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2021-09-25 01:39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效能病情资料

贺 洁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因气道持续性阻塞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其病情多呈现进行性、不可逆性发展[1]。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气促、胸闷、咳痰等症状较日常明显加重,肺功能快速恶化,是引发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2],因此,对AECOPD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研究表明[3],AECOPD的发生和进展均与患者自身的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AECOPD患者除了忍受机体的极度不适外,心理方面难以避免的会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救治信心,不利于疾病预后。自我调节理论由Bandura等[4]提出,该理论认为健康行为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及自我调整3个阶段,个体能在不断的评估及调整过程中选择最优的健康促进策略。本研究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指导对AECOP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其对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AECOPD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 照 组男22例,女5例,年 龄64~91岁,平均年龄(78.37±9.24)岁;病程1~30年,平均(10.04±7.05)年;观察组男20例,女7例,年龄62~92岁,平均年龄(78.70±10.28)岁;病程2~20年,平均(10.0±5.3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入院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5]的诊断标准;②具备正常的理解、沟通以及表达能力;③临床资料记录清晰、完整。(2)排除标准:①病情已进展为呼吸衰竭者;②合并严重的肾、肝、心等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咳嗽和咳痰情况、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②心理护理:和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与其沟通、交流,耐心答疑解惑,针对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③呼吸道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药物雾化,定期湿化呼吸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时协助排痰。④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反应,指导患者口服磺胺类药物后多饮水。⑤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或者膈式呼吸等呼吸运动,加强肺功能锻炼。(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主要如下①自我观察:通过与患者及其照顾者交流、查阅病例资料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饮食等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及遵医行为等,评估患者的总体情况,向其进行针对性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配合事项等健康教育;且在每次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引导的方式让患者回顾以往自己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情况。②自我判断:向患者及其照顾者宣教如何对自我的运动、饮食、服药等行为进行自我判断,并发放相关健康宣教资料,让其对自我相关行为进行客观判断,判断其是否符合当前疾病治疗和护理的要求。护士针对患者的自我判断结果逐一进行核实,对判断有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并再次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③自我调整:根据自我判断结果,护士与患者及其照顾者共同制定行为改进计划和阶段性康复目标,在实现阶段性康复目标过程中,不管引导患者对自我行为进行正向调整,并督促患者持续保持健康行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评分。(1)遵医行为:从正确用药、适当运动、检验检查配合、合理饮食以及呼吸功能锻炼5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采用从完全不依从(1分)到完全依从(5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5~25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遵医行为越好。(2)自我效能:运动COPD自我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scale, EX-SRES)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情绪管理、外界环境、呼吸困难管理、体力活动以及安全行为5个维度,共计21个条目,总分31~155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遵医行为 自我效能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27 18.67±3.73 88.11±11.40 115.48±15.56对照组27 13.78±3.92 87.63±12.76 97.26±12.12 t 4.697 0.146 4.801 P 0.000 0.884 0.000

3.讨论

AECOPD的发生和进展均与患者的疾病自我认知不足、遵医行为较差并伴随相关的不健康行为等密切相关,而临床救治的主要目的仅为控制病情,疾病无法根治[6],因此,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自我管理信心和能力对其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自我调节理论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及自我调整3个模块,其中自我观察指的是个体对影响因素的观察和评价,自我判定指的是个体对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利弊进行衡量和判断,自我调整指的是个体在评估和判断后的自我行为调整。该理论强调的是个体的情感和自我认知对自我行为的影响,个体可通过自我调节不断促进健康行为[7]。本文在自我调节理论的指导下对AECOPD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可提高AE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促进病情控制。分析原因有,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8],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向其宣教运动、饮食、肺功能锻炼等生活行为习惯以及遵医嘱服药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性,患者在被动接收相关信息的同时,不断观察和反思自我日常生活、服药、功能锻炼等行为是否符合疾病管理要求,再在护士的引导和核实下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整,使相关行为不断向遵医行为转变,进而促进疾病病情控制。此外,在患者的不断自我观察、判断和调整过程中,护士会加强与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遵医行为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并鼓励患者提高疾病救治信心,使其自我效能感也不断得到提高,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也会进一步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可不断提高AE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感,对患者的疾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效能病情资料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