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2 03:00曹蕾杨丽云程欣朱佩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医务宫颈癌筛查

曹蕾 杨丽云 程欣 朱佩茹

宫颈癌是女性中高发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超过13万例,且每年因宫颈癌死亡患者高达3万例[1-2]。其他文献报道显示[3],约43%的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不足45岁,育龄期女性占比为20%~28%,甚至部分确诊患者尚未生育。大量研究证实[4],宫颈癌发生发展属于连续病理过程,从癌前病变最终形成癌,该过程耗时数年不等,为宫颈癌筛查创造了机会。宫颈癌筛查通过分析细胞核形态,以诊断细胞学分类,进而判断是否癌变,是临床预防、阻止宫颈癌癌变的有效手段[5]。文献报道显示[6],焦虑情绪属于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不同人群筛查前焦虑水平不一。本研究分析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20年5—12月行宫颈癌筛查的育龄期女性8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 :年龄20~45岁;有性生活经历,宫颈完整,且既往无宫颈癌疾病史;认知、沟通能力正常;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对研究程序有清晰认知;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因疾病原因切除宫颈;正处于月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既往盆腔放射治疗史;存在其他筛查禁忌证。

1.2 调查方法

(1)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共3名成员,选拔条件:科室工作时长≥5年;护师及以上职称;本科学历;有问卷调查经验;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熟悉统计学分析原理及操作;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加入。小组成员在正式调查前均参与了相关培训,且培训考核合格,负责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处理的工作。

(2)调查实施方法:护理人员分别于筛查前2 d向参与宫颈癌筛查的育龄期女性发放问卷,首次发放时向其介绍问卷结构、问卷内容、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督促现场填写,时长为40~60 min,填写完成后现场回收问卷,并核查是否填写完整,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员严禁诱导调查对象填写问卷,确保问卷填写的独立性。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有效率97.56%。

1.3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量表:筛查前2 d首次问卷调查中指导参与宫颈癌筛查的育龄期女性填写一般资料量表,该量表属于单维度量表,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是否为医务工作者、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周围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筛查经历、护士人文关怀、宫颈癌筛查教育等。

(2)焦虑自评量表:筛查前2 d借助焦虑自评量表测定参与宫颈癌筛查育龄期女性的焦虑水平,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从未、有时、经常、一直如此4个选项,对应1~4分,患者根据自身近1周状况如实填写,量表总粗分为80分,将总粗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可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且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7-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检验水准 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状况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65.43±4.29分。育龄期女性宫颈癌患者中有焦虑60例,无焦虑20例。

2.2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筛查经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水平、医务工作者、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周围宫颈癌患者、护士人文关怀、筛查教育是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2.3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育龄期女性宫颈癌患者筛查前是否存在焦虑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文化水平、医务工作者、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周围宫颈癌患者、护士人文关怀、筛查教育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非医务工作者、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护士人文关怀缺失、未接受筛查教育是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表

表3 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病因明确且可实现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但因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筛查认知不足,存在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筛查率偏低。为全面推广宫颈癌筛查,提高宫颈癌筛查率,需加强分析以筛查焦虑为代表的宫颈癌筛查阻碍性因素,为干预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40岁、非医务工作者、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护士人文关怀缺失、未接受筛查教育是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①年龄≥40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高发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统计数据显示,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5岁,宫颈癌患者中40~60岁患者占比超过了40%[9-10],故年龄≥40岁的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多表现出焦虑情绪,难以积极应对宫颈癌筛查及筛查结果;同时,有研究显示[11-12],年龄属于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指出随着年龄增大患者机体功能、免疫力均下降,对自控细胞群产生干扰,难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复发风险增大,故无论宫颈癌筛查结果如何,年龄≥40岁的育龄期女性焦虑情绪仍难以消除。②非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对宫颈癌、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治疗等相关知识均有了解,加之其享有一定的医疗资源,坚持参与宫颈癌筛查,保证了预防效果,故对宫颈癌、宫颈癌筛查及自身身体状况有较为全面的认知,筛查前无焦虑情绪或轻度焦虑情绪;而非医务工作者因对宫颈癌、宫颈癌筛查、自身身体状况缺乏正确、全面认知,谈癌色变,抵触筛查,恐惧筛查结果,故在宫颈癌筛查前表现出焦虑情绪。③子宫疾病史。子宫疾病史是宫颈癌变、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13],部分慢性宫颈炎患者严重细胞异常反应经发展可诱发宫颈癌,该过程仅需2年,而其他研究[14]则认为慢性宫颈炎患者属于宫颈癌筛查的重点对象,应定期筛查、提前干预;筛查过程中,有子宫疾病史女性因担心确诊宫颈癌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即便经筛查未确诊宫颈癌,但其焦虑情绪仍难以完全消除。④恶性肿瘤史。转移扩散属于癌细胞的特殊性质,而癌细胞转移扩散至其他器官或组织,极易诱发相关癌变,如肺癌转移率高达30%~40%、乳腺癌转移率约为10%等,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育龄期女性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因担忧癌细胞转移诱发宫颈癌,多表现出焦虑情绪。⑤护士人文关怀缺失、未接受筛查教育。宫颈癌筛查人群中焦虑、恐惧情绪发生率高达60%~80%,加之缺乏有关宫颈癌筛查的健康教育,人们对宫颈癌、宫颈癌筛查认知不足,导致筛查焦虑、恐惧情绪加重;有文献报道显示[15],护士人文关怀与患者就医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经护士人文关怀行为干预,能有效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感知医护人员的温暖,而通过筛查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了解疾病,使其对宫颈癌筛查形成全面认知,以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综上所述,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且影响因素复杂,涉及年龄、子宫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护士人文关怀、筛查教育等,临床应密切关注育龄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前心理感受,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医务宫颈癌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致逝去的医务者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