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研究
——以舞蹈《灵境》为例

2021-11-29 00:23邓钰莹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哈尼族题材少数民族

邓钰莹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昆明 650500)

一、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基本概念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艺术加工后,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形状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主题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编舞者选择、提炼、加工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作为作品内容的素材〔1〕。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主要是指通过现实、真实、深刻的时代内涵来阐述作品,通过作品表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内心情感。

长期以来,舞蹈创作曾因注重外部形式、炫耀技术技巧的审美方式受到大众的追捧。但是,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以及大众对精神文化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单纯追求形式、忽略内容的舞蹈作品让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各类舞蹈创作者也逐渐意识到,好的舞蹈作品应紧随时代步伐,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近些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以现实题材为创作核心的动人而逼真的舞蹈作品。如《中国妈妈》《我等你》《进城》等。2018年7月,在昆明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中,《转山》《幸福小院》《活着》等小型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出现,宣告了现实题材的回归。

笔者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灵境》有幸入选第十二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参展时通过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作品比较,深刻感受到植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存在质与量的短板。本文以《灵境》的创作为例,从新时代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现实出发,探索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中新的视角与叙事手法,以期推动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

二、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现状

舞蹈源于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许多民族都有独具风格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地位〔2〕。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26个民族的舞蹈艺术汇聚成了品种繁多、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资源宝库,被誉为“歌舞的海洋”。但是,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近些年来略显疲态,创作者盲目继承、墨守成规,畏惧大胆尝试。在花样百出的现代艺术形式下,有意义、有内涵、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显得稀有而珍贵。那些曾经热情洋溢的纯情绪性民族民间舞蹈和庄严肃穆的纯祭祀性舞蹈已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部分舞蹈编导长期纠结于“是与不是、像与不像”的问题,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曾一度陷入瓶颈期。云南舞蹈界的前辈们为此忧虑,青年编导们也倍感压力与困惑。曾经在全国舞蹈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云南舞蹈,却不得不面对“云南舞蹈落后了”“云南舞蹈怎么了”的追问。如何实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创新与发展?如何让舞蹈创作与时俱进,绽放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新的生命力?这些都是云南舞蹈编创者们急于突破的难题。

当然,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也并非完全绝迹。主要表现在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在创作立意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凤毛麟角,作品的质和量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有差距。近年来,也有少部分以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为创作背景的舞蹈作品,如《灵境》《瓦久瓦娜莎》《咩曼》《纳西阿奶嚒》《热美姑娘》等,这些作品进一步引发了云南舞蹈创作者们对编导的创作技巧和创新理念的反思与探析。

三、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要素

(一)题材选择

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老师认为:“一部舞剧的创作,题材选择至关重要。认真而论,没有哪种题材于创作而言是轻而易举的,尤其需要依据舞剧艺术的规律特征,刻意斟酌题材是否恰如其分。”〔3〕题材就是塑造艺术作品的原材料,是“客观社会的或历史社会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是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舞蹈题材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包括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神话传说类、文学诗歌改编等,其中现实题材能直接反映当时的人民精神面貌、时代的思想与社会中美好的情感,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现状和心声的一类选材。

笔者创作的以云南独有民族——哈尼族为题材的舞蹈作品《灵境》,创作立意为:万物皆有灵,当生态环境遭受重重污染之时,原本散发着勃勃生机的棕榈树开始凋零、枯竭。白鹇鸟听到了来自大地的撕裂与哭泣,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沉重的叹息。灵鸟怀着痛苦与恐惧,却仍旧选择守护这片土地。它飞越群山,衔来了绿色的种子,努力想唤醒执迷的生灵。这份坚守让哈尼族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怀揣不离不弃的心,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让青山得以重现,绿色家园终于重建——自此万物复苏,再现一方灵境。《灵境》的创作背景与选题思想贴近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品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契合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舞蹈中哈尼族人为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更是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生动代表。

(二)题材的发展与运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哈尼族《灵境》这一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人与自然相生相伴,自然环境一旦遭受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将面临诸多隐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保护与重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灵境》旨在以云南哈尼族“棕扇舞”“白鹇鸟”为素材,揭示自然环境屡遭破坏的情况下,多地出现雾霾、干旱、生态失衡与人类生活面临困境的现状,呼吁环保,给人以警示,坚定生存信念,弘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用集体的力量为生命而舞、为梦想而舞。

在哈尼族民间对于白鹇鸟的传说有很多版本。相传白鹇鸟和哈尼族祖先发现了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居住地。老人死后,白鹇鸟能将信息传递给众神和祖先,并将死者的灵魂带回祖先的家园〔4〕。还有另一个说法:很久以前,一位哈尼族老者病重将逝,一只白鹇鸟从远方为他衔来草药,将其救活,后人为纪念这只神鸟,便开始手持棕扇模仿鸟儿翩翩起舞。流传的版本虽多,但有其共同之处:“棕扇舞”的核心动作形象是白鹇鸟,人们拿着绿色的扇叶来模仿白鹇鸟的飞行和行走形式,舞蹈节奏缓慢,气氛庄重肃穆。在哈尼族民间传统舞蹈中,“棕扇舞”、白鹇鸟和哈尼族人的家庭意识构成了固有的文化逻辑关系,这是一个民族增强根源记忆和维护民族情感归属的重要文化形象。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灵境》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将鸟与树、人与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舞蹈动作中巧妙地寄托了对当下生态环境发展的期望。以一棵棕榈树的凋零和白鹇鸟的痛苦为开端,描绘了灵鸟与哈尼族人在一片生灵涂炭的环境中经过不懈努力,逐渐恢复了灵鹇在漫山绿棕中起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三)形象塑造

舞蹈作品的创作包含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物象的塑造。首先是音乐形象的塑造。舞蹈的形象需要创作者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打造既来源于生活又有别于生活原型的感人艺术形象。一个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编导的认真观察和对每一个细节的捕捉,将人或物或事加以精心打磨和艺术雕琢,以最合适的形象呈现在最终的舞台之上。舞蹈与音乐是一对相生相伴的孪生姐妹,舞蹈形象的彰显与音乐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必不可少,音乐的选择、与舞蹈的结合、与作品理念的契合,都意味着音乐在舞蹈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舞蹈作品《灵境》从听觉美学的角度进行了铺垫:音乐旋律一开始运用了吹管乐器,打点乐器不断打着节拍,仿佛大地母亲的呼唤和万物生灵的呻吟,营造了大自然的空灵凄凉之美。而后加入了竹筒与其他打击乐器及拨弦乐器,随着舞者手中的棕扇道具变化,逐渐增加乐器频率,塑造了万物在颤抖和挣扎的场景。直到一声空静幽灵的“哈尼”唱出,整首曲子开始变得悠扬婉转,仿佛在空静的大自然中,出现一位由“白鹇鸟”化身的哈尼族母亲正在呼唤自己的儿女,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随着“哈尼,哈尼莎……”的不断重复,音乐逐渐推向高潮,女声独唱由空灵的声音逐渐进入高音部分,塑造出世间万物与人们为梦想狂舞的喧闹氛围,直至最后声音落下,使得音乐的旋律空灵婉转又一尘不染。整首音乐形象塑造与舞蹈语言合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哈尼族特色,美中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一些实录声效。

在物象的塑造方面,舞蹈作品创作最终以塑造物象(人物形象或人物以外的其他艺术形象)为核心,从选材、构思、结构到即兴舞蹈、捕捉形象、动作变化、语言转化、舞台调度等诸多手段,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想象力,从作品立意出发,围绕塑造典型形象进行编创。舞蹈作品《灵境》中,在塑造大自然中的“白鹇鸟”和“棕榈树”两个形象的同时,以物拟人、以人喻物,塑造出哈尼族女人坚强不屈的民族形象及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是本文之所以提出物象塑造而非通常的人物塑造概念的原因。《灵境》从哈尼族女人生活及舞蹈中的体态、服饰、舞蹈动律,白鹇鸟的外形、日常形态、以树为家的常态和棕榈树枯萎凋零及充满生机两种形象等多个形象的捕捉,达到物象造型、语汇和画面独特而又灵气的境界,让观众能明白作品所要呈现的内容与情感,引发观众共鸣。

《灵境》这一作品服饰的塑造分为两种:一种是群舞演员棕榈树的服装,选取哈尼族女人最典型的棕扇舞服装款式为素材,加以创新设计,上着以青色为主,暗红、绿为辅的无领剪口对襟短衣,襟前(前短后长)镶一串闪闪发光的银袍,下穿大裆宽口青色长裤,赤足。设计目的是为了符合作品主题的呈现,既塑造棕榈树的形象,又塑造哈尼族女人的形象。而另一种是领舞演员“白鹇鸟”的服装,主要以白色为主,添加一些羽毛和红、蓝色贴片,塑造白鹇鸟形象的同时也融入哈尼族元素,体现拟人化的物象。

在作品形象的捕捉方面,《灵境》将棕榈树在自然滋养下的绿色生长和环境被破坏时的黄色凋零形成强烈对比。借助道具的创新设计与巧妙运用,打破传统民间手持绿色棕扇的舞蹈表现形式,设计为黄、绿两面的棕扇来呈现,塑造两种不同形象和心理,营造环境污染下凄凉压抑的景象和万物复苏时的绿色家园。舞蹈语汇提炼发展上也较为创新,提取哈尼族棕扇舞和白鹇鸟舞蹈风格动律元素,以屈膝拧胯拧身动律加以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语汇风格特点。此外,在白鹇鸟的形象塑造上,突出运用了鸟儿用嘴衔物的特征,结合之前所提到的白鹇鸟与棕扇舞民间传说版本,且紧扣主题编排语汇,烘托作品中精神寓意。在队形调度、画面对比处理上也有较大的突破。在创作该作品时,尽可能避免运用常见队形,如三角形、圆形之类的调度,因此呈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独特画面和舞台效果。但是,《灵境》在创作中也遇到不少困扰,如民族舞蹈从语汇提炼、画面处理和现实题材三者的呈现上该如何融合会更好呢?从形意互炼到最终舞台呈现,作品尚存不尽人意之处。一方面整个作品过于“喧嚣”,缺少“宁静”之美;另一方面,白鹇鸟“灵”的形象也不够突出。

四、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只有大胆地展现生命,才会有一种意味深长的艺术魅力。现实题材舞蹈的主要标志就是直接、真实、大胆地反映当下生活、环境、事物和精神状貌,使作品有内涵、有文化、有意义,才能经得起观众的推敲,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足迹。有人认为,哈尼族舞蹈《灵境》是21世纪以来的一个时代感较强的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对舞蹈新题材的开掘和舞蹈语言的探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结合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理念,发扬继承与创新的精神,充分提取云南哈尼族民间舞蹈素材,融入现代编舞手法,灵活运用道具,延伸肢体无法表达出的语言与意境。在精神寓意层面上,“灵”代表着白鹇鸟(灵鸟)、灵气、世间万物和众生向往自然的美好,代表着一种精神。“境”代表生存的环境和不同环境下的心境,灵鸟和众生向往和谐环境与人类生活的意识形态领域。《灵境》充分弘扬了时代精神,直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态环境屡遭破坏的事实,将人类美好的愿望呈现在舞台上,做到以物拟人,以人喻物。实现了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艺术特色,以现实、真实、深刻的时代内涵阐释作品,通过作品表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内心情感。

五、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的价值意义

云南地处“一带一路”沿线、同时也是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地理中心。在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大省、弘扬民族舞蹈文化、建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观众需要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在数与量方面的突破。编导们需要在未来不断拓宽创作道路,创作出反映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好作品。舞蹈编导们在不断创新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理念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编创能力。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探路者,《灵境》其价值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创新立意,也是云南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新探索。《灵境》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响应党的号召,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意识到:每一个人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就是在保护着生存的家园,保护着自己以及子孙后代,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为理想而奋斗不息。通过对比《灵境》各段落之间的推进发现,作品基本实现了观众、创作者以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化理念。

综上,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由于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命运,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从而产生积极的正能量社会效果。现实题材舞蹈在为人们提供艺术审美享受的同时,也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个案。通过对《灵境》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云南现实题材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文化资源,也是云南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主要根基之一。期待新时代能有更多具有时代意义、反映时代脉搏和时代追求的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哈尼族题材少数民族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学校您好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勤劳的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