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1-12-02 14:59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郝雪梅
家长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方式思维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 郝雪梅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学教学,初中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及适当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对教学模式以及思路方面做出改变,将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学生由于课余时间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主动学习,就能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自主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特点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概括、抽象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控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讲课时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使其更好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思维活动模式的培养都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从教学方式上来分析,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理论直接传输给学生,而是实现教学多种策略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智力和身心方面受到限制,自我意识比较强,更容易产生独断和固执的心理,难以改变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教师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就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难免会出现积重难返的后果。此外,初中阶段的课程设计安排比较紧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基于此,初中生的学习水平主要体现在成绩上,教师就可能会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讲和听的授课方式,这导致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其思维的拓展以及开发。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很难发现,导致学生存在理解方面的错误,解题思路存在偏差,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适当营造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能够消除学习的枯燥和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这种愉快的学习氛围相对来说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帮助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来,挖掘更加形式丰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学习。

(二)强化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育方式对教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教师处于主动的教学地位,他们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之后再由教师对其解答的结果进行判断是否正确。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做要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并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内容进行有层次的分解,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分解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思路是怎样来的?”从而让他们能够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更加有价值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提出不合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为何这样的思路是错误的?适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生的思想,让其他学生帮助这部分学生明确其错误的思路来源。

四、改进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由于其智力水平以及学习基础方面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情况很大程度代表了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教师在实践中没有充分重视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导致数学容易变成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因此学生可能会灰心丧气而放弃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及其教学方式,寻找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枯燥的数学公式以及数字、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转变,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学生的整体性数学能力,多多和学困生沟通,了解他们在数学过程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其数学学习思维。首先,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真阅读题目和问题,获取重要的信息,在自己的思维中设立完整的框架:这道题主要考的是哪一部分知识点,从哪里着手,并且结合题目已经给定的信息来思考,在具体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内容,使用哪些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和锻炼思考过程,以此锻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数学学习方面需要注意学以致用。通常来说,如果想要提高数学成绩,不能过于依靠答题的方式,如今数学题目更加灵活多变,简单套用公式学生仍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来答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例的能力,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变化的形式以及难度较高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

五、结语

总体来说,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实际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完善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参与到学习中,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相关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方式思维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