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1-11-18 00:12任振林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实践路径劳动教育

任振林

摘要: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载体,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依托党的教育活动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就业求职心态与就业价值观和工作稳定性有一定调节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载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思想和核心主张,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对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厚植劳动情感、感受劳动精神,近距离接触并运用生产劳动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增设学习平台和渠道。

一、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

(一)劳动教育的本质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实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为个体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结提供基石和桥梁。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新时代劳动教育涵义在层面上拓宽,劳动教育内容不断更迭和细化。高校劳动教育主要内容为:劳动思想的教育、劳动技能的培育与劳动的实践锻炼。其中,劳动思想教育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内容或价值属性,以高校学生劳动意识的养成、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劳动情感的形成为主导,对大学生劳动伦理责任、劳动权益意识等方面进行延伸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凸显劳动教育的智育价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是获得劳动知识,落地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高校课堂不仅在思想教育中传导劳动价值,更加注重劳动技能的学习与实训,将劳动感悟与劳动过程相结合,依托劳动教育培养计划将学生动脑、动眼、动手落到实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得以提升。劳动实践锻炼综合各育,全面发展。在劳动实践锻炼中,高校学生将劳动意识融入劳动体验,将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情感升华为劳动态度与责任,将劳动技能知识运用至劳动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过程中扩大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培育学生运动能力与改善生活方式等内容,完善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等能力以及心灵美、行为美的养成。

(三)劳动教育的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直接关系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劳动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具有综合育人功能,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新时代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这不仅是对劳动教育作用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促進。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尤为必要,“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主要育人思想。在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正向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促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养成,对学生就业求职心态与就业价值观和工作稳定性有一定调节作用。

(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完善程度,不仅关乎校园校风,更关乎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现行教学计划中倾向于向学生传达科学文化知识,存在重知识教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而高校党建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通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完善,为学生传达具有时代意义与发展意义的劳动精神,从而确保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劳动教育

(一)劳动树德,加强学生思想建设

劳动思想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或价值属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及良好的劳动道德品质,劳动树德拥有与学生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教育同样的理念。首先,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自身诚实劳动与劳动精神的体味,劳动情怀必将厚植于心,这也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次,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劳动道德品质。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扮演灵魂与统帅的重要角色,在学生思想建设中不断并除其片面的、模糊的、偏激的乃至错误的认识,将科学的观念标准投射于劳动过程,是将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品质的行为化。

(二)劳动增智,推动党员质量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知是相互促进发展的,人们通过劳动实践来发现新认知,又在新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的劳动实践,最终两者相互促进发展。通过劳动可以审视认知结果和客观事物的一致与否,将认知过程的的感知力、判断力、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在劳动过程中运用,在劳动过程中升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依托劳动教育,发展和考察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旨在提升其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推动“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等重要目标。

(三)劳动强体,深化党员身体力行

劳动教育重在躬行践履,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劳动习惯形成的过程。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收获前文所述的道德品质教育、知识能力提升,更能体现劳动最基础的意义——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劳动教育与党员奉献精神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联系,努力在党员活动中实践,在劳动奉献中亲身体验,锤炼党性修养。同时,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表率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学生党员干在前面,劳动在前面,重在言行如一。带动广大学生群众努力奋进

(四)劳动育美,塑造党员健全人格

在党课学习中、党组织生活中贯穿劳动教育,体味党员先锋的勤劳、质朴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自然美好,培育高校学生心灵美、行为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旨在思想上启发、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学习劳动人民和党员模范中发现美、认识美最终创造美。通过对此类学生的培养和考察,塑造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劳动过程形成美好价值观与不断深化,更好的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联结。

三、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

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将劳动思想教育贯穿于党员学生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教育引导的全过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教育以及党员继续教育等环节,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优良传统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中央治国理正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一系列主题教育的学习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新鲜滚烫的周边优秀劳动人物、感人事迹、崇高劳动精神的分享中。从思想和思维方式上深刻认识劳动人事工作,从根本上尊重劳动、尊重勞动者,摒弃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的、模糊的、片面的思想。

(二)创新组织生活融入劳动教育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发展,党组织生活愈来愈多元化,与时俱进。将劳动态度与劳动素养惯穿于党组织活动中,不拘泥于形式,在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同时,让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到“走进生活”。在三会一课过程中,注入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板块,学习和分享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将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厚植于心;劳动教育同样可依托党组织生活的相关活动,采用征文、演讲、朗诵、话剧、情景剧以及劳动技能竞赛等比赛形式,鼓励党员师生共同参与,走进寓教于乐新形势。通过与乡镇落后地区相联结,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劳动日、劳动周、劳动月等时间节点,为体验劳动和感悟劳动提供机会,为学习劳动和生活技能创造实践平台,在劳动的过程中真实感受劳动意义。同时,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养、考察等方面,也可考虑将劳动教育元素以及自身劳动精神感悟纳入考察与谈话模块中。

(三)拓宽学生党建结合劳动教育的载体

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党建微平台等党员在线学习网站,设立劳动思想引导、劳动精神教育、劳动历史教育、劳动模范事迹等模块,提供劳动教育相关的电子书籍、微视频、微电影和记录短片等方式,解决学习因时间、地点受限等现实存在问题。针对高校大学生可开发涵盖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中的知识类益智游戏,采用各年龄阶段更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实现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的入脑入心。通过开设党建微课堂、党员教学直播、抖音短视频平台等让更多的劳动教育教学、劳动过程教学、劳动实践教学同互联网+无缝结合,增设发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怀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孙云龙,鲁焱.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000(009):19-20.

[3]陈好敏,熊建生.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00(008):44-48.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实践路径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