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认知内驱力 培养学习自主性

2021-10-16 12:00张世贤
关键词:内驱力自主性培养

张世贤

摘   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要从教法与学法两个视角对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教法改革要突出认知内驱力诱发;学法指导要注重学习自主性培养,同时,相应地实施以境生趣、以材促学、以诱引欲、以情促用等施教策略,以及听“门道”、读“脉络”、乐“思悟”、敢“质疑”、解“规律”等学习方法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内驱力;自主性;诱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5-0023-04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和职业转换频率越来越快,一个人仅靠学校里学的知识远远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具有快速掌握新知识的本领,是否具有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把如何学习也作为认知的对象,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考力,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一、教法改进:突出认知内驱力诱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发如强劲东风催动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二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从教与学的关系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仍未走出三个较为典型的误区:一是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练”的教学方式,只在公开课上摆一摆“改革”的架式;二是教学改革存在重教法改进、轻学法指导的现象,教法与学法改革不同步;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学生怕自学,习惯等待教师的“教”,表现出学习上的不自信、不主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学习产生自我需要的动机,就能驱使学生对学习行为产生一种内部的力量,学习不再是“被”学,不再是“苦”学,往往还能把困難视同挑战,并乐此不疲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认知内驱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最稳定、最持久的原动力,但它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以兴趣作为诱因,并通过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起来。内驱力给学生“推”的力量,诱因给学生“拉”的力量,学习的动能正是在这一推一拉中形成的。

(一)化静为动,以境生趣

数学教材配有大量色彩鲜艳的主题图,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活力,许多教师利用主题图作为情境来导入新课。但是,教材中的图画毕竟是静态的,对小学生还不能产生强烈的刺激效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如果教师能根据“学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需求,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创设一种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生动形象的动态课件,化静为动,更易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三年级“轴对称图形”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一群小朋友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兴高采烈地放飞风筝,各种各样自制的简易风筝飞向天空,可是其中一位小朋友的风筝飞起又栽落、飞起又栽落,他沮丧地涨红了脸,急得想哭。这时教师大声说:“谁能帮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播放静止的风筝放大的特写,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了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纷纷出主意,有的说:“老师,风筝的主干不在中间,两边失去平衡,所以飞不起来。”有的说:“两边大小不一样!把木条移到中间就可以了。”教师继续播放:移动风筝主干,再放飞,果然飞了起来,风筝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越飞越高。“同学们真棒!找到了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其实风筝飞翔的原理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教师说完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放风筝是学生熟悉而又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教师把这一生活场景制作成动态的课件,引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心智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一旦认同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兴趣与动机就会大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不再是“苦差事”。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巧妙地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刻板的知识传承呈现出灵动而鲜活。

(二)变生为熟,以材促学

教科书是面向全国的,编者选取的素材无法满足普适性要求。适合城市孩子的不一定适合农村孩子,适合农村孩子的不一定适合城市孩子。《课标》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因此,当教材中的素材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时,教师要结合当地学生生活实际,自创学习素材,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学材”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能。

比如,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教材是以“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一次罚点球机会,他们准备派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右面是这三名队员近期罚点球情况统计。你认为该派哪名队员?”作为研究素材的我校地处福建山区,学生平时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足球,只在电视上见过,因此笔者调整了“学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哪杯水更甜?”作为学习素材。上课伊始,笔者说:“今天老师要与大家共同研究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接着出示:1. AB两个杯子都装有水100克,如果A杯放入糖10克,B杯放入糖8克。你认为哪一杯糖水更甜?请说说理由。2. AB两个杯子,A杯有水25克,乙杯有水20克,如果A杯放入糖4克,B杯放入糖3克。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请说说理由。

农村生活没有城市便捷,不像城市家庭每天备有水果供孩子们“享用”,他们谗了泡“糖水”喝是常有的事,“哪杯糖水更甜”对农村孩子来说司空见惯。问题一出,思维被激活,人人开动脑筋。

(三)变问为引,以诱引欲

课堂提问是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教师问得准、问得巧,才能为学生的“思”启航,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围绕学习目标预设问题。这种直指教学目标的提问,是教师的意愿而非学生的需求,也不符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逻辑规律,本质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史宁中教授期待的课堂是这样一幅景象:希望小学数学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都有道理,有需求,能解决问题;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由猜想、发现和发展;每一个表达都由学生思考、整合后自然呈现。高水平的提问有赖于教师课前做足“功课”: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有什么逻辑关系?有哪些逻辑思维成分?提什么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能会沿着什么思路想?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变步步为营地“问”为循循善诱地“引”,从而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如教学五年级“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甲这样设计:教师拿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比一比,确认它们等底等高,然后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接着提出一连串问题:1.三角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2.三角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3.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4.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多少?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教师乙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拉成一个点,变成三角形。接着说:“在演示中同学们看到,三角形是由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变来的,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这个秘密就交给大家去揭开。”然后学生分小组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师再提出问题: 1.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2.三角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从而引发数学思考。

从课题“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两个:一是探索活动,偏重体验;二是公式推导,偏重数学思考。教师甲提的问题过于浅白,缺少思考性,学生只是按着教师指的“路”一步步向前走,思维活动被“一问一答”的“对白”所取代。教师乙先通过演示和拼图让学生感悟到三角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再提出两个引导性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自主中完成对公式的探究。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精巧的提问,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课堂呈现灵动而鲜活,因此,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的着力点。

(四)化虚为实,以情促用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常给人以虚无隐晦的感觉,在应用数学知识时,教师常常是“为解题而解题”,久而久之,学生愈发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教学时要注重数学价值的“回归”,当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实在在的应用时,数学虚无的面纱就能被揭开,让数学变得熟悉、亲切和富有磁性,从而对数学产生热爱的情感,并逐步养成面对生活问题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比如,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在课末说:“这节课即将结束,我想知道大家在本节课中有愉快、紧张、遗憾三种情绪,请告诉大家你在这节课中三种情绪所占的百分比吗?并说说理由。”这时学生们欣喜若狂,个个争抢发言:“我愉快占80%;紧张占10%,因为后面有老师听课,有点紧张;遗憾占10%,我举手了,但老师没提问我。”“我愉快占100%,紧张和遗憾都是0%,因为这节课我上得很开心!”“我愉快占70%;紧张和遗憾各占15%,因为有老师听课,我一紧张回答问题出错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教师说:“我愉快占90%,因为这节课能与同学们一起探索百分数知识;紧张占5%,后面有专家听课我也有点紧张;遗憾占5%,由于时间关系,一些同学举手了我却没提问,给同学们造成了遗憾,真对不起!最后我把发明家爱迪生的名句送给你们: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方法来审视和表达自己的学习情绪,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更是一次“学数学、用数学”的体验。

二、学法指导:注重学习自主性培养

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应以教会学生知识为目标,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平时的点拔与指导,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法指导可以从“听、读、乐、敢、解”等五个方面入手。

(一)听“门道”

听教师每节课开头所提的学习要求;听教师如何展开教学思路;听教师如何分析教材;听教师如何阐述道理;听教师如何揭示规律;听教师课堂总结要义;还要听同学发言,从他人的见解中获得启发,听要专心,以免出现“断路”,边听边想,才能理解消化。

(二)读“脉络”

一是粗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粗读教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二是精读,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对教材咬文嚼字:本课有哪些知识点?知识点间有什么联系?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重点、难点、疑点是什么?并写出心得式短语。这样看书,学生才能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三是研讀,在每单元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三)乐“思悟”

大多数学生都抱有不一定会提问我的侥幸心理,所以对教师的提问不上心;遇到思考量大的题目心存“反正还会讲”而不假思索。要让学生明白“思悟出智慧”的道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敢悟、常悟、善悟。

(四)敢“质疑”

课堂对话时,对不同观点要敢于质疑,对疑点问题要敢于争辩,课堂上发言尽量不说与别人重复的话,从新角度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敢于标新立异。

(五)解“规律”

解题是数学的特性,但我们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的目的是“磨练”思维,解题要注重对比,在异中找同,在同中找异,发现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梅拾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美]戴维·保罗·奥苏贝尔.意义学习新论[M].毛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3]张世应.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误区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2,(9):32~33.

[4]罗鸣亮.让课堂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J].小学数学教师,2020,(2):1.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梅拾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王   悦】

猜你喜欢
内驱力自主性培养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