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思考

2021-11-26 10:25陈永星
考试周刊 2021年80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高中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随后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讨论不断增多。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20年1月出版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理念,明确把“学科素养”作为高考考查內容之一。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将“数学素养”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含义和作用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目前说法众多,虽然没有统一的描述,但都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性、综合性和持久性的素养。就高中学段而言,“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依据王尚志、史宁中等专家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给出的界定: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学习观念和创新精神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日益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如何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主渠道还在课堂教学。以下是作者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仅供参考。

(一)明确“素养”要求,以目标引领教学

目标是方向,是引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需要明确课堂活动的目标,明确“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才能够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教学活动。这个目标不光指教师的教学目标,还应当包括学生的成长目标,比如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等,只有将学生的成长轨迹捋直,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设计目标时,需要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课程目标,这是数学教师教学的整体目标,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综合。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将数学教材进行系统的翻阅,可以从教案及教学设计两个内容着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获得的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当成课程目标的三大规划,从而能够帮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其次是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说课程目标是整体,那么课堂教学目标便是部分,它是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前都需要制定的目标,是整体课程目标的细分,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中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技能以及收获的情感,只有教师制定好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最后便是教育成才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通过前两个目标的制定来实现,能够帮助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成长,使学生能够成为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

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为例,教师在教学这一节内容前便需要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方面对一整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制定出整体的章节教学目标,然后才是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教师需要先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认知情况,随后便要明确这节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通过观察物体总结出柱体、椎体、球体等结构特征,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形成探索问题的精神。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将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二)融入“生活”要素,培养学生数感能力

数学本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能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寻找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契合点,并融入生活要素,为学生设计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达到锻炼学生的数感能力,促进其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要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知识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及关联性,确保设计出来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魅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随机抽样》为例,教师在设置课堂导入时便可以将“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居世界第二位”这则生活事例进行引入,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数据是怎样调查得到的?名义调查的预测结果出现偏差,怎样才不会在抽样时出错?学生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时便可以体会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到样本的选择对于统计结果的重要性,以此能够让学生理解抽样原则,培养学生提出统计问题的能力。当教师教学在随机抽样的具体步骤时,便可以为学生创设调查班级同学一周内阅读时间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调查活动。在调查之前教师要让学生选择普查或者抽样调查的方法,学生通过比较便会认识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也会认识到普查不一定好,学生参与抽样的过程后,便能够共同总结出随机抽样的步骤。教师之后便可以询问“班级同学一周内的阅读时间是否可以估计出全校同学的阅读时间”,通过更深一层的问题,学生便能够产生样本意识,加深学生对样本代表性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要素相融合,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要素相融合,能够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让学生用全面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三)突出主体地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意义。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的“一人言”模式,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把课堂归还与学生,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把控教学时机,不管是课前、课中或是课后,都要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简化教的流程,突出学的过程,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教师应当选择分层教学、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各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对学生施加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总结反思的能力,学生也能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创造数学的整个过程,学生依靠自己及合作的力量能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方法,另外也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适应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概念教学,公式与定理教学,解题教学等,也要灵活应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实数与向量的积、运算定律、向量共线定理”这三个知识点,并提出新問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探究答案,以此总结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随后教师便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课堂表现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分层,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4~6人小组成员分配,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2名对向量的相关知识掌握透彻的学生,也要包含学习能力一般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之后教师在讲解“向量的坐标表示”这个知识点时便可以提出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的坐标能够用有序实数表示,每个向量用什么表示?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合作谈论,探究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配每个成员的责任,比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带领其他成员发表观点、作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画图表示、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学生则要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发言。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见解,在完成探究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认知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在讨论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倾听,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到新的学习思路,丰富了知识体系。另外,教师要为学生适时解答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还要把控全场,注意探究的时间,避免时间过长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

(四)实施当堂检测,坚持多元评价

教育家杜威说过“从做中学”,课堂检测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教师每节课可以预留十分钟进行当堂测评。在设计课堂检测时,需把握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题目的难度,确保选题精而少。测验结束后,进行同伴互改。对测验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同时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更优解,一题多解,变式与拓展等;对测评不够理想的学生,应该充分肯定其在解题时做出的探究和付出的努力;同时,也指出其错误所在,如概念不清、运算错误、思维不周等,可以要求学生用错题本的方式将错误进行记录,对错题的主要错误原因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再做一遍等。总之,对学生的检测,教师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多做表扬,不做批评,从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多元评价,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带来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师更是要明确“素养”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并在教学中融入生活要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机制,不断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以直线与圆锥曲线学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0,27(11):19-21.

[2]向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求知导刊,2019(18):37-38.

作者简介:

陈永星,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四十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