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磷定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2021-11-23 14:33尹鹏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465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解磷胆碱酯酶有机磷

尹鹏(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465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由于大量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而引发的一系列伤害反应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等[1]。有机磷农药为农业生产中常用有机化合物农药,具有强毒性,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中毒类型,具有中毒症状严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若不及时抢救,会引发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其抢救问题备受关注[2]。解磷定是一种新型解毒剂,我院临床实践证实在常规急诊急救基础上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解磷定治疗,更有助于提升解毒效果,促进临床康复,提升抢救成功率,然而目前此种抢救方法尚未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具体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3]。基于此,本研究以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研究,探究解磷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临床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抢救提供参考依据,全面提升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急救的106例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20-57岁,平均(37.14±4.69)岁;中毒时间30-120min,平均(85.67±10.34)min;有机磷农药类型:敌敌畏24例,氧化乐果9例,甲胺磷7例,敌百虫4例,其他9例;轻度中毒19例,中重度中毒34例。观察组:男23例,女30例;年龄21-58岁,平均(37.21±4.55)岁;中毒时间25-120min,平均(86.45±10.29)min;有机磷农药类型:敌敌畏23例,氧化乐果8例,甲胺磷8例,敌百虫6例,其他8例;轻度中毒30例,中重度中毒23例。组间上述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①明确有机磷农药中毒;②本人或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慢性疾病;③伴原发性血液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急救治疗。即入院后即刻进行导泻(硫酸钠+硫酸镁)、洗胃(高锰酸钾、冷却热水按照1∶5000配置冲洗液)、给氧治疗,并平衡水电解质、酸碱,持续心电监护,予以阿托品、氯磷定解毒,针对性补充能量。

观察组:常规急诊急救+解磷定治疗,即在常规急诊急救基础上应用解磷定(0.5g∶20ml)治疗。轻度中毒者,取1.0g解磷定溶于250mL0.9%浓度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中重度中毒者,取1.5g解磷定溶于250mL0.9%浓度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h内重复应用解磷定2-3次,持续至患者中毒症状明显改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①临床康复情况:包括恢复意识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住院时间。

②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于急救前、抢救2h后,采集患者3mL肘静脉血,以血清胆碱酯酶检测试剂盒(连续监测法)检测浓度水平。

③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并康复出院,则为抢救成功;经抢救后死亡,视为抢救失败。

④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全身乏力。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涉及数据输入SPSS26.0系统,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计量资料(±s),以t检验(正态分布变量)、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恢复意识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康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康复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53) 恢复意识时间(h) 恢复自主呼吸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2.98±1.69 12.04±2.03 5.16±1.31观察组 9.25±1.37* 8.19±1.67* 3.08±0.36*t 12.482 10.663 11.146 P 0.001 0.001 0.001

2.2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比(±s,U/L)

表2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比(±s,U/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n=53) 抢救前 抢救后对照组 12.29±1.63 16.92±1.71*观察组 12.31±1.60 24.36±1.89*t 0.064 21.251 P 0.949 0.001

2.3 抢救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患者的90.57%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n(%)]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临床急救中的常见情况,尽早采取有效急症抢救方案,对于提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导泻、催吐、阿托品及氯磷定解毒为急诊常用解毒方法,在挽救患者生命当中具有积极作用,但上述常规急诊抢救方法的作用效果有限,仍有部分患者无法经上述抢救方法抢救成功[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上述常规急诊抢救方法,经抢救90.57%的患者抢救成功,仍有9.43%的患者抢救失败,而且患者恢复意识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缓慢,抢救2h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16.92±1.71)U/L。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通过抑制胆碱脂酶合成引发中毒反应,并危及患者生命健康[6],提升胆碱脂酶活性是其临床抢救中的重要目标,常规急诊抢救方法提升血清胆碱脂酶活性水平作用有限是导致其临床抢救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7]。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抢救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提升抢救效果。

解磷定是一种新型解毒剂,为胆碱酯酶复活剂[8]。我院近年来临床实践证实,在常规急诊抢救基础上,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解磷定治疗更有助于提升解毒效果,促进症状改善,提升抢救成功率。基于此,本研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展开随机对照研究,希望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促进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和使用。经本次研究证实,观察组患者应用解磷定抢救后,抢救成功率达到100.00%,恢复意识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抢救2h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24.36±1.89)U/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这一研究结果证实,在常规急诊抢救基础上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解磷定能够提升胆碱脂酶活性,促进症状改善,提升抢救成功率,加快病情康复,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应用价值优于常规急诊抢救,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基于我院临床实践及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应用解磷定能够获得上述抢救效果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①解磷定主要药物成分为苯那辛、氯解磷定,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积聚,诱导胆碱脂酶磷酸化基团和亲核性基团相结合,提升胆碱脂酶活性,促进其水平提升[9];②解磷定起效快,用药后1-2min即可见效,能够快速提升胆碱脂酶活性,用药30min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毒症状,促进意识及自主呼吸恢复,加快病情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10];③解磷定中的有效成分苯那辛还是一种中枢性抗胆碱药物,其能够作用于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改善呼吸抑制症状,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功能,促进中毒症状改善,并减少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11];④解磷定药物稳定性良好,可以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也可以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血药浓度水平高,药效持久,可以保持良好解毒效果,而且基本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少数患者会出现呕吐、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但反应程度均较轻,多被中毒症状所掩盖,故用药安全性高[12]。基于上述机制,观察组患者取得良好抢救效果,在康复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抢救成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于常规抢救措施基础上应用解磷定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促进患者意识、自主呼吸恢复,提升抢救成功率,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建议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解磷胆碱酯酶有机磷
解磷菌、解钾菌和固氮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体外筛选中药胆碱酯酶抑制剂
解磷微生物及其在盐碱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①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辣椒中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一株土壤解磷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单细胞拉曼光谱在环境解磷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先天性胆碱酯酶缺乏症1例
蔬菜中13种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研究
有机磷中毒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