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对策

2021-12-13 01:48郝晓芳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牲畜

□ 孙 光 郝晓芳

(1黑龙江省动物检疫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2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黑龙江省历史上是牲畜布病重疫区,人间布病阳性率也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兽医部门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动物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目标任务,完善布病防控工作机制,强化布病防控各项措施,全省布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畜间布病感染率得到遏制,人间病例数稳中有降,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一、强化法制保障,促进依法防疫

宣传贯彻新修订《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落实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开展立法调研,重新修订《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在人畜共患病防治方面突出政府职责,细化部门分工,强化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林业草原部门人畜共患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措施,将免疫等防疫工作纳入法律框架内加以规范,为全面做好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促进依法防疫提供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

二、组织实施基线调查,摸清布病防治工作底数

对全省22个重点市县的293个养殖场户,组织实施了牲畜布病基线调查,制定了《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实施方案》。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牛羊养殖数量、饲养方式、流产情况、交易模式、布病发生和免疫情况以及人员感染情况等信息。现场采集牲畜血样,在现地实验室开展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初筛,对布病阳性样品送至省级实验室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复核。通过开展牛羊布病监测和防控状况调查,摸清了我省牛羊养殖方式、生产状况和牛羊布鲁氏菌病个体阳性率、场群阳性率等基本情况,客观评价了牲畜布病防控效果,为制定全省布病免疫技术方案和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研究制定免疫方案,适时开展免疫及效果评估

(一)组织开展免疫试点

选择3个市县开展了牲畜布病疫苗小区试验和免疫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布病疫苗小区试验,筛选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疫苗品种,确定将布病活疫苗(S2株)作为省级采购布病强制免疫疫苗品种。通过开展牲畜布病免疫试点,采取逐年分区推进的方式,对辖区全部羊只完成了先检后免工作,试点市县羊布病阳性率下降了4-5个百分点,人间报告布病发病率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取得了理想的试点效果。

(二)制定免疫方案

为科学开展好牲畜布病强制免疫工作,我省先后两次组织召开牲畜布病防控策略研讨会,邀请农业部权威专家和部分省市疫控中心领导,针对我省布病防治现状进行牲畜布病免疫策略研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召集省内布病防治工作基础较好市县举行座谈会,总结交流基层布病防治经验,听取免疫工作意见和建议。在深入研讨座谈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份经验做法,2018年3月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免疫实施方案》,为全省牲畜布病强制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指导。《方案》对布病免疫范围和对象、疫苗种类与免疫方式及剂量、组织实施具体措施、确保生物安全、完善免疫信息、奶牛场免疫备案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确定省级统一采购下拨布病活疫苗(S2株),采取口服免疫方式,对非乳用和种用的牛、羊实施强制免疫。

(三)全面实施免疫和评估

从2018年春季开始,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实施除种畜、奶畜外的牛羊布病强制免疫工作。监测发现阳性奶畜的养殖场,可向当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免疫申请,经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后以场群为单位采取免疫措施。目前,全省使用布病疫苗的免疫密度已达90%以上。在全面实施布病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布病监测和流调,开展畜群流产率监测,扑杀发病动物。选择9个定点县市,适时开展布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监测评价疫苗免疫覆盖率和畜群抗体水平消长规律。

四、全面做好宣传培训和物资准备,保障防疫工作有效开展

(一)开展技术培训

黑龙江省印发了《关于开展牲畜布病免疫与人员防护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从2018年1月起,先后派出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在全省范围内逐县开展牲畜布病免疫与人员防护技术培训,严格规范布病免疫操作,突出强化防疫人员和养殖从业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培训县、乡兽医专业人员、村级防疫员、部分养殖企业人员、森工系统和林业系统业务人员12500余人,为布病强制免疫和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做好防疫宣传

省级印发了《牲畜布病疫苗免疫与人员防护技术指导意见》,印制发放《牲畜布鲁氏菌病免疫与人员防护技术指导手册》12000册。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布病防控知识,报道布病免疫进展情况,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布病的知晓率和防护意识,为扎实深入开展布病强制免疫和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备齐备足防疫物资

省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对各市县购置布病疫苗投药器具、消毒药品和人员防护用品予以补助。省级采购发放免疫投药器4600个、防护眼镜4580副、一次性防护服2.3万套、防护口罩和乳胶手套各4.6万副。各市县也积极筹措资金,备齐备足各类防疫物资,确保布病强制免疫和防控工作需要。

五、强化检疫监管,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一)强化检疫监管

严格落实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限制动物移动和产品流通,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输车辆备案情况,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强化执法监管,严把屠宰和无害化处理关口,严厉打击收购、加工、运输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病死动物流入市场,维护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二)做好无害化处理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者主体责任,切实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死亡动物,及时打捞收集死亡动物尸体,必要时请专业队伍进行打捞。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消毒管理制度,加强消毒灭菌工作,防止疫病扩散和污染环境。

六、开展“两场”创建和无疫小区建设,推进布病净化

(一)积极推进“两场”创建

黑龙江省在全面开展牲畜布病免疫工作的同时,对规模奶牛场坚持实施以检疫净化为主的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奶牛布病净化“创建场”和“示范场”(“两场”)建设工作。充分整合、发挥动物疫控机构和东北农业大学、哈兽研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组织开展规模奶牛场布病净化技术培训,指导养殖企业积极参与省级“布病净化场创建示范”申报和认证工作。全省累计有26家奶牛养殖企业正在开展布病净化场评估认证,其中有3家企业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评估认证,为奶牛养殖企业开展“两场”创建工作树立了典范。

(二)稳步开展无疫小区建设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牛羊布病等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和无疫区建设与评估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21]32号),逐步推进布病无疫小区建设评估工作。按照无疫标准,结合布病监测情况,组织有关牛羊养殖场户及其加工企业建设无疫小区,制定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管理和技术措施。目前省内已有多家养殖企业正在开展布病无疫小区建设工作,准备对条件成熟、管理规范的达到无疫小区建设标准的养殖企业,优先开展评估。

六、结语

随着牲畜布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黑龙江省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布病免疫监测和流调监控,进一步加大奶牛布病净化工作力度,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压低畜间布病流行率和人间布病发病率,为确保全省布病疫情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牲畜
贵州省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分析
苏丹致力于扩大牲畜与肉类出口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