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2021-12-13 01:48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服务与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农村

□ 宁 逵 毕 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服务与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处于“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历史节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对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具体安排。我们要认真贯彻全会精神,直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机遇和挑战,全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推进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艰巨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伴随经济社会进步逐步发展的一个概念,相比于农业现代化聚焦生产力发展、关注产业进步,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全面而深入,即注重发展生产力更加注重生产关系调整,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从农业现代化过渡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主要矛盾转化,农业农村矛盾凸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彰显我国农村发展重点的转变,发展质量的提升。相比以前农业现代化概念内涵,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领域更宽,涉及农业农村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转换。

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期间历经“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四五”是站在新起点实现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也是重要基础阶段。十四五开局形势直接影响2035年目标的实现,因此“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发生变化,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时期,恰恰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又是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期。

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从农业和农村两方面考察。我省农业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但农村现代化目标有一定差距。参照农业农村部委托中科院完成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我省在许多重要指标方面达到或超过现代化指标。比如口粮生产稳定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农药减量化、化肥减量化、农业保险深度6项指标,已超出全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项指标,已达到全国基本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指标稍显落后的是农产品加工、养殖业占农业比重、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2020年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12家,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为0.59:1,与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3.5:1相比相差悬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30%,比目标值45%低15个百分点;2018年我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2.6%,比目标值4.8%低2.2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我省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而农村现代化差距较大。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布局,要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格局。打破城乡的二元结构。目前农村短板非常突出。一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比如网络通信交通道路等方面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与硬件的差距相比,更难以补足的是软件的差距,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差距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够补足,目前是制约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最大痛点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汇总结果,2016年全国仍有3.5%的乡镇没有幼儿园、托儿所;全国近41%的村没有体育健身场所;全国33.2%的乡镇没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全国58.7%的村没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中部、西部这一比例分别高达59.2%和63.3%;全国45.1%的村没有执业医师。因此,“十四五”时期,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协同均衡发展。

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聚焦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战略目标,坚持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实施现代农业12项工程,乡村建设5项行动,农民增收4项计划,城乡融合5项机制,全面建成农业强省,稳固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走出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具体目标:一是农业产值逐步提升。全省农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5%;二是粮食产能保持稳定。达到1600亿斤,粮食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三是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力争达到1.5:1;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50%;四是农民收入快速提高。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00元以上,年均增速1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省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常住农户室内水冲厕所普及率43.3%,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村庄绿化率达20%,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7%。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举措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现代化,要以城镇化推进人口转移、以规模化推进集约经营、以产业化提升经营层次、以基础设施现代化构建和谐农村,全力保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农村人口向城市、乡镇集中,小的自然村落撤并这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大城市发展空间受限,要重点建设中心村、建制镇、县城三个节点,产业项目向县城、建制镇集聚,中心村主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通过推进城镇化,带动农村人口大规模转入城市,直接实现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经济基础,同时农村人口和村庄的不断减少,又能减轻投入压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城镇化步伐,一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产业强镇总体布局和规划,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产业集群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模式。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挖掘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村庄文化、农事体验、农耕教育等多种业态。二是加大县域城镇化制度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和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在实施空心屯撤并中,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满足农民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后,可优先将结余指标调剂给城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使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三是构建县域城镇化体系。完善县域主要功能和结构升级,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打造县域为主体小城镇为补充的立体城镇化格局。四是构建城镇化发展资本体系。以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创新投资工具等手段,构建城镇化发展资本体系,保障城镇化资金需求。

(二)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使现代生产技术手段得以应用,才能使小农户生产向现代化集约经营转变,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有两条路线选择,即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重点是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服务规模经营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在不进行土地流转前提下,通过专业服务组织提供土地经营社会化服务,将分散的小农户、分散的土地统一经营,从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要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土地托管或购买服务,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同时注重培养高素质农民,提升农业经营者素质,深入开展“百村千社万户”示范典型三年培育计划。

(三)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十四五”农业主要增长点。目前我省耕地面积扩展空间有限,靠增加土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提升产值已不现实。畜牧业不受土地制约,发展空间巨大,而且我省粮食产量大,能够解决饲料问题,是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国内大型养殖集团纷纷来我省投资建设现代化畜牧养殖加工项目。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两禽”为重点,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为主要内容,整合省内养殖企业,持续优化养殖布局,打造绿色化高品质乳肉生产基地。推广“公司+农户”、托管代养等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打造与粮食生产地位相匹配的畜牧业,助力我省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省具有农产品原料优势,但多年来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到0.59:1,与全国2.3:1相差悬殊。要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我省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一支柱产业。深入实施“链长制”,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玉米、大豆、水稻、乳制品、高端肉牛、中药材、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产业链。落实补链延链战略,加快农业服务业发展,建设区域农业服务业中心及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四)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堵点在城乡分割,痛点在农村基础及公共服务落后。要统筹抓好高标准农田、道路、通信、网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服务等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高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加快完成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目标,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提升农村道路建设水平。全面实施通乡通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提升通村公路路面建设等级和路宽,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实用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提升通村公路管护水平。三是提高饮水保障。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升级改造工程,保障农村居民用水便利和安全。四是保障农村电力供应。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保障农民用电安全。建立完善农网电力服务制度,加强服务队伍建设,优化电力服务。五是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兼顾集中教育资源与偏远地区教育需求,保障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性。实施学前教育资源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普惠制学前教育体系。六是完善医疗服务。建立农村居民医疗档案,开展慢病跟踪防治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七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标准。加快推进居住证管理,赋予进程务工农民完全城镇社保待遇。推进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保覆盖政策,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