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2 03:00韩静胡惠菊唐启群成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养老资本机构

韩静 胡惠菊 唐启群 成杰

老年人心理资本是指老年人群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1]。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初,我国老龄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7.9%[2]。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老年人处于人生特殊的一个阶段,他们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心和支持,更需要自己能够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开发内心潜在的心理资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心理调整,从整体上提升自我调整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3-4]。目前而言,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及护理工作者等群体,也有少量关于老年人群及养老机构护理员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关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罕见。因此,本研究以唐山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中心,调查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激发养老机构老年人积极的心理及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8—12月在唐山市的6家养老机构内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473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入住养老机构≥6个月;听力视力正常,能进行正常交流和阅读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条件:患有精神病史或终末期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依从性差,无法配合调查者。

1.2 调查内容

(1)一般情况调查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经济来源、睡眠质量、身体状况和子女数量10个条目。

(2)机构特征调查:由调查人员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主要用来调查老年人所居住的养老机构的特征性情况,包括养老院性质、居住年限、居住情况、参加集体活动频率、医疗康复情况、生活是否幸福、家人是否经常探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协助就餐方法、文体娱乐开展情况10个条目。

(3)老年人心理资本调查:选用石惠[3]编制的老年人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是一个针对老年人的本土化的心理资本测量工具,用于老年人积极心理状态的测定。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分为自我效能、诚信稳重、坚韧顽强、感恩奉献4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有效的测量工具。本次研究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组成员均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进入养老机构之前征得机构负责人的同意和配合,由机构负责人陪同调查以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向老年人说明调查的目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征得老年人知情同意后一对一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于识读困难、书写不便的老年人,由调查者转述问题并代为填写。所有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检查,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96.5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进行双人录入双人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心理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现状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得分范围为55~89分,平均分为75.77±5.82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效能维度为24.26±2.69分,诚信稳重维度为21.00±1.43分,坚韧顽强维度为19.22±1.76分,感恩奉献维度为11.30±1.48分。

2.2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单因素分析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机构特征性因素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影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多因素分析

以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睡眠质量、机构性质、居住年限、集体活动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P<0.05),结果见表2。

表2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473)

3 讨论

3.1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现状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力量,具有可开发性、可测量性和可管理性[5-7]。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平均分为75.77±5.82分,低于石惠[3]所研究的社区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87.56±8.07分,原因可能是养老机构老年人与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有关,长期居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受限,接触人员较少,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反馈,不易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整,因此较之社区老年人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量表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自我效能维度。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或应对某种困难情境所需要的一种信念,会影响个体在行事过程中的坚持和情绪[8]。该研究结果与国内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调查对象的经历有关。有研究显示,文化程度和个体的学习经验对自我效能也有重要的影响[9-11]。现代的老年人均经历过较为艰难的社会阶段,他们有很丰富的学习经验,能够很好地适应一系列的变化,保持对自己信心的同时也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因此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3.2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是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男性心理资本得分略高于女性。以往研究中,性别对老年人心理资本影响的说法不一,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心理资本在性别上没有显著不同[12-13];而石惠[3]、刘连龙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心理资本在男女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均是男性心理资本略高于女性。王莹等[15]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特征的探索发现,老年男性相对于老年女性,心理特征更加倾向于乐观积极;且时代所赋予男性的责任和压力更多,使得他们经历了更多的磨炼和挫折,因此男性的心理资本高于女性。

3.2.2 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越高,这与石惠[3]、冯笑[1]研究结果一致。而肖凌燕[4]对城市老年人心理资本的研究发现,不同教育程度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自信心和较为稳定的自我效能,因此,相较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偏高。

3.2.3 月收入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本研究中,月收入对机构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性,月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越高。这与胡国华[16]、夏海鹭[17]研究结果相一致。月收入高的老年人在物质和心理上会有双重保障,且不会占用家人亲戚的资源,因此自己在生活中会比较自信,更乐于享受生活,对生活就会产生更多的希望。

3.2.4 睡眠质量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睡眠质量越好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越高,与彭珊等[18]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心理资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睡眠质量好的老年人,心理情绪和生理指标较为稳定,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的态度,因此心理资本得分较高。

3.2.5 机构性质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民营养老院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高于公立养老院,这可能与公立非营利的性质有关,公立养老机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配备率低,数量少;民营养老机构会根据养老市场上老年人的偏好对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服务需求,有利于激发老年人积极的心理状态[2]。因此,相较于公立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更高。

3.2.6 居住年限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居住时间对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居住时间越长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越高。在养老机构居住时间长的老年人对机构的环境、人员等较为熟悉,与同住的老年人之间的联系也较多,逐渐对养老机构形成一种稳定的归属感,相较于刚刚入住或者居住时间不长的老年人,从机构得到的帮助也较多,能够激发他们感恩奉献的想法,因此心理资本得分相对偏高。

3.2.7 参加集体活动的频率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集体活动作为养老机构当中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开发老年人积极的心理资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比不经常参加或者从不参加活动的老年人高。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老年人,性格比较乐观开朗,且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得到的社会参与感和支持感也相应增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信感和满足感,因此,心理资本得分较高。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可以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来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例如机构可以开展老年人互帮互助的活动,通过老年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激发他们感恩奉献的精神,既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又能够激发其积极心理,更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外,关注不同性别、民族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心理,针对不同的老年人采取不同的措施激发其心理资本,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养老资本机构
养老生活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养老更无忧了
第一资本观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