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2021-12-01 12:45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无菌骨科手术室

周 丽

(朝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朝阳 122000)

骨科手术室普遍存在手术治疗时间长、患者手术创口大的问题,所以骨科外科手术治疗期间易发生切口感染现象。无菌手术是外科降低切口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是多数学者研究发现,无菌手术不能完全避免切口感染现象发生,考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护理不当存在关系[1]。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于手术室护理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52例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骨科手术室中出现的52例切口感染患者,包括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69.35±7.15)岁。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为:(1)切口位置有明显的红、肿、痛现象,或者在切口位置可发现脓性分泌物。(2)发现切口位置自然开裂或者发现明显肿胀,医师在打卡切口之后发现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或穿刺后可抽到脓液。(3)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发现患者的血沉加快,且白细胞指数明显上升。(4)切口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细胞培养结果为阳性。

2 方法:对本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治疗情况等各种可能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x2)值检验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显著。使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方法,当OR>1时,认为相关因素对切口感染起推动作用。

4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之后,发现合并糖尿病、接台手术、手术时间、手术环境等是造成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OR>1。

讨 论

理论上无菌手术治疗在术后不会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但是因为手术本身具有创伤性,并且大部分的骨科手术在治疗求见需要植入固定物,再加之手术治疗患者中分布着大量细菌,所以术后治疗后患者依然面临切口感染地风险[2]。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切口感染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也会增加患者躯体痛苦与治疗费用,而骨科本身出现切口感染地风险较高,所以在临床干预阶段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这样才能达到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但也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以在未来手术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到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在必要情况下可通过细菌培养结果来调整护理管理方案[3]。

1 相关性因素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为:(1)术前准备不充分。在患者骨科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没有详细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导致主治医师难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外科治疗方法也缺乏针对性[4]。例如本次研究中没有针对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作出判断,因为术前未对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情况作出判断,这是增加手术切口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2)手术环境不理想。在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外源性细菌的主要来源,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室内部空气流通不理想,或者手术参观人员数量增加。根据文献报道结果,发现手术是的菌落会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明显波动,其中手术开始使的菌落降落量最大,而结束前又达到另个一个高峰期,同期发现医院手术室内出现了明显的人员流动情况。(3)手术治疗时间。大部分手术的切口感染是因为细菌直接落入引起的,其中手术治疗事前越长,则细菌落入切口的量越大,因此更容易引发切口感染情况;同时手术治疗实验延长会造成出血量增加、创伤面积增大的情况,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力[5]。(4)接台手术。接台手术次数越多,空气中所能监测到的菌落数量越多,除此之外,手术接台期间更换的床单、接送患者、人员流动期间所引起的纤维、粉尘等也会降低手术室内环境质量。

2 骨科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研究:(1)在骨科外科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充分掌握患者病史,并做好术前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血糖指标等,在患者血压、血糖等满足手术治疗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前,还需要做好备皮管理,注意避免皮肤损伤,针对患者的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向主治医师反馈,避免发生风险[6]。(2)做好各种手术物品的灭菌处理,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在手术治疗期间严格执行1次性物品使用原则,并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例如严格控制外带物品进入手术室,如患者外衣、器械包装袋等,减少污染源。(3)严格控制手术室内的人员流动,尽量控制手术室内的人员流动情况,严禁患者从感染手术间走到骨科手术间,且参观者与主治医师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50cm[7]。(4)使用多种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包括:①在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介绍骨科手术治疗的基本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各项手术治疗操作,避免因为患者依从性差而造成手术实验延长。②强化医护配合。医护配合是手术室治疗的重点内容,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师的手术习惯做好配合,包括递交手术器械,或者增配特殊器械等,保证骨科手术治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8]。护理人员应该掌握骨科手术治疗的常见设备以及使用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器械并掌握,并妥善处理器械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建立医疗器械定期检查制度,各项设备资料专项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能够时刻处于稳定状态。(5)做好接台手术管理。一般非层流手术室前每天的消毒次数应>3次,并且每台手术治疗结束后需要再消毒1次;对于必须要接台的,应至少通风换气10分钟以上,达到稀释手术室细菌的目的。

综上所述,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在未来护理管理中必须要转变工作理念,通过做好手术前检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的方法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无菌骨科手术室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疫苗无菌灌装的微生物控制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