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扶持 三轮驱动高效推进乳肉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2021-12-13 01:48中共克东县委克东县人民政府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飞鹤牧原存栏

□ 中共克东县委 克东县人民政府

克东县在推进“肉”“食”一体化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奶牛、生猪等畜禽养殖、加工和销售带动肉食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之路。2020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实现8.6亿元,占一产比重的19.6%。

一、政企合力,乳业不断做大做强

深入实施“乳业强县”战略,以飞鹤为重点推进企业,一届接着一届抓,支持飞鹤不断做大做强。一是高位谋划,倾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局高度谋划乳业发展,聚全县之力扶持企业壮大,有效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累计为飞鹤融通发展资金超过15亿元,解决项目用地3300亩,提供青贮种植补贴近亿元,使飞鹤从一家地方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百亿级民营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飞鹤乳业主营收入迈上150亿元台阶,上缴税金突破14亿大关。二是规模经营,建强基地。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设国际标准化万头牧场,精选以色列良种荷斯坦奶牛,应用国际先进饲喂和榨乳技术,实现赶牛、榨乳、收集、制冷、清洗全程自动化。建设了10万亩青贮种植基地,年贮量在30万吨以上,奶牛平均单产在11吨以上,成为全国奶牛单产水平最高、鲜奶质量最好的现代化牧场。目前,全县建成万头牧场3个、千头牧场2个,奶牛存栏4.5万头。三是狠抓项目,闭合链条。通过强化政策保障、要素供给和服务效能,加快建设飞鹤产业园区,积极推进4万吨高端乳粉生产、3000吨米粉加工及婴儿液态奶生产项目建成投产,与5万吨配方乳粉包装项目形成配套;开工建设了瑞源生物质天然气、腾飞有机肥等项目,补强粪污处理短板,实现了从牧草种植、规模养殖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各环节全程可控、可追溯。建成了安盛农业、博瑞饲料、原生态牧业、福瑞达印务、瑞信达物流等吃配关联企业8户,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条完整闭合的全产业链,实现了100%牧场新鲜生牛乳制粉。四是拉动就业,融合发展。通过飞鹤全产业链,进一步优化了全县种植业结构,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密切飞鹤奶源基地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全县流转土地10万亩种植青贮,既保证了奶牛优质饲料供应,又直接拉动就业3200余人,间接拉动就业在6000人以上,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

二、创新模式,肉牛产业提档升级

在抓好乳业的同时,把肉牛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抓。鼓励中小牧场转型,推进“奶改肉”模式,坚持“牧场转型、项目推进、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理念,准确把握国内外畜牧业发展形势,抓住全省实施“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的契机,科学引导中小牧场、养殖大户规模养殖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促进裕新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调结构、促转型、抓项目、扩规模,积极扩充肉牛饲养总量。目前,全县存栏百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肉牛场、养殖合作社28个,优质肉牛存栏达3.4万头。

三、政策扶持,生猪产业迅速发展

生猪产业是克东县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的重要产业。2016年,抓住国家“两牛一猪”产业政策契机,争取了2个年出栏3000头生猪标准化牧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7年11月,牧原集团成功入驻克东县,成立了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不断壮大。今年年初,为加快推进生猪规模生产,在疫情防控关键期间,积极引导牧原企业简化复工申请流程,尽快复工复产,加强对牧原公司13、14场后续工程建设督导和服务,简化程序,点对点服务,加快了牧场项目建设进度。县委县政府注重发展生猪养殖规模,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大户、生猪合作社和养殖场。特别是牧原生猪养殖项目落户后,全县生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猪存栏得到迅猛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量达20万头,出栏生猪18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牧原集团一期生猪养殖场、30万吨饲料场及二期生猪养殖项目和屠宰加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全县生猪存栏达到将100-150万头,年出栏70万头以上,生猪产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养殖。

猜你喜欢
飞鹤牧原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飞鹤加快品质创新推动品牌价值发展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业绩增速放缓飞鹤能否维持高毛利率
中国乳业的飞鹤样本
牧原股份上市“变脸”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