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及临床预测价值

2021-12-22 03:00陈国连张小芳赵志莹叶将霞陈莹莹石佑玉黄钰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血栓肺癌静脉

陈国连 张小芳 赵志莹 叶将霞 陈莹莹 石佑玉 黄钰清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临床常见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两种类型,属于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和部位形成的两种表现形式[1]。研究证实,VTE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但相比其他实质脏器肿瘤患者,肺癌手术患者更易发生VTE[2-3],发生率达0.2%~20.0%,增加治疗难度,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4-5]。另有研究显示,多数VTE出现在术后早期,可能持续至术后30 d[6]。由于肺部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出院后依然存在VTE风险。鉴于此,本研究分析肺癌术后VTE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其临床预测价值,以期为防控肺癌术后VTE的发生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0月肺癌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条件:均为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病例资料完整,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条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确诊肺癌1个月内有VTE史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征得相关部门同意,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本组病例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发病位置、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FGR)突变情况、临床分期、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是否接受放疗、术前是否接受化疗、术前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血小板(PLT)、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术前D-二聚体(D-D)。

(2)VTE诊断:DVT诊断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7],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造影和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证实为DVT;PE诊断参照《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8],经肺泡灌注扫描与CT诊断为PE。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肺癌术后VTE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似然比χ2、Waldχ2、拟合优度检验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术后VTE的单因素分析

226例均顺利完成肺癌根治术,其中198例术后未发生VTE,为非VTE组;28例术后发生VTE,发生率为12.39%(28/226),为VTE组。两组年龄、高血压、术前接受化疗、COPD、术前D-D、肺癌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是肺癌术后VTE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肺癌术后VTE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2.2 肺癌术后VTE的多因素分析

以肺癌术后是否发生VTE作为因变量(否=0,是=1),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年龄、高血压、术前接受化疗、COPD、术前D-D、临床分期、手术时间作为自变量(赋值方法见表2),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不是肺癌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OR=3.585,95%CI为1.065~12.071)、术 前 接受化疗(OR=1.896,95%CI为1.168~3.075)、COPD(OR=20.334,95%CI为4.023~102.772)、术前D-D异 常(OR=25.636,95%CI为5.784~115.038)、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OR=18.145,95%CI为3.751~94.209)是肺癌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P)=-14.155+1.277×高血压+0.640×术前接受化疗+3.012×COPD+4.750×术前D-D+4.231×临床分期。

表2 自变量赋值方法

表3 肺癌术后VTE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评价

似然比χ2(Likelihood ratio chi-square)=122.463,DF=8,P<0.001,即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Wald chi-square)=130.779,DF=6,P<0.001,即回归方程的系数有统计学意义。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Chi-Square=8.762,DF=6,P=0.629。

2.4 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癌术后VTE的预测价值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集,得到个体肺癌术后VTE的预测概率P。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当Logistic(P)>0.206时,AUC为0.906,95%CI为0.830~0.982,Z统 计=10.470,P<0.001,预测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96.46%,见图1。

图1 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癌术后VTE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VTE发生率较高的肿瘤。研究证实[9],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出22倍。杜晖等[10]研究显示,肺癌患者VTE发生率达13.9%。本研究显示,肺癌术后VTE发生率为12.39%,与上述研究相近。为此,本研究探讨肺癌术后患者VTE风险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为VTE高风险患者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多种共同危险因素,肿瘤患者通常合并一种甚至多种心血管疾病,研究报道,43%的肺癌伴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11]。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研究中57.14%的VTE患者存在高血压,表明高血压是肺癌患者常见合并症,但对于高血压是否会增加VTE风险,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袁会军等[12]研究发现,高血压与VTE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但另有研究指出,高血压是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3-14]。本研究经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属于肺癌患者出现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相近,但高血压病与VTE相关性还需从不同危险分层和角度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论证。中心静脉置管(CVC)是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化疗常选择的静脉输液方式,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中,而VTE是CVC常见并发症之一[15-16]。本研究证实,术前化疗是发生VTE的危险因素。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肿瘤患者长期卧床伴高凝状态、肿瘤本身所释放的有关血栓形成因子均是促进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CVC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导管相关血栓风险应予以充分重视,需加强置管患者的导管规范性维护,有效降低VTE发生风险,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此外,D-D是含有2个交联D片段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时D-D浓度会明显增高,是评估凝血机能和血栓形成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17-18]。研究报道,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D-D水平≥1.5 mg/L时发生VTE的风险明显上升,且VTE患者的D-D水平随病程延长而浓度逐渐增加[19]。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D-D异常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肺癌患者治疗期间D-D动态监测,警惕高水平D-D患者VTE发生风险,应及时采取抗凝防治措施,以降低VTE发生率。研究显示,Ⅳ期患者VTE发生率71.7%明显高于I期、Ⅱ期和Ⅲ期患者的28.3%,属于VTE的高危因素[20]。本研究结果同样提示Ⅲ~Ⅳ期是肺癌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晚期肺癌患者常出现多脏器转移,加之卧床时间长,处于高凝状态,成为VTE的高危因素,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防治。另外,本研究还发现,COPD是肺癌术后患者VTE事件的危险因素,加重VTE发生风险,临床对于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需加强监护,给予合理的防控措施,避免VTE的形成。

本研究根据预测值与真实值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VTE发生的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96.46%,Logistic回归模型在早期肺癌术后是一种无创性、简单易行,但漏诊率较高(21%),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只是初步应用和探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高血压、术前接受化疗、COPD、术前D-D异常、临床分期Ⅲ~Ⅳ期是肺癌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存在上述风险的高危肺癌患者,应加强对患者VTE形成的预防,以降低我国肺癌患者VTE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栓肺癌静脉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