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超龄“小学化”倾向的分析及研究

2021-11-26 00:27刘锋王杰灵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化教育策略幼儿教育

刘锋 王杰灵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受到我国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强化和完善对幼儿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但在现实中,超龄教育、小学化教育正在逐渐侵蚀幼儿教育,严重偏离幼儿教育“快乐成长”的初衷,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审慎解决。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策略 教学教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52

幼儿园原本应为幼儿的成长乐园,但是在实际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打着“幼小衔接”名义的小学化教育,过早将小学知识灌输给幼儿园儿童,看似孩子成长了,其实这种“催熟式”早教对孩子成长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一、幼儿教育“超龄化”“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从小学开始的。在此之前,幼儿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健康人格、集体意识、快乐成长为主的,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偏离了这一教育方向。 受“幼小衔接要多学习小学知识”及望子成龙等因素影响,很多幼儿园的幼儿连笔还握不稳就已经开始了拼音、算数等学习内容。在超出幼儿理解范围外进行灌输式教育其实是弊大于利的,一方面幼儿的学习心理尚未成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过早接触小学知识内容,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接受,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盲目攀比,小小年纪的幼儿要参加各种花样名头繁多的培训班。既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还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厌学情绪。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经过长期工作经验,仔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另一方面是家长。

1.幼儿园方面。部分幼儿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扩大品牌效应,盲目鼓吹“教育要趁早、教育要抓小”,随便扩大教学范围和方式,急功近利地“灌输”小学教育内容,形成不正确的舆论导向,造成部分教育恐慌。部分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以及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违背了教学规律,从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的快乐成长权利。由于很多幼儿园为民办方式,所以教学内容上的管理和监督不严,造成了“你搞早教我也搞”,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直接增加了大量教学负担,其实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甚至一些幼儿园打着“幼小衔接”的口号,在幼儿园大班大力推行小学教育,开设了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早早为孩子灌输小学课程,布置大量作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身体上的影响,很多孩子对于小学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这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早教效果,甚至产生了副作用,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深思。

2.家长方面。许多幼儿家长有攀比心理,认为别人家孩子学习了小学知识,早早接触就实现了早早成长,自己孩子不学就是吃亏。这种心理在很多80后、90后家长中普遍存在,很多帮忙带孩子的老人也有这种理念,认为“学知识要抓早”,这也迫使幼儿园为了生存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目前受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赢在起跑线”言论的影响,很多家长盲目为孩子增加学习负担,这种教育观念直接导致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知识。另外,很多家长还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社区的家长存在“你家孩子报班了吗”“你报我也报”,甚至还有报的班越来越多的情况。例如,有的家长早早给孩子报上了语文、数学、美术、篮球、跆拳道等一系列的课外班,给孩子每天、周六日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让孩子苦不堪言。这种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也造成很多家长忽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天性,早早给孩子套上了“枷锁”。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身心成长的危害

幼儿教育应当把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习惯行为、学习能力等作为重点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本是活泼好动的,科学研究表明3-6岁正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培养孩子习惯比灌输知识更重要。然而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只能阻碍孩子的发展。

2.灌输式教育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无论是算数学,还是背古诗,基本都是需要死记硬背、多边重复,才能达到记住、算准的目的。这对于本该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孩子来说,会使他们丧失想象力,在学习上慢慢趋于固化死板的、不懂变通的思维定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产生厌学心理和抵触心理,甚至严重点的还让孩子产生不想学、不认真学的情况。

3.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单方面地向幼儿“灌输”知识,只重视考试内容的学习,忽视了幼儿探索世界的天性,忽视了孩子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欣赏能力的发展,这将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是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阶段,更应该注意教育的“平衡”,即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四、打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首先,家长转变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要明白幼儿教育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培养什么神童,而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要看到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危害。

2.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現象就要从源头——幼儿园的管理入手,要积极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禁止私自开设“小学化”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日常管理,强化监督举报处理力度,一经发现便给予严肃处理。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盲目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组织“小学化”课程的教学,要始终把“育人”放在办学首位。

3.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门槛和标准。据了解,因为我国的幼儿教师规范培养和正确使用一直以来缺少规范性、标准性,导致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很多幼儿园“虐待”儿童负面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因。很多未经过专业学习、专业资格的人群进入幼儿教师队伍,由于无法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把小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中,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教学现象。所以,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学前教育重视力度,提高幼师待遇,同时提高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学历水平的限制,从教师层面上克服小学化倾向,规范幼儿园办园。

4.不断构建完善家园共建机制。良好有效的家园共建机制有利于实现幼儿园和家庭的高效沟通,共同实现对幼儿的7x24小时健康、快乐、有序成长的重要方式。幼儿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安排上下午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同时,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持续创新,提倡和发展好素质教育。还可通过家长微信群、定期家长会和家园共建等途径,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接受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方面则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孩子观念,摒弃排名攀比、动辄斥责等不良教育习惯。

5.社会要弘扬正确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家庭和校园,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观念。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不应该限制和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小学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快乐成长还给孩子。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幼儿园的创建问题与对策分析》,《东方教育》2015年第4期。

[2] 钟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成长的危害及解决思路分析》,《新课程》2020年第17期。

[3] 陈艳荣《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1年第1期。

[4] 张蕾《略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与对策》,《考试周刊》2015年第36期。

[5] 王海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92期。

[6] 张照菊《多学科视角下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探讨》,《考试周刊》2019年第82期。

猜你喜欢
小学化教育策略幼儿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