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常识与学生素养提高的有效融合

2021-12-16 07:50贾铁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融合素养小学语文

贾铁霞

摘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元素和案例,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常识与学生素养提高的融合,进而发挥出生活常识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常识   素养   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许多生活常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常识,巧妙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些生活常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收获。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常识发挥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受到小学生自身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学语文,這便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果教师将生活常识融入语文教学中,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并学以致用。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语文园地六”的“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产生了学习兴趣,还能扩展知识面。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离不开生活常识,讲究真情实感,且不能够背离生活实际。以人物描写为例,人物描写强调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不是想象力,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加工,但是不能“瞎编乱造”,否则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常识、关注实际生活,随时记录并真实地表达。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常识应用的原则

1.巧妙联系原则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素养时,教师应注重巧妙联系的原则。语文教材中虽然涉及许多生活常识,但是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巧妙运用这些生活常识来协助教学,实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如《田家四季歌》的课后练习题拓展了一些表现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词语,教师要注意运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列举四季主要的农事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的农事农俗,激发学生探究有关农事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或查阅资料;另一方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2.通俗易懂原则

教师在应用生活常识辅助教学时,要重视通俗易懂的原则,因为小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阅历相对欠缺,若教师引入一些较为深奥的生活常识,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阻碍。简而言之,教师要合理应用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通俗易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常识与学生素养提高的融合策略

1.设计问题,引入生活常识

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生活常识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有效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灰雀》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灰雀。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灰雀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灰雀体型较小、羽毛颜色丰富、叫声悦耳的特点。教师引入这一常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理解其中的含义。

2.重视生活化场景的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生活常识的效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场景的构建,越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生活常识的效果就越显著,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也越明显。如在《村居》这一课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乡村的春天美景,融合了人、事、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只是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讲解,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营造相关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和体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利用随手可见的材料制作风筝,在操场上放风筝。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激活思维。又如在教学《我的菜园》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身边或家人种菜的地方,了解菜园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为什么要种菜。在这样的生活化场景中,学生会发现种菜并不是简单的种菜,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进而感悟作者表达的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

3.充分挖掘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许多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生活常识,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常识的结合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这是一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表现出来的科普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材料,并相互交流,这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生活常识,又能够激发学生观察植物、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基于生活常识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进而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常识,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生活常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中国美食》为例,该课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分类呈现了菜肴和主食,且菜肴名称简单明了,图片色彩鲜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读识记这些家常菜肴和主食,了解与火有关的汉字的意思,感受汉字之妙。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制作一道美食,拍照上传到学习群中分享成果。通过这样实践的方式,既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又能调动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先贤智慧的崇敬之情。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生活常识的作用,巧妙运用生活常识,还要掌握生活常识的应用原则,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常识,并在此基础上多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常识的科学化运用,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琦.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1).

[2]吴新梅.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6).

[3]徐海平.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2).

[4]尹成茹.巧用生活常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6).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街小学)

猜你喜欢
融合素养小学语文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刚柔并济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破次元
融椅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