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0-09 01:00程明霞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宣城理论课课程思政

程明霞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宣城 2420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非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等教育,帮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政治品格和个人修为。不同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思政资源不同,因此各专业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研究“课程思政”建设非常必要。

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宏观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方向。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另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可见,国家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选拔任用人才首要条件是政治标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职责使命,高等教育要坚持“教育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只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四为”人才。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良好的教育和正确引导。高校除了抓好思政理论课关键课程外,还要利用好其他各门课的思政功能,形成所有课堂的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发生协同效应。高校在继承、巩固和发扬思政理论课的思政功能外,需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高校快速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一)“课程思政”建设顶层管理需加强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校教师通力合作,领导的“头雁作用”更大。学校党委要把“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成分,每学期要专题研究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宣城职院学院领导虽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在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如“课程思政”体制机制仍不完善,未制定《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考核办法》等文件;“课程思政”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课程思政”工作成效没有转化成“课程思政”成果;缺乏激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热情的机制等。

(二)未形成“课程思政”合力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必须全校一盘棋,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专业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以宣城职院为例,高校“课程思政”呈现出合力不强的现象:第一,课程思政建设主要由思政处和教务处组织实施,各部门“课程思政”建设参与较少,难以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第二,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课程思政理念还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侧重操作技能培养,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不能“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第三,专职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据了解,高校存在一种现象:认为学生思政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事,而“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师的事,与思政理论课教师无关。实际上,思政理论课教师接受过系统政治理论学习,善于发现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起到引领作用。

(三)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辐射带动力不强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是省级示范中心,需要起“课程思政”示范带头作用。当前,旅游管理“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各门课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尝试利用宣城本地红色实践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把合作企业延伸成“课程思政”课堂等,但是在全省高校、甚至本校内“课程思政”建设上,辐射源和火车头的作用不明显,推动力不强,影响效果不够大。

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课程思政”是学校思政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全校性思政教育工程[3]。“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由学校党委统领,各部门共建设,全体教师参与,共同推进。一是要强化党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研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二是配备组织管理机构。课程思政可作为教学任务纳入教务处统一管理,但是“课程思政”的实践在高校仍属探索试行阶段,高校要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评议,还要对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只有在人员和精力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发挥保障和激励作用。学校教务处要主动制定管理机制和监督评价制度,如《课程思政考核办法》等,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价,避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出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组织人事处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上作出贡献的教师,在评聘职称和职务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课程思政”建设良好氛围[4]。

(二)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全体教师要有大局意识,划出“课程思政”建设最大同心圆。首先,党委专题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下辖各部门职责,将各部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每年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范围,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形成党委统领,各部门协同推进的一盘棋思维。其次,在学校各项制度保障下,推动课程思政“常态化”教学。再次,加大“课程思政”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qq等新媒体加大宣传,使师生认同“课程思政”理念,让专业课教师乐于实践“课程思政”,学生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最后,激发专职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发挥专职思政教师引领作用,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融入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积极构建党委统领、部门同心、教师同向发力的“课程思政”建设“合力”[5]。

(三)建好校内示范中心,发挥辐射源作用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见图1),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第一,成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委员会,中心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研究“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问题。第二,组建课程思政团队(包括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突出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团队中的作用。共同挖掘各门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并进行集体备课和集中研讨,教案要做到3备,即备知识、备技能和备思政。第三,提升教师自身政治能力水平。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和育人水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等等,都要求教师自身政治过硬、品行端正、业务精良,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更要德艺双馨,而高职院校(示范中心)教师多为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缺乏思政知识储备,故要加大旅游管理“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思政能力,增强育人自觉。第四,加大课程思政专项经费支持。确保示范中心开展各类活动,如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举办“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等。第五,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无论是省级还是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都是“课程思政”的先行者,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还要搭建自我展示和经验交流平台。第六,继续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型人才,服务行业的社会性更强、影响性更大,所以要继续做好大学“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图1“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

把旅游管理“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好,提炼成功做法,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首先在学校内部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加快学校“课程思政”先行高校建设。然后将“课程思政”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成果,用理论指导检验“课程思政”实践,不断补充完善,为其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提上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日程,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增强“课程育人”成效。培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党、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6]

猜你喜欢
宣城理论课课程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宣城小镇》
宣城以外看宣城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