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0-21 03:04钟松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0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培智学校劳动教育

钟松英

【摘要】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劳动立德树人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劳动教育不仅能补偿身心缺陷、培养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合格劳动者,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培智学校;智障学生

一、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联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劳动人民靠双手来实现。而“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其中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立德和树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

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具有内在一致性与统一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智障学生而言,劳动教育可以回归劳动的本真,让他们在劳动教育中发展“自我意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而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

(二)对培养培智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

智障学生因大脑发育不良或受损害,造成在认识活动、心理活动等方面存在障碍。劳动有助于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不仅能补偿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劳动能促进智力发展,因为在劳动中,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还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劳动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集体、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的落实关键在学校,我们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从不同学段、不同对象的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帮助智障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树立科学的劳动实践观

1.设立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201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规定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具有实践性、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等性质。劳动技能课程是一般性课程,即必修课程。立德树人背景下,培智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劳动课程内容,让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创设模拟教学情境,开展情境化教学;要突出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技能;要开展单元主题式综合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综合康复;要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培智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让智障学生通过专门的学习时间,系统性地掌握劳动知识,从小树立科学的劳动实践观。

2.将劳动教育和其它课程有机融合。《意见》要求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它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依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我们要在语文、图操、绘画、唱游与律动等学科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课堂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如,在开展语文、绘本等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劳动精神,有机插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科学的劳动观;在数学、展能、运动等学科中,适时渗透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开展绘画、唱游与律动、图操等学科教学时,可以通过唱一首关于赞美劳动的歌曲、画一幅以劳动美为主题的画,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教学内容……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劳动教育途径,还利于挖掘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创新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在培养技能上下功夫,提升学生的劳动成就感

教师应遵循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低到高,遵循螺旋式发展开展劳动技能课程教育,以“生活劳技”“生活适应”“家政服务”课堂教授为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劳作、家务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为辅助,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多项劳动技能:低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劳动技能的启蒙阶段,侧重于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整理和清洗个人物品为重点,如刷牙、洗脸、上厕所等;中年级侧重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进一步提高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兴趣,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如,在劳动课中学习打扫房间、洗衣服,课后就可以利用家庭进行延伸的实践性操作;高年级是劳动技能的提升阶段,劳动服务场所由家庭、学校扩大到社区和社会,在熟练掌握家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初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如烹饪、家政、陶艺等一系列技能课程。

除此之外,可以划分劳动责任区,组织学生打扫校园环境卫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中种花种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提升劳动成就感,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劳动。

(三)在综合实践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应当有机融于家庭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在劳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基础上,可以创设《模拟家庭》《模拟超市》《模拟医院》等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参与各种劳动。《纲要》对社会服务做了具体分析,社会服务要促进学生“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进行一些公益活动,如开展社区自愿服务活动、植树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春游等活动。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增强智障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纲要》指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要重视考察智障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效果,构建具有培智学校特点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元评价体系,让劳动教育的动态评价与反馈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培智学校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相信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路上,伴随立德树人的落地生根,智障学生必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劳动美丽人生。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培智学校劳动教育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