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2021-11-21 09:35刘丽萍
现代语文 2021年7期
关键词:标准化教育

刘丽萍

摘  要:《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迈上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台阶。从标准来源的可靠性、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四维模式的创新性和等级标准的实用性等方面,对新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音教学的连贯性、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词汇教学深度、增加翻译能力训练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标准对汉语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语言基本技能以及汉语教学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

一、前言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已接近2亿[1]。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汉语学习者,如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才能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估,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案就是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从这一意义来说,经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完成了与国际语言标准的对接,使国际中文教育有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指出,《等级标准》是国家语委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其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它的发布实施是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等级标准》的发布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等级标准》与以往的标准和大纲有什么不同?它的颁布会对国际中文教学体系产生什么影响?汉语学习的难度是否会增加?汉语水平考试内容是否要调整?

本文拟对《等级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从言语交际技能、话题任务、语言量化指标三个层面,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等角度,对比分析新标准大纲与以往大纲的不同,以及针对《等级标准》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二、关于《等级标准》的研究

1988年,由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组织研制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出版发行,它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最早的一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能力标准。该大纲明确了留学生四年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能力水平[3]。1992年,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制定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正式出版;2001年,由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又出版面世。该大纲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以词汇为中心的等级大纲,共收录了8822个词汇和2905个汉字,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此后,又陆续研制了一些标准和大纲,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6)、《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09—2010)、《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这些标准和大纲都为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不仅有利于制定各类汉语课程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有利于汉语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使汉语测试和评估更具有方向性和針对性。

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等级标准》,是一个以汉语为中心、为主导的国家级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它对以前各类大纲和标准进行了整合、提升和完善,是一次根本性的统合创新和转型升级。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等级标准》更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和系统化,也更能满足全球汉语学习者的现实需要和广泛需求。

(一)标准来源的可靠性

《等级标准》共收录了1110个音节、3000个汉字、11092个词语和572条语法点。新标准所收录的各类资料真实可靠,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针对性。例如,它收录的音节主要来源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汉字主要来源于《等级划分》,同时还参考了各类动态语料库、统计资料,兼顾到构词能力、书写难易度、词频等因素。词汇的选取更为复杂,除了参考《等级划分》《HSK考试大纲》《义务教育常用词表》等相关成果外,还结合汉语教学和实际运用,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代表新事物的一些词汇,也被收录到《等级标准》中。

(二)等级划分的科学性

《等级标准》采用三等九级的模式,对学习者的中文水平进行了科学划分。三等为初等水平、中等水平和高等水平,并在每一等内部根据水平差异各分为三级。具体来说,初等水平为一到三级、中等水平为四到六级、高等水平为七到九级。这种等级划分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汉语基础水平的不同、汉语学习需求的不同等。同时,《等级标准》以言语交际能力、话题任务内容、语言量化指标形成三个评价维度,以中文听、说、读、写、译作为五项语言技能,对每个级别学习者的中文水平作出了准确标定和明确要求。比如,一级标准规定:学习者的听力语速不低于100字/分钟、阅读速度不低于80字/分钟、书写速度不低于10字/分钟,并从四级开始增加了对语言翻译能力的要求。这种“3+5”(三个评价维度+五项语言技能)的新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强语言要素的学习与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相结合,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为保证和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朝高水平方向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四维模式的创新性

《等级标准》确立了音节、汉字、词汇和语法“四维基准”的量化指标,规定了每一级别学习者应掌握的音节、汉字、词汇、语法的数量,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将教学目标数字化。这就改变了以往大纲的二维基准、三维基准的模式,以汉语音节作为突破口和创新点融入新标准,把汉语三要素与汉字相融合,形成了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国际化语言规则的四维基准模式。这是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知识创新成果,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适应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的要求[4]。

(四)等级标准的实用性

等级标准既要指导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工作,如课程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测试与评估、教材编写等,又是各类中文水平考试的主要命题依据。随着全球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汉语学习需求多样化,等级标准的制定也应从满足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使其更具普及化和实用性。新版《等级标准》充分考虑到汉语的学习难点,在汉字和语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调整和改进。

一是汉字认读和书写分离。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是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汉字与拼音文字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字的难学、难写、难记。《等级标准》以“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为原则,为每一个等级设计了手写汉字表,规定了手写汉字的最低量。其中,初等水平900个、中等水平900个、高等水平1200个,共计3000个必须会写的汉字。这无疑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是语法点的精简整合。在《等级标准》发布之前,汉语语法教学普遍参考的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HSK考试大纲》(2015)等。这些大纲中的语法点划分细、数量多,同时,有些语法点使用频率不高,不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等级标准》本着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共提炼出572条语法点,其中,初等水平有210条(48/81/81);中等水平有214条(76/71/67);高等水平有148条。可以看出,大部分语法点分布在初中等水平阶段。语法点的精简整合,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对重要的语法点进行认真学习和反复操练。

三、《等级标准》对改进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

重要启示

可以说,《等级标准》的发布,势必会对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评测,产生重大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语音教学的连贯性、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词汇教学深度、增加翻译能力训练四个方面,分析《等级标准》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一)注重语音教学的连贯性

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日常口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5](P297)。语音教学效果的优劣决定着汉语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语音教学一般是从每一个音节的正确拼读开始的。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教师会在学习开始阶段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包括正确的发音和书写。由于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不仅母语不同,而且在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短时间的语音集中教学,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汉语语音知识,“洋腔洋调”现象遂不可避免。

《等级标准》意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把音节作为“四维基准”的首要突破口,要求初等水平学习者掌握608个音节(269/199/140)、中等水平学习者新增300个音节(116/98/86)、高等水平学习者新增202个音节,共计1110个音节。在新标准的引领下,语音教学任务贯穿到每一学习阶段,让教师、学生都能充分重视语音的教授(学习)和操练,有效解决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见字不知音”的難题。

(二)改变传统的汉字教学模式

汉语教学最大的难点是汉字书写。常见的汉字书写错误有:笔顺颠倒、笔画增减、笔画变型、笔画错位、部件增减、部件移位等。尤其是汉语初学者,感觉写汉字就像在画画儿,无法找到汉字书写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一般以教材中出现的汉字作为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不仅要知音知义,还要会正确地书写。在有些初级汉语课本中,每课的生词多达二三十个,这不仅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有些国际中文教师则不太重视汉字教学,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汉字。这样一来,虽然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却影响了汉字书写技能的培养。这种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

那么,如何解决汉字书写难这一问题呢?《等级标准》提出了认读和书写分开,多认读、少书写的原则,并制定了汉字手写字表。上述举措使汉字教学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的放矢。教师除了教授汉字的书写方法外,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就汉字手写字表中规定的必会汉字进行反复操练。认真讲解和分析这些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结构,通过临摹、对比、辨析、分类等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必会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最终达到知音、知义、会书写的教学目标。“字”是汉语教学的起点,通过学习“字”,再根据一定的组合规则把字和字连接起来,就能扩展成词。我们知道,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那么,应从哪些汉字入手来进行汉语教学呢?汉字手写字表分等级列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3000个汉字,在汉字教学时,可以这些汉字为基础,再由汉字学习扩展到词汇、短语、句子的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词汇学习的深度

词汇作为语言的构成单位,在汉语教学中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环。《等级标准》词汇表共收录了11092个词语,其中,初等水平1—3级2245个(500/772/973)、中等水平4—6级新增3211个(1000/1071/1140)、高等水平7—9级新增5636个(不再细分级别)。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习者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因此,对于词汇的学习,不仅要做到知音知义,还要能准确区分同音词、同形词、同义词以及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能够准确分析每个词语在概念意义、附加意义、语体色彩、句法功能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词语。就此而言,汉语词汇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解词汇基本意义的浅层学习,而是应该注重词汇学习的深度。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法、归纳法、扩展法、类比法、图示法、搭配法等,帮助学生快速地扩充词汇量、高效地掌握词语用法。

(四)增加翻译能力的训练

汉语教学中通常所说的语言技能是指“听、说、读、写”,即听话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对这四项基本技能的考察,可以评估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等级标准》对每一级别的四项基本技能都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要求,同时,从中等水平(四级以上)开始增加了“译”的技能要求,包括笔译和口译。比如,达到六级后,学习者应该具备一般的翻译能力,能够承担完成非正式场合的口译任务,能够翻译常见的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书面材料。由于以往的大纲或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将“译”作为语言技能,所以在初级和中级汉语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等级标准》的出台,笔译和口译技能的培养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译”作为五种语言能力的最后一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最困难的,它需要汉语“听、说、读、写”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后,才可以进行的一项语言技能操练。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和设计。在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专门设置翻译环节,通过问答法、情境法、演示法、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为后期的口译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笔译作业,可以从最简单的单詞互译开始,逐步扩展到短语、短句,再到长句、语段,最后到语篇。在汉语中高级阶段,可以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系统学习各类翻译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等级标准》对国际中文教育走向全球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完成了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语言规则标准的有效对接,使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了一个更完整、更系统、更高效的量化标准。随着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一,应根据《等级标准》的相关规定来制定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入学、考核、毕业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奖学金的管理办法。

第二,依据《等级标准》研制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中文教育特色的教学用书、教材、参考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尤其是针对汉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类的教学用书,目前仍属于空白。需要广大汉语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潜心研究、充分论证,按照新标准对学习者笔译和口译能力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展汉语翻译教学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优质的汉语教育教学资源,让学习者获得更专业、更便捷的对外汉语学习条件。目前,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堂在线、全球孔子学院、华文慕课等学习平台,已经推出了一些对外汉语学习类的网络课程,涉及到汉字、拼音、词汇、语法等内容,但是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尤其是针对HSK考试类的辅导课程更少。

第四,依据《等级标准》三等九级的新模式,调整和改进HSK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打造HSK3.0版。目前,由国家汉办举办的HSK考试分为1—6级,每个级别的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新标准颁布后,HSK考试应分为1—9级,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参加高级水平的考试。同时,从四级以上,应增加翻译内容的测试。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迈上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台阶。可以预见,在《等级标准》的框架指导下,今后的国际中文教育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我们也相信,在《等级标准》的引领下,国际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式、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箭飞.强化标准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考试研讨会大会致辞[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1,(1).

[2]赵晓霞.世界中文教育标志性成果——《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7月1日起实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5-21.

[3]王佶旻.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的汉语能力标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2).

[4]李行健.一部全新的立足汉语特点的国家等级标准——谈《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应用[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1).

[5]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9.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andardization

Liu Lip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4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lease of the Chinese level standard for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it marks that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has stepped to a new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new grade standar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sources, the scientificity of grade division, the innovation of four-dimensional model 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grade standard.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herence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depth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increasing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ability,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standard on Chinese learners'verb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basic language skill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International Chinese;education;standardization

猜你喜欢
标准化教育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