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城市民族团结工作

2021-12-11 12:12翟丽
西部学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族团结工作内涵不同,前者主要指民族政治团结工作,后者指与少数民族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平等的社会关系并确立他们的公民身份。而今中国的民族团结工作有三方面内容:(一)民族内部团结;(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三)中华民族大团结。城市民族团结工作具体包括城市工作、民族工作、民族团结工作。做好城市民族团结工作的对策:加强政策导向;加强法制建设;发挥城市功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发展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14-03

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①民族复兴、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离不开民族团结,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对于我国政治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城市民族工作与城市民族团结工作

2015年12月,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的工作部署中。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工作顺利进行有助于我国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城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城市民族工作是城市工作的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一部分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促进当地城市民族交流、交往和融合。但是,由于生活习性等差异,民族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持久性,使得城市民族工作提上日程。

1987年,中央首次提出关于“城市民族工作”这一概念的论述②。城市民族工作虽与城市工作和民族工作有密切联系,但其不是城市工作和民族工作的简单叠加,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要按照城市工作的思路进行部署,除此之外还要看到民族的重要性,在城市范围内开展民族工作要遵循民族工作的基本规律③。城市民族工作是指一切与民族事务相关的工作,如民族关系、民族政治生活、民族文化生活等,处理民族事务的短期目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良好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城市工作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城市民族工作包括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选拔和培养优秀能担当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等,但是民族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少数民族更好更快地融进城市的大发展中,让城市能更好地接纳包容少数民族的独特生活习性和魅力,最终实现城市真正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大融合。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全国各族人民要注重自身发展,不断寻求进步,对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其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第二,城市对少数民族包容度提高,“双向”包容的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民族关系中仍旧存在民族矛盾等民族问题。第三,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对政府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管理民族事务,相关部门工作机制覆盖面要广,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积极主动应对民族事务。

“团结”最早是近代女性从事手工编制工作的专业话语,“团”指线团,“结”指绕结,顾名思义是指将线团绕结。“五四”运动后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与男性团结起来共同抗争旧家庭旧文化的束缚,团结一词逐渐发展为白话文,用于政治语境,现比喻有共同利益和目标,且为实现其利益或目标,在思想或者行动上具有一致性的一种关系或者行动④。“团结就是力量”不单单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悠久的光荣传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稳定与国家的稳定相联系,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分割。金炳镐认为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他强调民族关系中双向互动的特点,即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及其影响和作用⑤。古代王朝国家都重视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秦朝统一六国、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到现在56个民族是一家,无不体现民族团结。我们所说的民族团结是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团结,严庆分析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现在,民族团结内涵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民族团结主要指民族政治团结,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团结的政治意味更加明显,即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民族团结的内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和公民身份三个方面,在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政治关系上,强调各民族在政治上的联合⑥。社会关系上的民族团结指各民族在社会互动关系中形成良好、融洽的民族关系。在公民身份上,公民身份感的认同影响着国家认同,公民自我身份感缺失,国家意识淡薄,容易导致产生国家认同危机。2014年,习近平在新疆进行考察工作时强调,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之间相互离不开的密切关系⑦。因此,中国的民族团结有三个方面内容:其一,民族内部团结;其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其三,中华民族大团结。

城市民族团结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工作、民族工作、民族团结工作。城市民族工作是指在直辖市或市范围之内遵循《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处理民族之间内部团结问题、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问题和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有关的民族问题和事务。城市民族团结工作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在我国城市民族工作进展中有成就也有困难,要辩证地看待我国城市民族工作。

二、城市民族团结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

(一)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城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思想观念相对比较保守落后,整体受教育的程度偏低,自身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城市民族工作目标之一是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度,一般来说,政治参与度与经济条件成正比,经济条件较好则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也会较高。城市民族工作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

文化始终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仅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途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⑧实现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为之努力,也需要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如保护和利用很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维护城市民族的安全和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需要安全和稳定。中国城市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政治,城市地区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城市是国家的心脏,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与城市的安全稳定息息相关,而城市民族团结是我国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基石。

三、城市民族团结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规模的城市人口流动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之一,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城市自身原有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新入城市的人群,尤其是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要求更加普遍的教育、更高效专业的医疗和更加安定的居住,而现今的城市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要求,造成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争夺,在此竞争过程中少数民族往往处于劣势,最终形成服务供给不足和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前,少数民族流动性较弱,主要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流动性增强,进入城市寻找生活和就业机会,带来的不只有劳动力的增多,少数民族文化和边疆文化等进入城市,不同的文化相互交织和碰撞,纠纷在所难免。少数民族择族居住,社会交往有限,主要集中在朋友和少数民族团体中,这加大了融入城市的难度。城市民族生活群体生活条件相对落后,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文化水平较低,技术能力较弱,就业处在社会底端,容易被社会边缘化,对城市产生敌意,经济利益的不平衡使得社会矛盾加剧。除此之外,部分少数民族人口滋生不稳定的事件使得一些城市市民对少数民族存在刻板印象,采取排外态度。

四、做好城市民族团结工作的对策思考

城市既是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前沿,也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窗口,同时还是展示少数民族风貌的窗口⑨。维护和巩固城市民族团结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团结工作,扩大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对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政策导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完善和巩固城市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道路。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搞好民族团结。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方法之一。坚持各民族团结奋斗是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坚持依法治国,增强各民族法制意识,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保障。坚持中華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城市民族团结工作的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第一要素,关心各族人民的利益。在城市民族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组建党支部、党小组,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二)加强法制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城市民族工作法制化是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保障,《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提出和修订是城市民族工作法制化的履行。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城市民族法制教育,引导各民族自觉遵守城市规章和法律法规,法制部门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和民族矛盾,要敢管也要会管。

(三)发挥城市功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汇聚的场所,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城市要发挥其强大的包容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政治服务管理两手抓,要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覆盖面,解决少数民族医疗、教育等问题。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发挥城市民族宗教的积极作用,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舆论氛围。经济上,第一,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为其商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鼓励各民族共创业。第二,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发展少数民族产业,在提升经济水平的同时,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传承和发展相结合。文化上,首先,社区要吸纳少数民族加入社区,推动城市民族交流互动、开展城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这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很好地培养各民族的自主性、接纳和包容的特性,从而使各民族更好地相互包容。城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仅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增强少数民族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同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发展少数民族先进文化。

注释:

①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②198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要求.

③马东亮.城市民族团结工作精细化:内涵与实践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8).

④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伦理学大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376-377.

⑤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265-167.

⑥严庆.中国民族团结的意涵演化及特色[J].民族研究,2019(1).

⑦2014年4月27 至30 日,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⑧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2.

⑨周宁宁. 城市民族工作的困境与重构:方法论的思考[J].2017(3).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北京3 月21 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

http://www.gov.cn /xinwen/2018-03/22/content_5276319.

htm.2018-03-22 /2019-06-26.

[2] 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马宁.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思考——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

[5] 新华社.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言资政汪洋主持.中国政协[J].2019(10).

[6] 马戎.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7] 发言摘登.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N].人民政协报,2019-04-03(3).

[8] 蔡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光明日报,2019-04-09(6).

[9] 责编万鹏,谢磊.习近平明确中国城市总体思路: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EB/OL].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5/1223/c385474-27966984.html.2015-12-23 /2019-06-26.

[10] 嚴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进一步遵循规律凸显进步[N].中国民族报,2017-12-15.

[11] 黄丽,徐烈鹏.习近平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及意义[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8(1).

[12] 陈纪.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13] 唐鸣.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J].社会主义研究,2001(4).

[14] 侯典芹.中国边疆政治视阈中的跨界民族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4).

作者简介:翟丽(1995—),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单位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跟党走
民族团结之歌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