还能够帮助中职学校进行专业结构方面的优化,在传统的专业设置当中,学校往往是结合教育的需求以及参考其他学校的专业设置来制定自身的专业设置方案,但是该种理念下所制定的专业构成往往较为主观,并没有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参考,从而无法有效地将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这容易导致学生在经过2~3年的学习之后,由于所习得的知识、本领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就业困难。因此,为了减少就业困难现象的发生以及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在进行专业课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的理念来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让学生的学习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二、目前产教融合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虽然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问题需要解决。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内容如下。

首先,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政府以及企业的帮助下,已经逐渐建立了属于自身并且具有独立性的职教集团,在部分中职学校中也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联盟,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各个集团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不高、成员之间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现象[3]。在产教融合的培养背景下,企业通常是进行自主经营并且自负盈亏,而生产效益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这样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了解企业工作的主要内涵,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反而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产生不良的影响[4]。部分企业的负责人没有意识到接纳新的员工对企业自身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效益,最终会妨碍企业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大部分中职学校由于受到教学资金以及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自身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但是中职学校所开展的部分专业其消耗的成本较高,例如机电等方面的制造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技能的实战训练,而教学实训设备的缺乏以及落后加上学校办学理念的限制,会大大影响学生技能的发展和锻炼,而实践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所使用的先进设备,影响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的安排方面,部分中职学校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计划[5]。而在教学资源方面,目前中职学校所具有的高素质理论以及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和质量较低,先进教学人才的缺乏也会对产教融合以及校企结合产生不良的影响。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破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