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2021-12-13 01:48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江宁区农业产业农产品

□ 韦 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为相关地区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早在2005年我国出台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就针对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行业标准、区域布局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在《关于推进南京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中,也对特色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规定,意味着江宁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值得重视。

一、当前农村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况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的东南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其中粮油、蔬菜以及畜牧等产业的发展水平高,这也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2020年,江宁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从统计江宁区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在2017-2020年中,当地农业的产值增速维持在2.4%以上,蔬菜种植面积增长0.84万亩;全区的林业覆盖面积高达44.6万亩,增长率为0.2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宁区的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良好,具有代表性。

二、农村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难点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

现阶段江宁区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但是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因此整个地区的特色经营方式需要进行转换。这是因为整个江宁区存在经营主体分散、主体规模小等情况,虽然农业园区的发展相对成熟,但是依然存在基础差、发展速度偏低等实际问题。例如,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江宁区现有农业企业超过200个,并且农业合作社高达370余个,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存在规模小、彼此之间联系少等情况;农业组织化的整体发展程度偏低,载体发展缓慢,难以有效支持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品牌培育滞后

从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品牌,成为提高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而结合江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虽然当地的香藕、横山粉丝、横溪西瓜等是当地极具特色的产品,但是产品的影响力仅局限在华东一带,尚未在全国市场内建立品牌优势。与此同时,当地的农业品牌商标意识明显不足,当地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较少,除了板鸭、横溪西瓜等几个著名品牌,其他农产品尚未申请自己的商标。由此可见,当地特色农产品依然面临着品牌建设滞后的问题。

(三)农产品加工层次偏低

虽然江宁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处于初加工、粗加工的状态,以家庭作坊为主,缺乏对各种产品的精加工;部分企业加工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产品开发层次低,产品质量管理难度高。根据对江宁区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全市范围内知名农产品技工企业不足20家,同时却分布着大量的家庭小作坊,这些小作坊普遍采用了传统的加工模式,生产手段长时间未得到创新,并且在这种模式影响下,当地大部分企业只能开展农产品的初级加工。

三、农村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策略

(一)推动土地流转,提高组织化程度

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江宁区政府可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引导群众调整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连片发展,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模式下种植户“单打独斗”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成立江宁区农业产权综合交易中心,该中心可以为关于各类农业产权问题提供必要的设施与场所,并组织专业人才为土地流转等工作提供人力支持。此项工作需全面引进市场机制,其中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通过有偿转让或者出租的方法,加快土地向合作社以及农业中心的流动;(2)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入股,或者根据特定的报酬形式委托经营管理等。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加快土地集中,确保农民在这项活动中获得收益,消除土地流转所面临的阻力。而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可针对江宁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整合,以横溪西瓜为例,当地可立足于“横溪西瓜”这一品牌,以村、合作社等为单位进行集中生产,聘请本村村民直接参与劳动,村干部负责面向市场寻找销路,努力开拓市场。通过上述组织形式可以实现“横溪西瓜”生产的规模化,减少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阻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建设

打造农业品牌,是江宁区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立足于江宁区的实际情况来提高当地特色农业的辨识度,保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中的重点包括:

1.积极开展种植基地建设

在了解本地产业优势以及优势商品的基础上,遵照“农户+公司+品牌”的方法积极推广特色重视基地,形成循环发展的新结构,并充分开发特色产品的优势,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渠道。以江宁区的香藕为例,在香藕产品开发过程中,可在现有农村农业生产格局的基础上,首先保障香藕的产量,并面向市场主动宣传香藕的优势,明确香藕与其他莲藕之间的区别,实现江宁香藕的“优、特、稀”,保证农产品受众。之后在当地农业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龙头产业,该龙头产业可以立足于“江宁香藕”的这一地区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在广泛引资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开发出多样化的香藕产品,例如常规食用的香藕之外,还可以开发香藕特色零食、香藕特色罐头等,将“江宁香藕”的品牌体现在市场上,为明确地域品牌、打造地域农产品表示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可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及时申请商品商标,尽早打造品牌。

2.开发农业旅游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快,已经成为特色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宁区应借助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旅游体系。

(三)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满足社会要求

为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要求,在推动江宁区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低层次生产模式,立足于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这样有助于扩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

1.明确农产品的质量规范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针对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数据指标,以量化的方式标定农产品生产的相关参数,坚持“修炼内功”的方法保证本地区出产的产品质量。以当地的“横溪西瓜”为例,针对所有上市的横溪西瓜,可根据其受众范围提出甜度、大小等质量标准,对于农户生产出来的甜度不达标或者表面存在破损等质量问题的西瓜严禁进入市场,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横溪西瓜”的良好口碑。

2.坚持从产业化发展角度开发农产品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江宁区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坚持从产业化的标准入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横山粉丝为例,江宁区存在大量横山粉丝生产的小微作坊,这也是导致横山粉丝难以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因,所以未来发展中需要改变这一问题,坚持以村组为单位开展横山粉丝的集约化生产,制定横山粉丝的生产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确保整个生产质量得到控制。当然,在横山粉丝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不能否认家庭作坊的功能,可在满足质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家庭作坊生产少量的商品,以“特色农产品”“纯手工制造”等为营销买点,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四)重视特色农业之间的区域交流合作

特色农业的交流合作具有必要性,因为江宁区的特色农业商品可能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停滞不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认为未来应重视以下工作:(1)积极重视与周边县市的合作,抓住长三角以及江苏省快速发展的趋势,主动融入到当地的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通过长三角等地区为跳板,主动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等,打造出属于江宁区的农业品牌模式。主动接收长三角以及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并鼓励民间资本到江宁区建设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等,不断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能力。(2)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进一步加快企业、组织、农户和政府的沟通交流,在了解特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针对农业种苗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进行专项合作,以改变当前存在的技术水平偏低的问。

对农村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江宁区而言,在未来工作中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明确特色产业农业布局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

猜你喜欢
江宁区农业产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南京市江宁区不同稻作方式调查与分析
农产品争奇斗艳
南京市江宁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