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演讲英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译介及传播

2021-12-11 12:12余静良
西部学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建构

摘要: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向世界各国传递出平等协商、同舟共济与和平发展等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演讲英译是世界各国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以形象学与国家形象相关背景知识为指导,深入分析例句、整篇中英演讲稿以及有关平行文本,深入挖掘3处实例英译与中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联,为真正地重塑、建构、译介及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指明方向与路径,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提供镜鉴。

关键词:演讲英译;国家形象;建构;译介及传播;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11-03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国家形象也因此大为改观。但类似“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殖民论”等严重扭曲、丑化甚至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言论仍不绝于耳。如何改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被西方媒体丑化的形象,科学建构、译介及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是目前我国的当务之急。

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宣布成立。2021年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本次演讲中,习近平高瞻远瞩,从“如何深化全球合作抗疫、如何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全球治理以及应当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明天”等问题出发,强调各国应当共同努力,践行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平等协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与和平发展等多个维度出发,审时度势,深度分析了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从而向世界各国传递出平等协商、同舟共济与和平发展等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该演讲英译本由新华社于2021年4月20日编辑发布。新华社作为我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级的通讯社,承担着党和国家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是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机构。因此,新华社发布的领导人演讲英译本 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与参考价值,也是研究党和国家领导 人最新讲话精神不可多得的权威材料。

由是观之,该论坛年会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演讲英译至关重要,是世界各国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对于建构、译介及传播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所谓国家形象,是指国家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成果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概言之,国家形象即为国內公众和国外公众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过滤机制,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所产生的具有概括性、稳定性的主观印象和评价。

(二)中国国家形象的流变与现状

由于中国人民选择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所倡导的价值观有别于西方的“普世价值”。与此同时,一直以来,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媒体发言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手中。因此,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象已大为改观,但仍受到西方国家与媒体的丑化与扭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明显改善和提升。一个热爱和平、平等协商、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正呈现于世人眼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受制于西方强势话语,这种由“他塑”为主的被动形象,往往会失真,流于偏狭。因此,如何改变由西方媒体“他塑”的中国国家形象,自我建构、译介及传播真实、立体和全面的国家形象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因而,领导人演讲稿英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演讲英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译介及传播

(一)国家形象的建构

良好国家形象的重塑与建构依靠的是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国家形象的重塑和建构要求一国的发展和国内外建设必须有可圈可点之处;要求该国的正面形象大于负面形象。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本国经济,通过大幅增强经济实力,推动政治、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协同发展,进而为建构国家形象夯实基础。2020年,中国在抗疫事业和经济恢复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形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以改善和提升。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切实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稳步提高我国国家形象和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国家形象的译介

长期以来,由于国际媒介和国际话语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国家形象一直处于被动的“他塑”状态,这就导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呈现出“有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的局面。领导人演讲英译作为国家形象译介与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政治性、可读性和时效性等都直接影响着海外公众对译本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国家形象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因此,领导人演讲英译本的译文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三)国家形象的传播

国家形象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来塑造的,这是大众传播在外交领域的重要功能。强大的新闻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新闻媒体人肩负着纠正“‘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的使命,应当利用有力的新闻媒体传播工具,将最真实、最客观公正的国家形象第一时间向全世界传播。就目前来看,中国的传媒实力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传媒实力仍有较大差距。这就导致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建立强大的对外传播体系、重塑与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迫在眉睫。

(四)演讲英译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联

如何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至关重要,而外宣翻译为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极佳的思路。外宣翻译担负着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使命,因此外宣翻译的质量、时效性和效果尤为重要。领导人演讲英译作为外宣翻译的重要一环,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从某种程度上说,演讲英译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政治性、可读性和时效性等因素决定了海外受众内心的中国国家形象。因此,领导人演讲英译对于国家形象的建构、译介及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通过探析演讲英译,还可理清国家形象建构、译介及传播的过程与策略,为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探明路径、奠定基础。

三、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英译中国家形象实例分析

2021年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从诸多方面阐明了中方立场,塑造了中国肩负责任、同舟共济与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

(一)肩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中国向非洲国家无偿提供相应的援助,执行多达十几次的联合国维和任务,还是在为人类减贫事业與气候变化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抑或是近来,中国政府向6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疫苗无偿援助。中国始终是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现于世人眼前。

原文: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译文:China will continue to play its part in building world peace,promoting global development,and defending in-ternational order.

该句话多次出现于习近平的致辞中。该句译文将原文中连续三个“者”译为三个动宾短语,突出强调了中国不仅在过去和现在承担着全球和平、发展与安全的责任,而且将来也会一直承担着这些责任,从而彰显出中国发展与外交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同时,译文通过增添“play its part”,将原文中所隐含的“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层含义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通过对该译文的分析发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以贯之。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发展与安全的“助推剂”,肩负着推动全球发展,维护世界与地区安全稳定的责任。因此,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深入分析,一个负有责任与发展进步的国家形象跃然纸上。

(二)同舟共济的国家形象

2020年,中国向世界各国无偿提供抗疫物资援助。中国在捐赠的抗疫物资上写道:“青山一道,共担风雨”。中国正是秉承守望相助与患难与共的理念,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早日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切无不彰显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和共克时艰的中国国家形象。

原文: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关键作用。要全面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译文:We must put people and their lives above any- thing else,scale up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ective efforts,enhance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ooperation,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key ro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we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improve global governance on public health secu-rity and work together for a global community of health for all.

这段话的译文中,通过将原文中的“人民至上、生命 至上”译为“put people and their lives above anything else”,其中“anything else”足以彰显中国政府对于人民生命安全的珍视。而“collective efforts”则体现出了要同舟共济,加强抗疫合作。与此同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也曾在习近平讲话中多次出现,这里译为“a global community of health for all”,旨在传递人类社会应当同舟共济,携手并进,为早日战胜疫情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共同努力。

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的语义特征,特别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联防联控”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译本进行梳理发现,该段译文建构出一个同舟共济、合作抗疫和具有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形象。

(三)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

长久以来,西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控制着全球主流媒体,主导着国际社会话语权。“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的事情时而发生,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与意志却未能得以广泛传播。因此,外宣翻译,尤其是国家领导人演讲英译就显得极其重要,对于建构、译介与传播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大有帮助。

原文: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

译文:However strong it may grow,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expansion,or a sphere of influence.Nor will China ever engage in an arms race.

该例句译文将原文中的三句话处理为译文中的两句话。由于汉语属于意合型语言,而英语是形合型语言。因此,汉语原文无需大量连词加以连接,句意通过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予以呈现。而英语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连接词来表示句间关系和句意。该译文中添加了“how-ever”“or”和“nor”等连接词,将原句中的逻辑关系和具体句意呈现出来。原文与译文中通过使用一系列并列短语,表达出中国谋求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决心。中国历来主张和平崛起,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从而也有力驳斥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殖民论”。在全世界建构、译介及传播出和平发展、互尊互鉴与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国国家形象。

结语

本文以习近平在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英译本为语料,从中选摘3个例句进行详尽分析。通过深入分析例句、整篇中英演讲稿以及有关平行文本,结合形象学与国家形象相关背景知识,深入挖掘3处实例英译与中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联,以期廓清“建构出了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怎样建构、译介及传播中国国家形象”这两大问题,从而为真正地重塑、建构、译介及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指明方向与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拓展理论视野和研究格局。

参考文献:

[1]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14.

[2]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 吴赟.国家形象自我建构与国家翻译规划:概念与路径[J].外语研究,2019(3).

[4] 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余静良(1998—),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单位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国家形象、典籍英译、机器翻译。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