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有效策略

2021-12-21 16:17杨怀兰
学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整合

杨怀兰

摘 要: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但是现实中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种种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注重的是其他的教材,与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衔接不紧密,学生很难接受。因此,如何解决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显得必要且重要。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2-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47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大多数教学内容都来自教材,但是在教材中挖掘阅读训练的部分却少之甚少。因此研究如何将语文统编教材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材与阅读整合的特点

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的高效整合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单元内容等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后,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教材上挖掘的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自行阅读,通过教师一定的指导,实现课堂上学习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二者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延伸性。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的高效整合是语文知识向课外阅读领域的适当延伸,学生可以阅读的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可以是课文之外的其他文本材料。

第二,多样化。小学语文教材内课文的选取大都需要学生精读、深读并且要理解课文内容,而语文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也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可以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

第三,导向性。实施语文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的高效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更加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够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四,灵活性。二者的相互整合,使得学生阅读的内容更加灵活,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仅限于语文教材,或者也不只依赖于课外教材,而是为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去选择。

第五,联系性。课本与课外阅读之间紧密联系,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的阅读材料是与课本选文在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写作技巧和知识构成方面存在着相似或者相关性,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第六,互补性。课本选文可以作为主要的阅读教学内容,但是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作为其辅助内容,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知识,教师可以挖掘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中年级学段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高效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对教材内容滚瓜烂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根据学生情况整合课外阅读

1.将课文所学迁移至课外阅读。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将自己教学的内容能跟课外的其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并在讲解教材课文内容的同时,能够结合其他的课外阅读知识,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堂上所学阅读的方式方法迁移到课外的阅读材料上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古诗时,让学生明白汪伦是通过歌曲的形式来送别好友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选取其他的课外古诗,将学生所學习的内容用于分析其他故事中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但是形式却不尽相同,为什么?通过哪些诗句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可以为中年级的学生提前选取古人离别的诗句,让他们从中发现送别的不同,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分析,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语文分析能力,实现课本教材与课外阅读的高效融合,二者相得益彰。

2.于学生经验空白处融入课外阅读。在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语文教材编写的主题单元,实现对课外文学作品的整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可以有很多内容进行扩展,而这些扩展的部分就是教材内容的空白之处,而这些空白的地方往往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1]。另一方面,中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是很有限的,接触到的社会也很狭窄,但他们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课堂中,会产生各种疑问,而这些疑问却无法在教材中获得他们心中想要的答案,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解决,让他们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解答心中的疑惑,从而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文字的世界中和作者畅谈、交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于写作困惑时融入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要让学生在掌握教材文章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要自己会写,要掌握写作技巧。事实上,很多中年级的学生面对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该如何去写?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入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该用上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动作描写,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些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在遇到人物描写的相关文章时,学生便不会头疼了。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在教师的高效整合中,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也能掌握对一个人物应该如何进行赏析,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把握教材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时机

在语文课当中,什么时间引入课外阅读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外阅读资料的分类有很明确的认知,对课文的内容也是烂熟于心,这样二者在整合时,教师便会根据教材和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1.主题阅读材料在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将与课文内容和主旨比较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并在上课之前将这样的阅读资料再次向学生呈现,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觉很有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课堂内容也充满了期待。

2.课文内容之中,突破难点。小学中年级教材选文有一些地方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课外的文本资料。比如,教师在讲解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总理时,学生可能会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是中华之崛起,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贫弱,以及为什么周恩来总理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样学生将课外的历史知识与教材知识相互穿插理解,难点便不攻自破了。

(三)充分学会比较

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是一个单向吸收的过程,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的方向是被固定了的,获得的知识也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应该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比较,而比较的文本材料则来源于课外的阅读资料,通过比较,中年级的学生不但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1.课文内容与原著的比较阅读。语文教材上的选文通常都是按照同一题材或者同一体裁的新形式编排的,这也就在有意识地强调比较阅读[2]。因为篇幅的限制,很多时候教材中选择的文章不能充分展示原著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也无法展示知识点的多种存在形式。这个时候教师引入课外的阅读,并与教材中的选文进行比较阅读,必然会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语文知识中学习到的知识点。

2.相同主题文章的比较阅读。在讲授课文内容时,针对相同主题的课文内容,仅凭一篇文章可能达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同一作家或者不同作家与课文内容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不同作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的不同,体会作者在表达相同或者相似情感的过程中,分别都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赏析文章的能力,也能发现不同作品之中的相互联系和差别,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阅读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在比较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技巧,锻炼技能,在比较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简单的测试,在测试中掌握他们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这些不足,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不断解决。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精心备课、精心预设,除了上述策略之外,努力探索出二者能够相互结合得更高效的措施来,让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为中年级学生步入更高学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桂荣.活用教材,精心预设,促进生成[J].江苏教育研究,2011(8):34.

[2]   杨金生.预设伏笔 顺学而导[J].教师,2009(12):66.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整合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