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中微任务设计策略例谈

2021-12-02 13:01陈园园
江苏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议论文创造力文本

陈园园 张 原

基于微任务探究的议论文阅读教学,要选择学生阅读议论文时无法读懂的难点、容易忽略的要点、不太注意的关键点作为学习起点,设置合理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议论文语言的深度理解与体悟,发展阐释说理的高阶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1.情境真实,指向议论文语言的深度体验。

创设真实情境,旨在打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向现实的迁移。真实情境既是教学目标的再现,也是言语实践的平台,它让学生易于接受任务,有效地驱动旧知与新知的融合、重组,进而完成新知的建构。真实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积累、运用语言。

以统编语文九上(下同)《创造宣言》为例,教师设计微任务如下:

学校要进行创客空间展评,班委会计划制作一张网页,以本文内容为素材,每4人小组负责一个版面。要求:(1)每个版面要有一则标语,内容从文章中提炼,语言整齐,不超过20字;(2)根据文本内容及自己的理解拟写解说词,字数150~200 字;(3)小组中一人负责标语,一人负责解说词,一人负责文案修改,一人负责展示。

以上任务包含了不同层级的语言运用要求:拟定标语,训练检索文本信息的能力,属于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的低阶任务;根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阐释标语内涵,训练学生围绕中心重组信息的能力及清晰简要表意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任务;修改标语与解说词及展示小组成果,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属于高阶任务。

这一设计既包含了议论文主要知识的学习,又承载了信息的检索、加工、整合,语言的表达与交流等能力训练。小组分工,兼顾组员不同的特点,又注重成员间的合作与探究,任务具有可操作性,目标多层多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强化思辨读写,促进高阶思维发生。

议论文语言具有思辨美,但以往的教学中基本忽略了这一教学价值。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说理的条理性、材料的充分性、阐释分析的连贯性,感受议论文语言的思辨魅力。

以《谈创造性思维》一课为例:

请根据文意给下文括号处填上关联词,再与原文对照,分析有无关联词在说理表达上的差异。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议论文语言教学中,不少教师以“有说服力”“严谨”等结论性概念替代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知识很难转化为能力。在以上任务中,在反复思考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不得不调动原有经验来解决问题。不同文本间的对照,指向了学生品味、分析语言的能力,是前后两种思维不断碰撞、顿悟、接受的过程。差异比较本身就是一种高阶思维训练,由于学生在写作中不擅长使用关联词语,这种体验胜过教师单向的灌输,它使学生体会到关联词语在增强思辨力量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样,学生依托于思辨,活用了知识,体验了语言,提高了认知。

3.群文重组,前后贯通形成整体认知。

大单元教学主张打破传统单篇教学模式,根据学情与文体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内容重组,围绕适当的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师生通过群文间的联系比较,重新认识文本意义,拓宽了学习的视阈。

以驳论的学习为例,设计微任务如下:

比较下面3 段文字在批驳态度、方式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甲】“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乙】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丙】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三段文字都是驳论,但在驳的态度和方式上又有所不同,【甲】文面向学生演讲,有现场感,语言偏向口语化,批驳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打击学生,而是为了鼓励学生,故举例深入浅出且有现场感,批评柔和。【乙】文是针对持抗日前途悲观论调的投降派、懦夫,故批驳毫不留情,意在还原真相、揭露丑恶、纠正错误,激发民族自信心。【丙】文批驳的是人们在创造力方面的一些简单、肤浅、片面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把一些不明白的道理与认识讲明白、讲清楚,促使人们转变思想与观念。

这项微任务设计不仅打通了单元内文本的关联,也串联起了前后单元,通过不同驳论文字的比较与分析,不仅训练了学生多文本阅读的比较、分析能力,而且强化了有关驳论的知识,明确了批驳要看对象、看场合、看写作目的的特点,使议论文的学习超越了知识,走向了真正的言语体验。

微任务设计,实质就是学生“学的活动”,通过关注学生学的状态、过程、方式,及时调整活动策略,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议论文创造力文本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