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络平台整合下的三会一课实施模式探讨

2021-11-12 15:25宋兴聪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全员党课网络平台

■宋兴聪 刘 颖/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需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所谓“三会一课”是指支部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以及党课。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不仅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为导向,还需要在对基层党员的组织管理上下功夫。因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对基层党员的组织管理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进而就可能会使“三会一课”的实施效果呈现出稂莠不齐的局面。在对基层党员的组织管理中,之所以会存在着诸多挑战,根源在于基层党员作为“社会人”而存在,他们的职业发展存在着流动性,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流动性(如离退休党员)。这就要求在多网络平台整合的基础上来推动“三会一课”的实施。本文所指的多网络平台主要由:基于智能手机端的移动网络平台、基于PC端的网络平台、基于多媒体的在线网络平台所构成。

一、当前“三会一课”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调研和党务工作体会,当前“三会一课”所存在的不足可归纳如下:

(一)在“三会一课”实施中存在着出席率的问题

抛开个别党员主观原因不论,在“三会一课”实施中存在着出席率的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1)在召开支部大会时难以做到全体党员到场,即使到场党员人数满足大会要求,但支部还需在会后个别落实大会精神;(2)在党课学习中也同样存在着出席率问题,也同样需要再次将党课内容和中心思想传达给那些未到场的党员。从客观原因的分析出发,未到场的党员或者因身体不适所致、或者因工作出差所致、或者因离开本地去往它地居住所致。在“三会一课”中因存在着出席率问题,便直接弱化了党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并对其他到场党员的心理形成了消极影响。

(二)在“三会一课”实施中存在着出席状态问题

将目光投向到场的党员群体身上,在“三会一课”实施中还存在着出席状态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1)在参加支部大会时,部分党员存在着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在这些党员中以“低头看手机”为行为特征;(2)在参加党课学习时,部分党员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且据观察发现,“低头看手机”者不乏其人。作为常态的“三会一课”构成了党员组织生活的主体内容,基层党员通过参加“三会一课”来履行党员权利,通过参加“三会一课”来履行党员义务,通过参加“三会一课”来提升党性修养。然而,如此的出席状态必然与他们的党员身份不符。

(三)在“三会一课”实施中存在着实施时长问题

无论是在支部大会,还是在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实施时长问题。由于党课在开设中有其讲授大纲,所以在实施时长上较易把握。在“三会”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反映为,会议要么久拖不决、要么点到为止。前者主要根源于与会党员未能获得充分的前置性信息储备,而在会议现场难以做出精准决策(如在支部大会上选拔党员干部)。后者则主要归因于为与会党员的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着想,而人为加快会议速度。显然,无论是“久拖不决”还是“点到为止”,都不利于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

二、多网络平台整合的着眼点

在“三会一课”实施中完成多网络整合工作,应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基点。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多网络平台整合的着眼点:

(一)着眼于实现“三会一课”的全员性

实现“三会一课”的全员性不仅是基层支部在开展组织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基层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的根本保障。面对因客观原因而存在的出席率问题,在多网络平台整合中需着眼于实现“三会一课”的全员性。智能手机在基层党员群体中的普及,为全员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合理分配线上与线下“三会一课”实施模块的基础上,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在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交互的中的优势,在实现全员覆盖的同时提升“三会一课”的影响力。怎样合理分配线上与线下“三会一课”的实施模块,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着眼于增强“三会一课”的参与性

目前,在“三会一课”实施中所存在的出席状态问题,部分根源于个别党员在对待组织生活时的态度,部分则归因于“三会一课”在实施中的参与性不强所致,笔者在这里聚焦于后者。“三会一课”实施中的参与性不强反映在,个别党务干部习惯于以文件宣读、文件解读、任务下达作为“三会一课”的实施方式,这自然难以调动起参会党员的参与热情。这就要求在多网络平台整合中,需着眼于增强“三会一课”的参与性。参与性的实现应立足于解决党员的“知信行”问题,借助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功能,便能在“知”和“信”上为接下来的“行”做好铺垫。

(三)着眼于规范“三会一课”的组织性

规范“三会一课”的组织性,意在保证“三会一课”实施质量的前提下,形成可推广的会议召开节奏。上文所提到的“久拖不决”和“点到为止”,都内生于在传统组织生活中的流程安排适当,以及过度的人文关怀使然。那么,在多网络整合中便需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并在本文所提出的三类网络平台的融合式架构中,助力组织生活流程安排的优化,以及从人文关怀入手助力基层党员合理分配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时间。

三、完善“三会一课”实施模式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完善“三会一课”实施模式的策略构建如下:

(一)辩证看待多网络整合所带来的优势

若以多网络整合来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需要形成与传统“三会一课”实施模式相融合的路径,所以首先需要辩证看待多网络整合所带来的优势。笔者建议,多网络整合所带来的优势应集中在:(1)帮助那些因客观原因而确实无法到场的党员,在同一时间维度下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2)改观传统“三会一课”实施中较为沉闷的组织生态,利用多网络整合后的平台培育紧张活泼的组织生活氛围;(3)消减在传统“三会一课”实施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党员在参会和听课时“有备而来”。因此,这就需要合理解构线上与线下的实施模块。

(二)合理选择可供在线实施的三会一课

“三会一课”由:支部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组成,在实践中因支部大会和党课的参加人员数较多,因此,所出现的出席率问题也最为严重。在实现“三会一课”全员覆盖的目标导向下,需重点在支部大会、党课中开展多网络平台整合工作。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提前通知因客观原因无法到场的党员按时在线观看支部大会议程;(2)基层支部在举行支部大会时,可以利用“钉钉”软件中的视频功能,向那些在线观看的党员现场直播,对于党课的开展同样如此;(3)为了保证在线“三会一课”实施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在线观看的党员应按时间要求在线签到,并根据要求在线提交个人参会意见。

(三)契合党员的关切开展在线主题讨论

应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激活“三会一课”的组织生态,使每位党员都能参与其中,并能从参与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为此,基层支部在多网络平台整合中需契合党员的关切,并设计出具体的议题开展全员在线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新时期,在发挥基层支部助力组织各项业务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可以将薪酬激励设计、职务晋升安排等作为在线讨论的内容;(2)基层支部的领导小组应通过PC端、移动端发布上述草案,并围绕着具体的议题在线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3)支部领导小组应以信息推送的方式,及时反馈党员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四)以线上与线下分别对应准备与实施

为了保证党员群体的知情权,以及提高“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应以线上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来做好“三会一课”的准备工作,并在线下完成接下来的实施工作。以支部委员的选举为例,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根据基层支部的民意测评和走访调研,在线发布候选人名单,并同时公布每位候选人的个人情况;(2)基层支部分别在PC端和移动端提供选举流程、选举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对选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这样就能让党员群体预先做到心中有数;(3)在接下来的线下无记名投票阶段,应向无法到场的党员进行在线直播,并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中接受上级党委的监督。

四、结语

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不仅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为导向,还需要在对基层党员的组织管理上下功夫。若以多网络整合来提升“三会一课”的实施质量,需要形成与传统“三会一课”实施模式相融合的路径;在实现“三会一课”全员覆盖的目标导向下,需重点在支部大会、党课中开展多网络平台整合工作;应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激活“三会一课”的组织生态,使每位党员从参与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应以线上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来做好“三会一课”的准备工作,并在线下完成接下来的实施工作。

猜你喜欢
全员党课网络平台
全员核酸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研究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重庆永川:构建党课教育评价体系
安徽亳州:微型党课比赛 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