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及演唱技巧研究

2021-11-27 04:25
黄河之声 2021年5期
关键词:悲惨世界歌唱者唱段

王 刚

法籍犹太裔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有一部世人熟知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该音乐剧不仅被纳入到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同时也是音乐剧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是对表现主义和轻音乐等内容的完美融合。另外,《悲惨世界》作为以声乐为主的音乐剧,其中经典唱段的表现与诠释奠定了其在音乐剧舞台上的地位。

一、《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

经典唱段是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剧效果与情节的巧妙安排,促使经典唱段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简而言之,经典唱段是整个音乐剧的点睛之笔,将其连接到一起就是音乐剧所要表述的关键内容,透过经典唱段即可帮助欣赏者在头脑中构造出一幅气势宏伟的场面。

在《悲惨世界》音乐剧中,渊源流传的经典唱段主要有下面几段:

(一)I Dreamed a Dream

该唱段出现在芳婷因同厂女工陷害而被赶走之时,其翻译为《我曾有梦》。当该唱段的旋律响起时,欣赏者会被其中所呈现出的优美且悲伤的矛盾性吸引,让欣赏者对该唱段记忆深刻,不管什么时候响起都能够让人感悟到唱段中蕴含的悲伤感[1]。

其次,《I Dreamed a Dream》在《悲惨世界》音乐剧中出现,具有较强的叙述性,通过优美动听、激情澎湃的音乐旋律,将音乐剧的情节发展及层次鲜明的呈现给欣赏者,让欣赏者从唱段中感悟一个少女对生活从向往到无奈的情感。

最后,在该唱段的诸多部分,应用了模进手法,使得其节奏线条十分简洁。在演唱时,芳婷扮演者用其干净的嗓音将对生活的向往到无奈充分呈现出来,而这种情感上的转折也就奠定了整曲的转调基调,在该唱段的中间部分出现了几个离调,主要从降E 大调开始,并在F 大调上结束。

(二)On my own

该唱段出现在学生军团在街头建筑发生起义前,爱波宁受托送信途中所演唱的一段歌曲,其翻译为《我心深处》。

当该唱段的旋律响起时,欣赏者会在优美且朗朗上口的旋律中感受到爱波宁的苦涩与幸福,使得该唱段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闪闪发光。

另外,《On my own》的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并且整体旋律也具有较强的激情。在歌唱者演唱的过程中,欣赏者能够从唱段中听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最初幻想,同时也听到了其对现实的坦然,使得一个活灵活现、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在歌声中并塑造出来[2]。

最后,在《On my own》这一唱段中,整个乐曲的音域跨度并不是很大,大多以小符点和二八节奏的形式出现,并以D 大调开始,以F 大调结束。

(三)Castle on the cloud

该唱段出现在小珂赛特出场时,其翻译为《云中城堡》。在该唱段中,主要表达了小珂赛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外,《Castle on the cloud》在整个音乐剧中起到了衔接的作用,优美、细腻且精致的唱段为整个音乐剧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同时,整个唱段建立在a 小调上,使得整个旋律既简单又上口。

二、《悲惨世界》演唱技巧探究

(一)I Dreamed a Dream 唱段的演唱技巧探究

1、情感分析

在对该唱段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从情感入手。在歌曲的前三小节前奏,其左手主要以两个二分音符构成,而右手主要是以主和弦构成的大切分而开始的。通过对其节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简单的和弦基础上,指尖轻轻叩响琴键,立即形成了一副安静、祥和的景象,这时歌唱者的情绪也会随着前奏呈现出来,利于歌唱者快速进入到正式演唱部分[3]。

在正式进入到演唱部分时,上述节奏依然延续着前奏的节奏型,这时的歌唱者及欣赏者能够一直沉浸在先前营造出的氛围中,直到歌声响起。

当歌声响起时可以发现,每一乐句都是在第一拍的弱起开始,而在此之前的空白处主要由钢琴的和弦伴奏进行填补。同时,在开始每一乐句的演唱时,歌唱者都需要像“说话”一样,将其“歌唱”出来,使得欣赏者感受到歌唱者的无奈。

另外,在整个唱段中,“as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作为亮点,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将整个唱段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将音乐剧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为了凸显这一作用,歌唱者将“shame”推到了高音位,其情绪也出现了强烈波动,使得欣赏者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在此时,唱段的伴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密集,歌唱者的情绪随着伴奏的改变全部爆发。

最后,当歌唱者唱到“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这部分时,情绪再次发生改变,由高昂的情绪逐渐平息下来,将无奈直观地呈现出来。

2、气息运用

相对于其他唱段,《I Dreamed a Dream》的节奏相较简单一些,而且整个唱段具有较强的流畅性[4]。

在歌唱该唱段时,气息是整个歌唱活动的支撑,诸多部分运用到了气声,不仅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将唱段体现的情感充分呈现出来。

例如,在唱到“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这一部分时,歌唱者的气息应用就与美声应用出现了差异,尤其是唱到“and”时,歌唱者的咬字位置明显靠前,不需要太大的气息支撑,稍带过即可。

但是,从美声对其进行分析,在演唱时字元音要更强一些,也就需要演唱者具有较多的气息能量。

3、真假声的转换

在进行音乐剧唱段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的唱法有很多中,也就导致音乐剧的唱腔具有多元化,需要在真假声中进行来回转换。同样,《I Dreamed a Dream》这一经典唱段也离不开真假身的转换。

例如,剖析演唱者在演唱“that we would live the years to gether,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 not be”这部乐句时,其在唱到“that we would 1ive the”这一音节时的位置要相对靠前一些,进而利用咬字实现对假声位置的控制;在“that”这个重音上,演唱者发出音的位置是牙齿前面,进而使得“that”这个重音更好的突出来;在“year”这个音节上,歌唱者的口腔是打开的,并且咬字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相对应的共鸣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不过歌唱者的喉咙中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喉头位置依然很稳定,气息也比较平稳;在上述唱歌的前提下,歌唱者在唱到“together”的后半部分时,可见其声音和情绪出现了转折,但是欣赏者却感觉很自然,没有发现卡音或破音的问题[5]。

在这种真假声的转化中,不但将该唱段的情绪充分体现出来,也能够带领欣赏者进入到主角的世界中,让其与主角感同身受,使得整部音乐剧得到升华。

(二)On my own 唱段的演唱技巧探究

1、情感分析

在对该唱段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时,还是需要先从情感着手。在《On my own》唱段中,一拍半的前奏主要是利用D 大调的分解和弦,简单而柔和的呈现出来,使得欣赏者能够通过这一前奏感受到爱波宁独自一人行走以及想到马里奥时的落寞情绪。

其次,在前三句中,歌唱者采用了模进手法,所用节奏一直,而且前半部分音的位置也没有发生改变。在刚开始演唱时,歌唱者的整体情绪并不是很强烈,为后续情绪推动做好了铺垫,在情绪的慢慢推进中将欣赏者带入到音乐剧中,并将该唱段推至高潮,点明主题[6]。

最后,在该唱段的最后一段,主人公爱波宁的情绪已经得到缓和,其从自己的幻想中醒过来。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者采用吟唱的方式将三个“I love him”呈现给欣赏者。而在对这三个“I love him”进行剖析时会发现,演唱者的情绪没有一次是相同的,其情感是一次比一次深刻,使得欣赏者明白了主人公爱波宁的最终选择;在最后一个“I love him”被吟唱出来时,欣赏者感受到了主人公爱波宁的解脱,同时也明白其为何选择将自身情感埋于心中。

2、气息运用

从气息运用角度对《On my own》唱段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唱段具有较强的情绪起伏特点,其强弱对比十分强烈,而这些都需要在歌唱者的气息运用中呈现。基于此,歌唱者在演唱《On my own》这一唱段时,不能有人任何“泄气”或“憋气”的动作,以此避免气息受到影响,要确保气息与声音的完美融合,进而使得整个唱段的效果更佳理想[7]。

例如,在对唱歌者演唱的“And I know it is only in my mind”这一乐句进行剖析时发现,歌唱者在正式歌唱这一乐句时,会先进行准备,将胸腔自然挺起,同时背部要自然挺直,采用口、鼻将气息一点点吸入到肺叶下部,这时歌唱者的横膈膜会自然扩张,也就能够确保歌唱者在正式演唱时通过气息将“And I know”推动起来,进而为后面的情绪舒展提供保障。

3、真假声的处理

在该唱段中,歌唱者对真假声的处理也十分得当。

例如,通过对“I love him but everyday I am learning”这一乐句进行剖析可知,“but”应该是前句“I love him”与后句“everyday I am”的换声点。如果利用真声从低音往上唱时,最初可能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在某一点上就会出现卡壳问题,也就表示到了换声区,而这一乐句中的“but”就是换声区的点,歌唱者在唱到这一点时,通过用声音将其掩盖的方式使得整个乐句连接更自然;在唱到“I am”这一最高音时,演唱者所用假声成分居多,在音乐学中被称为“混声”,也就表明歌唱者进行了真假声的处理,使得整体情绪更突出,欣赏者更容易被带入到剧情中[8]。

(三)Castle on the cloud 唱段的演唱技巧探究

1、情感分析

该唱段出现在《悲惨世界》第三卷的开端,为后续剧情发展做铺垫。前奏以a 小调开始,并且在四四拍和四二拍中交替进行;同时,整个唱段中的不断重复,使得其对主题的作用得到增强,并且在整个剧情上起到了平衡作用。

关于《Castle on the cloud》唱段的整体节奏,主要体现在自然、流畅上,能够让欣赏者在唱段节奏中感受到小孩子心灵深入的向往;歌唱者是一个小孩子,其声音特有的甜美、空灵感也为整个唱段添彩不少,使得该唱段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在这种节奏和歌声中,欣赏者被带入到和谐、纯净的幻想中。

例如,《Castle on the cloud》中的“Aren’t any floors for me to sweep”这一乐句就将小孩子的纯真梦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来[9]。

又如,在“She says,Cosette,I love you very much”这一乐句中,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对爱的憧憬及渴望。

最后,在结尾处与第一段相呼应,将小珂赛特性格完美呈现给了欣赏者,促使欣赏者在最后一段中感受小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以及其中渗透的点点坚强。

2、气息处理

在《Castle on the cloud》这一唱段中,演唱者用其清脆、明亮的嗓音将小珂赛特性格完美诠释出来。通过对该唱段的气息处理进行研究可发现,整个唱段节奏十分规整,每一乐句都存在换口气的现象,能够让欣赏者明显感受到气息的流动。但是,整体气息十分平稳,这也是该唱段的一大特征,使得欣赏者能够跟随演唱者一起进入到小孩子的幻想世界中。

3、真假声的转换

在进行唱段演唱的过程中,假声是十分重要的声音塑造方式。但是在《Castle on the cloud》这一唱段中,由于歌唱者年龄较小,导致其本身的音色就比较嘹亮,进而使得其在演唱中的真假声转换并不明显。

经过对该唱段进行剖析发现,在整个唱段中,当处于小字一组的7 上时,演唱者的整个声音会发生自然转变,不过这种转变也不能完全看成是真声到假声的转变,主要是在二者之间的混声区,使得歌唱者的整体声音更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凸显出了小孩子声音的甜美[10]。

结 语

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是对19 世纪法国不同阶级人们生活情况的想象描述,通过音乐将法国资本主义的罪恶和残暴呈现出来。上文通过对《悲惨世界》中的经典唱段进行分析,探究了其中的演唱技巧,为更多人感受《悲惨世界》这部史诗般的音乐剧魅力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同时也展现了作曲家的智慧。另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激起更多音乐爱好者对音乐剧的关注和重视,使得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悲惨世界歌唱者唱段
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试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
《悲惨世界》:坚持的意义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探讨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