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重大安全事件防控的影响研究

2021-11-12 15:25赵元亨西安外国语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辅导员思政

■赵元亨/西安外国语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论断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同时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高校创新工作的重要探索,尤其在抗击重大安全事件期间,利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水平。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有情感和爱的交融。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达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基本原则,从心灵、精神、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强调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重大安全事件防控过程中,我国总是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和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迅速挽回颓势,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实力和担当。结合这类特殊工作展开艺术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升华,提升当代大学生参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有勇气、有能力迎接未来国家建设的种种挑战。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力量,感受到党在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的决心,进而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升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在重大安全事件中,国家总会全面部署各类专业队伍支援一线工作,其中总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的人在关键时刻化身为英雄?是什么样的力量让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方针,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一次次让世界震惊,一次次印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党的英明领导,国家力量的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而坚定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自信,主动配合党和国家做出的各项工作部署。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让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生而为人,意义何在?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终极难题。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岔路口,纷繁的社会常常会扰乱人的思想,让人失去方向,甚至走上歧途。在重大安全事件中,一些平凡的英雄的身上展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珍视,为我们奉上一节节生动的“生命教育”。人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品质,正是其价值所在,也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这些“平凡的英雄”就是最好的人生标杆。通过榜样的力量,他们身上的精神财富能够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继续传递,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生命的价值,进而形成尊重生命的思想价值理念。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并在实践工作中立志成才,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一代青年必将会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并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更加从容地应对艰险时刻。

二、结合艺术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艺术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从情感层面对人进行塑造、培养。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育原则,转变思想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教师应结合“大思政”的基本理念,挖掘抗击重大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育人元素,并探索艺术化的呈现形式,为学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塑造、政治素养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导。在思想教育教学中,辅导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构建:一是把握思政教育的客观性,挖掘社会安全事件素材的价值。辅导员、教师在选择相关素材和艺术化呈现方式的过程中,要强调正面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曲直、衡量价值长短,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思政教育。二是兼顾思政教育工作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辅导员、教师利用艺术化手段呈现重大安全事件防控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理解“是什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怎样做”,结合艺术教育渗透思政教育,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艺术实践形式,探索科学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进而在理论与实践协调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三是辅导员、教师应坚持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大思政”构建的基本规律。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需要创新思考。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十分繁杂,在如此开放的信息氛围中学生自然渴望自己能够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基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广泛汲取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坚守最基本的精神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开放性的社会背景之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熏陶中增强信念,坚定信仰。

其次,获取专题素材,指导学生展开积极创作。中国人历次重大安全事件的防控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格外珍视的。这其中有众志成城的民族信念,有令人震惊的中国速度,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佳的素材和资源。而在思政教育中,辅导员、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唱主角,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艺术创作,呈现出当代大学生对其的理解,致敬英雄,积极继承与传扬民族精神。

第三,利用多元化平台,构建艺术教育情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促使教育工作在更多的渠道和平台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当前“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广受认可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通过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新媒体,积极构建艺术教育情境,以建设并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比如针对重大安全事件,有的辅导员会围绕相关主题,组织学生改编歌曲,并进行云演唱,与学生一起制作微视频,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传播,扩大思想教育的影响面;组织学生参加空中诗朗诵会活动,通过微信以朗诵接力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用情感、声音的力量传达对“英雄”的尊敬,表达爱与支持。此外,辅导员还应通过“云班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特殊教育背景下,线上教育应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从中汲取教育资源,并通过在线方式组织班级活动,用网络连接每一个学生,结合艺术形式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振学生精神,凝聚班风学风,用积极对抗重大安全事件的精神激发学生不断规范自我、提升自我。这样才能体现班集体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与熏陶,同时将思想政治融入到线上线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

综上所述,有效防控重大安全事件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部署,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力量与时代的责任,树立起牢固的精神城墙,在服务和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发光发热。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辅导员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